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疑邻窃斧”之舆情解读

近读一则寓言,有所思焉。原文是: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其邻之子非变也,已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翻译成大白话: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观察其邻之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再留心察看邻居家的儿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这是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中的一则寓言,旨在说明情感的变化往往对理性的判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直以来,世人皆以为“变”的不是邻居的儿子,而是丢斧者的心态;“变”的原因也没有其他,是丢斧者被偏见所蒙蔽。客观而言,丢斧者在寓言中的形象是敏感多疑、谨慎细微的,邻人之子则懵逼茫然、无辜被喷。

其实,我们不妨为丢斧者的理性点赞。你看,斧头丢失后,他已经锁定怀疑对象——邻人之子,而且“怎么看怎么像”,但丢斧者没有旁敲侧击,没有指桑骂槐,更没有兴师问罪。他保持沉默直至“抇其谷而得其斧”,由此解开内心疙瘩,为邻人之子洗脱嫌疑。更重要的是,从怀疑、观察到研判、结论的整个过程波澜不惊,邻人及邻人之子毫不知情,故此也就谈不上影响邻里关系了。一言以概之,丢斧者是理性的。

我们再大胆假设一下,如果那斧头始终没有找到,后面会是什么局面?丢斧者恶语相向打上门来,双方互不妥协纠集族人群殴,演绎成“涉警涉稳”的群体事件?还是丢斧者自认倒霉从此跟邻人绝交,但又不甘心,到处散布流言,说邻人之子品性如何不端,最后邻人怒而发飙?我认为,既然丢斧者此前能够沉住气耐心观察,就可以理解为理性思辨的力量占了上风。丢斧者尽管“内心如汤煮”,好在言语谨慎且没有付诸行动。他所寻找的,可能是还原事实真相的临界点。寓言最后点明,“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这是从关注事件本身转入对事件态度的表达。反向思考,理性思辨的力量有助于对冲情绪表达的焦躁。

邻人和邻人之子,在寓言中是“凭空被污清白”的形象。人生际遇数回醉,回首往事几堪伤。人这一生,谁又不被误会几次呢?故而,邻人及其子很容易让读者产生“代入感”,感同身受之下,很容易引发共鸣。但是,站在邻人的角度,不妨扪心自问:为什么怀疑的是我们父子?如果我们平素或者勤勉谨慎,或者豪爽大度,或者旷达洒脱,断不至于为一把斧子怀疑我们吧?不难发现,邻人父子的“形象建设”还比较薄弱,其影响力不足以对家庭构成“公信力保护”。

推而论之,在今天的舆论场,不利于政府的负面传闻乃至于恶意猜测总能迅速扩散,官方的形象和公信力在一些舆情事件中严重受损。某一话题只要触及公众群体心理,形成舆论共振,便会产生大的社会影响。在此种心理支配之下,无论政府说什么、做什么,都会与质疑者所依托的舆论场发生激烈交锋。良好的公众形象是政府的无形资产,一旦坍塌就会瓦解政府执政能力,正确的方针政策,也会被舆论场解读为“无为而不窃斧也”,最终陷入“塔西佗陷阱”。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从舆情的视角解读寓言,几类“关公战秦琼”。好在大多数时候,寓意这根线并不会直接在文字中体现,而且随着读者阅历的增加,感受各异其趣。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疑邻窃斧”的舆情解读,聊备一说而已,岂有他哉!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