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解读BBC纪录片:锻炼的真相,颠覆传统健身观念。

这两天呢,人马君看到了一个关于《锻炼的真相》的纪录片。视频内容较长,不愧为BBC记录片,讲的就是高深,人马君也是一知半解地看完了。解读BBC纪录片:锻炼的真相,颠覆传统健身观念。

这里呢,我也总结了视频中所展现的一些内容观点,小伙伴暂且看看,信不信反正别问我。

1.短时间内做高强度运动的减脂效果,比长时间做低强度的运动效果要好得多。

2.很瘦的人也许内脏脂肪更多,身体的健康问题也许比胖子更为严重。

3.每周花3分钟时间高强度锻炼,相当于你在健身房3小时。

这些结论是不是已经完全颠覆量你对运动的认识?他们发现了关于锻炼的令人惊讶的新方式,甚至直接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

科学健身,其实并不用花那么多无谓的时间与金钱。

1,短时间内做高强度运动的减脂效果,比长时间做低强度的运动效果要好得多。

主持人莫斯利通过试验证明了这一观点,他在慢跑时戴上阻氧面罩,测试其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含量。根据两者比例,计算出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

解读BBC纪录片:锻炼的真相,颠覆传统健身观念。

虽然10公里/时的配速不算太慢,但每分钟仅仅16千卡的热量消耗却不尽人意。

这说明什么?如果你为了醒神儿喝了一杯咖啡,或者随手吃上一块蛋糕、一根香蕉,代价就是要慢跑长达55分钟。

更重要的是,研究证明,运动后大多数人会倾向于吃更多食物。

所以运动就没有意义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就算是再少的运动量,也能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对身体健康有所帮助。

2,很瘦的人也许内脏脂肪更多,身体的健康问题也许比胖子更为严重

有一种“外瘦内胖”的身材,指的是表面上很瘦,实际体内有很多脂肪,内脏脂肪含量尤其高,这绝对不是件好事。

主持人莫斯利就是那种“外瘦内胖”的人,他在医院做了磁共振成像扫描,然后被吓到了,白色的部分都是体内的脂肪。

解读BBC纪录片:锻炼的真相,颠覆传统健身观念。

脂肪通常会进入肠道,然后来到血液中,通过引起新陈代谢的变化,增大血管壁上脂肪沉积的风险。除了损伤血管,脂肪还会被身体储存起来,而脂肪存储的位置不同,危害也大不相同。

通常而言,皮下脂肪对健康的影响就要比身体内部脂肪低得多。

研究者发现,腰部的脂肪对健康其实无害,甚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内脏的脂肪就截然不同了。也就是说,就算你真的看着很瘦,也不代表你就不需要运动。

3,每周仅需三分钟高强度训练法,重要是频率跟坚持。

纪录片中,当地政府对锻炼的指导很明确,每周150分钟适度的运动,或者75分钟的剧烈运动就够了。

解读BBC纪录片:锻炼的真相,颠覆传统健身观念。

但这只是每个人运动的平均时间,如果你能达到这样的运动量,当然很好,但问题是,这种方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难以持久,何况同样的运动量对于不同人的效果差别会很大。

主持人莫斯利在拜访专家后,获悉了一种奇妙的训练方式,每周只需三分钟即可改变身体对含糖饮料的反应。

根据计划,他以自己的极限速度骑单车20秒,短暂休息后继续,每次三组,每周做三次训练。

解读BBC纪录片:锻炼的真相,颠覆传统健身观念。

实验证明,这种锻炼方式所能带来的健康益处,等同于在每周在健身房中锻炼两到三个小时。

解读BBC纪录片:锻炼的真相,颠覆传统健身观念。

更重要的是,散步或慢跑只能调动20%-30%的肌肉组织,而这种方式则能调动70%-80%,启动了大量的协调机制。

4,不要久坐,即使是站着也比久坐能锻炼身体。

解读BBC纪录片:锻炼的真相,颠覆传统健身观念。

研究表明:日常生活工作中,能走路就不站着,能站着就不坐着,一样能消耗很多卡路里,和专门去健身房锻炼的效果差不多。

通过各种对比数据,每天坐着的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因为当我们坐着时,黏性物质会集聚,引发血糖、血脂升高。

如果每周高强度运动3小时,以及尽量避免久坐,那么就可以完全省下去健身房的时间。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在于你运动只是为了让身体好,而没有任何其他目的。

所以呢,人还是不要偷懒,趁年轻还是要多运动。

运动不单是为了健康生活,更是为了未来的自己能更好的活。

运动,也就是一个念头的事情。

少睡觉,多运动,有兴趣都来人马君的微信公众号来参加锻炼计划吧。

解读BBC纪录片:锻炼的真相,颠覆传统健身观念。

--------------------------------------------------

更多运动减肥资讯,关注公众微信号:人鱼线联盟(renyuxian01)长按复制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