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马英九时代即将谢幕,八年功过是非几宗“最”

马英九时代即将谢幕,八年功过是非几宗“最”这个月,台湾政坛的“马英九时代”将正式画上句号。或许“马英九时代”的开启可以追溯得更早:2005年7月,在他当选国民党党主席之际,台湾媒体已经在讨论他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可能性。那时,马英九还是国民党内部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其后不久,陈水扁弊案曝光,在前者的映衬下,出身名门更洁身自好的马英九以压倒性的优势于2008年获得了选举胜利。他当时的得票率超过58%!至八年后他卸任之际,民进党在地方与“中央”公职人员选举中均横扫国民党,马英九此时的民调只有10%多一点。“马英九时代”究竟给台湾,给两岸关系留下了什么?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 张文生 5月20日,马英九即将卸任。舆论如何评价马英九这八年当政,能否真正公平地给马英九一个定论,这也是马英九卸任之际舆论关注的焦点。但是在政党恶斗的台湾社会,即使卸任的马英九,恐怕日子也不会太好过,民进党“立委”柯建铭已经向法院控告马英九涉嫌教唆泄密罪,还要求法院限制马英九出境;“台独”社团联合告发马英九涉案。看来,卸任的马英九面临司法官司在所难免,民进党是否步步紧逼,趁机对马英九展开政治清算或政治追杀,值得关注。

最大功绩: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
台湾民众对马英九这八年有很多怨言,但是在两岸关系部分,台湾民众的不满是最少的。2008年,马英九当选后即积极推动两岸关系的改善,上任后很快就恢复了两岸两会的谈判协商,先后签署了23项协议,达成了多项共识,逐步实现了两岸“三通”、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等开放性措施。八年来,两岸交流密切,尤其是开放陆客赴台旅游观光,繁荣了台湾旅游市场,增进了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在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的努力方面,马英九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马英九以“两岸非国与国关系”、“一国两区”等来界定两岸关系的善意得到大陆民众的高度赞扬,2015年11月份在新加坡实现的“习马会”则为马英九任内的两岸关系画上了点睛之笔。马英九的贡献也将写入海峡两岸的史册。
马英九在两岸关系方面的贡献也是引起岛内“台独”分子特别忌恨的地方,因此,岛内“台独”势力想方设法要阻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在岛内“台独”势力的策划和支持下,2014年3月份以“反服贸”为名的所谓“太阳花学运”是导致两岸关系翻转的重要转折点,不仅阻碍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生效实施,而且延缓了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协议如“海峡两岸货物贸易协议”的协商和签署。然而,岛内政党恶斗、统独对立的政治环境却更加映衬出马英九的努力与贡献的可贵。

最大遗憾:未能实现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
早在马英九上任之前,马英九就作出了“马上好”的承诺,并且制定了具体的“633”的经济发展目标,即经济增长率达到6%以上,失业率降到3%以下,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然而,马英九虽然非常努力,尽力改善台湾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但是“做到流汗”,被“嫌到流涎”,台湾经济表现并不尽如人意。“633”不仅一个都没实现,而且越来越显得遥遥无期,台湾民众对台湾经济的表现越来越失望,马英九的支持率从上任之初的70%以上,跌落到卸任之前的百分之十几。加上贫富分化加剧,失业率上升,物价上升,房价高涨,台湾民众普遍对于经济缺乏信心,对于未来悲观失望。
2016年1月,台湾《天下》杂志的民调显示,79.9%的台湾民众对于目前台湾经济的表现不满意,92.5%认为台湾贫富分化严重,60.1%对于台湾未来的发展表示悲观。台湾青年尤其受到台湾经济景气下滑的直接影响,出现了低就业、低薪资、高失业、高房价、高压力的问题。这也是刺激部分台湾青年走上街头支持所谓“太阳花学运”的重要原因。
当然,公正地说,马英九任内的台湾经济并没有坏到令人难堪的地步,台湾总体上的经济基础依然稳固,台湾民众的人均GDP也保持了中等发达地区的水平,台湾民众的生活质量普遍还是好的,许多台湾青年还保持着“小确幸”的理想,这都要归功于马英九稳定台海和平的努力和维持台湾经济低速增长的红利。

最大批评:在施政上优柔寡断
应当说,马英九是有机会推动台湾社会的大刀阔斧地改革的。但是马英九的施政风格局限了他的作为。马英九本来应当在民意支持最高之时采取有利举措来推动台湾社会的改革,促进台湾经济的发展,然而他未能把握最有利的时机。2008年当选之初,马英九人气高昂,但他小心谨慎,担心得罪各方妨碍他自己连任,因此很多改革举措都打了折扣,甚至出现反复。如在国民党内,对于地方派系的改革就是不够彻底,既想改变,又担心反扑。2012年,马英九在苦战中获得连任,才下定决心作出某些改革,如油电双涨、征收证所税、进口美牛等,然而,在遭到民意的强烈反弹之后,马英九又不得不放弃相关的举措。优柔寡断、政策反复是马英九倍受批评之处。
马英九的一些政策措施甚至还遭到泛蓝阵营支持者的批评。如台湾中学教科书问题,陈水扁任内的课纲在马英九任内得到继续适用,直到2015年初才做了某些微调,调整时机的把握不当加之随后改课纲遭到“台独”势力动员的社会运动强烈反对而难以实施。再如,民进党长期以来针对泛蓝支持者提出的军公教退休福利的“十八趴”问题(闽南语18%之意,指拥有1995年7月1日之前年资的政务官,在退休后可享受18%的养老给付优惠存款利率。该制度近年来已开始改革),马英九采纳了绿营的主张,废除了“十八趴”制度,引起许多泛蓝支持者的不满。此外,马英九还重用了一些绿营出身的政治人物,如任命李登辉的亲信赖幸媛担任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也引起泛蓝支持者的不满。
马英九想做“全民总统”,想超越蓝绿来施政,但最后的结果却是绿营不买账,蓝营很失望。

最大败笔:“马王政争”、党内恶斗
长期以来,台湾政坛就盛传“立法院长”王金平与马英九不和:他们一个本省人,一个外省人;一个出身基层,一个出身高层;一个是八面玲珑,一个是正气凛然;他们曾经为了争夺国民党主席之位而相互攻讦;王金平对于马英九施政的相关法案也敷衍了事。2013年9月,马英九亲上火线,召开记者会痛批王金平为民进党“党鞭”柯建铭的司法官司关说,认为“这是台湾民主法治发展最耻辱的一天”,并且亲自主导贯彻党纪,撤销了王金平党籍。然而,王金平却通过司法诉讼确保了“立法院长”的地位,使得马英九未能实现拉下王金平的“立法院长”位置的目的。
在“马王政争”中失算、未能取得胜利的马英九却尝到了党内恶斗带来的苦果。2014年3月,20多名台湾的大学生攻进“立法院”,占领会场,马英九当局试图将责任推给王金平处理,王金平却不愿为马英九当局负责,互相推脱,以至于事件越闹越大,终于发展成为台湾当局不得不妥协的“太阳花学运”。
“马王政争”使得国民党高层长期维系的表面和谐被打破,暴露出了国民党内的大老们面和心不和的本质。高层的政治斗争让国民党和泛蓝的支持者深感失望,“马王政争”耗损了国民党内的团结形象,直接影响了2014年底和2016年初台湾地区的地方和“中央”公职人员选举,导致国民党的选民流失,尤其是青年选民的流失,直至惨败。

最大优点:洁身自爱、秉公守法
马英九从政以来,就以“不粘锅”而闻名,他谨小慎微,以廉洁公正的形象树立了个人的政治风格。蒋经国就曾经称赞他是“没有缺陷的年青人”。马英九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后,也严格要求自己及家人,以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不徇私情的形象树立个人的威信。跟全家贪腐的前任陈水扁相比,马英九的家人均远离政治,低调生活,不愿成为马英九个人形象的负面因素。
无论马英九有多少值得批评的地方,马英九清正廉洁的优点也是非常鲜明和突出的。马英九从政以来洁身自爱、廉洁奉公、秉公守法,从不徇私图利,得到海内外舆论的公开赞扬。即使民进党上台后翻旧账、查旧案,进行政治清算,也必须能找到充分的证据,否则就是沦为打击报复、罗织罪名、诬告陷害的恶例。不仅不能取信于民,反而抹黑了台湾的司法公正的形象。(作者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