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移动慢病管理:慢病管理的机遇还是挑战?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以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为首的慢性病致死人数占据了所有死亡人数的85%。

2015年中国医疗卫生费用达39517亿元,其中慢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就高达28000亿元。慢性病在我国疾病负担中所占比例超过70%。与此同时,2015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48.8亿元,增长率为62.0%,预计2018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91.5亿元人民币。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移动医疗细分化发展趋势明显,其中移动慢病管理市场是发展较快的细分领域。

慢病管理:“人数多、成本高、时间长、服务需求大”

据WHO(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慢病已经成为全球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且带给国家和个人极大的经济负担。据说,中国有1.2亿糖尿病、2.7亿高血压、1亿乙肝感染者、1亿慢阻肺、几千万骨质疏松,所有数字加起来比总人口还要多。显然,有夸张成分在里面,不过,慢病人群庞大、服务需求量大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众所周知,患者一旦患上慢性病,治愈的可能性极低,并且需要长期管理病症。慢病对于患者来说更像是一种生活状态,渗透到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慢病管理生态必须围绕慢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展开,其中包括心情、饮食、运动、药物、作息诸多方面,管理成本颇高。

而且,由于目前中国慢病患者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知识获取能力较差,慢病自我管理的难度大。这种情况下,慢病管理就需要靠医护人员的长期协作来完成。然而,我国医疗资源严重分配不均,导致一些慢病患者无法及时获得医护人员的帮助,耽误了病情的检测与防控。

移动慢病管理:机遇与挑战并存

移动医疗似乎更能贴合患者对于慢病管理的需求。一方面,移动医疗能够及时满足患者对于药品、慢病指导服务、数据监测等多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移动医疗能够突破慢病管理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随时随地为慢病患者提供服务,减少慢病患者的发病概率。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移动慢病管理优势尽显,从此将一帆风顺,移动慢病管理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挑战的。

目前,我国慢病患者大都集中在中老年群体,对于智能手机这类新型工具的接受度和使用率较低,因此,要想让这一慢病群体学会接受和使用手机APP,实现对自身的慢病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此之外,如何解决医生参与移动慢病管理的积极性也是一大难题,例如,大医院的医生有能力得到患者的青睐和信任,却没有时间应付线上的医疗;基层的医生有时间应对线上医疗,但患者对其信任度又较低。因此,如何优化患者和医生在慢病管理方面的资源配置是一大重点。

一方面,需采用科学易懂且有针对性的手法加大对慢病患者的教育,纠正他们以往在慢病治疗上的误区。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健康服务平台,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可穿戴设备、医疗大数据平台等多个渠道随时记录和分析用户的健康数据,帮助预防慢性病的发生,为慢病患者带去更智能化的服务。

健客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健客网。

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官方微信订阅号:予健园(jk-xinwen)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