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科技到底可以解决教育的什么问题?

科技到底可以解决教育的什么问题?

教育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人类文明的传承,生存技能的传授都离不开教育的作用,而科技却更多被认为是新世纪的产物,表现为一种很新奇的东西,其服务于教育的历程却是有章可循的,其中又尤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当前的教育过程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最为深远,如果说教育的目的在于重视每一个学生引导并帮助其塑造成他值得的样子,那么科技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在其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它能解决教育的什么问题?容我从科技的一些手段和在线教育的一些特质说起:

VR:创设教育的真实情境体验

我想首先谈谈VR,不仅是因为行业里普遍认为2016年是VR的元年,而更多的是我觉得VR作为“可感知”的视觉技术引入教育将能很理想地创设教育所需要的真实的情境体验,而这一点,在当下的远程教育中却是最缺乏的,虽然视频技术和网络直播技术的成熟构造了录播课和直播课的线上课程模式,但值得指出的是录播和直播仍然缺乏一个真实的情境体验,最佳的方式也不过是以趣味化的形式和一定的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的兴趣,但实质而言,学生的注意力是否投入于课堂并没有好的保证,学生于视频课程内容、于设备里老师的感知是不够的,就难以形成好的视觉感官记忆,课程的效果也往往得打个折扣,故而教育过程往往需要最直观可感的真实情境体验才能保证良好的效果输出,这也一定是线上仍然难以取代线下的原因之一。

而VR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地理课上学生戴上眼镜,置身于浩瀚星际看星球运转,置身于侏罗世纪看恐龙掠食,生物课上感受生命繁衍进化,历史课上纵观历朝盛世繁华,知识的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趣味十足,可观可感,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之中,学生必定可以收获更多,记忆更牢,VR技术可以补充当前传统课堂和视频素材之不足,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此外,于直播和录播课程方面,VR技术的引入也将带来线上课程体验的一次全新的革命,以便营造如传统线下课程一般的真实体验以促成对课程效果的真实把控。

然而,VR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却会由于其产品自身的特性以及教育内容的分散性使得其门槛较高,其中又以VR教学内容的制作更为“费时费力费资本”,而相反,VR技术其本身的发展却是迅速的,并且已经有不少公司推出相关的产品,国际上,谷歌、facebook、三星和索尼早已经开始VR领域的布局,国内阿里、小米、乐视等也切入了VR领域,据悉基于VR的英语教室巧克互动于2014年已经着手,去年底新东方已携手乐视开始在VR课程领域布局,大多数人认为VR将率先在游戏领域引爆,而也有人认为静态的浸入式体验的教育领域更适合作为VR的切入点,孰先孰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VR对教育的真实情境体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教育领域的爆发必将会发生。

大数据:满足用户更客观的真实需求

大数据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高度繁荣的产物,在这信息爆棚的时代,在线教育具有强烈的互联网特质,受数据驱动,此外,受教育本质的影响,教学双方反复互动,使用平台和服务的师生双方都在线上留下了众多“有迹可循的足迹”,这便是我理解的在线教育的大数据,而这些数据,被平台所感知和采集后必然大有益处。

互联网产品长期强调对用户需求的掌握和实现,在线教育产品受教育的情怀化的影响必然更加注重对用户满意度的追求,但于在线教育产品的用户而言,用户往往却并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在哪里,不同于淘宝的买家很明确自己需要的是一件衣服或是一双鞋子,教育产品的用户却往往有更多的先天性缺陷使得连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薄弱在哪个学科的哪个环节,而平台基于大数据的技术却可以解决好这一问题。

大数据在在线教育领域比较典型的应用就是学情分析和资源推送,前者通过对用户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在线测评了解用户的薄弱之处以使用户对产品产生认同,后者则往往通过用户行为的综合判断了解用户的喜好进行有针对性的推送以引导并鼓励用户消费。当然,回到大数据的本质上而言,除了用户行为数据的大量采集和分析之外,还需要有本就切实存在的大量的静态资源,教育的过程本就需要大量资源的参与,如试题是所有教育资源公司认定永无上限的一项,故而不少标榜大数据的在线教育公司,将不得不在这两条线上下足功夫。

一对一服务:扩大教育外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一切学生

教育史上有一句话,“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其实放在传统线下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是极为可笑的,传统课堂大班教学,一个老师负责整个班级几十上百人,毫无疑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然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更别说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实施差异性教学,此外,应试教育长期压抑学生个性发展,纯分数论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将学生以同样的模子进行打磨,忽略学生诉求,学生普遍产生抵触心理和厌学情绪。

正基于此,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产生并扩大开来,然而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最初仍然是从线下产生,学大、京翰便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线下一对一辅导受限于教师和场地等因素仍然很难满足学生的一切需求,往往以一种流程化的体系为学生提供咨询和面授服务,而成体系的流程式工作必然滋生懈怠和目的的偏移及效率的下降,且线下的一对一由于其高收费及地域限制也使得其服务学生有限,于是,科技公司将一对一教学模式往线上转移,当下火爆的猿辅导和学霸君即是这一领域的典型代表,线上一对一模式具有如下优势:

①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教学之中,扩大了教育的外延;

②降低学生课时成本,使得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一对一辅导;

③减少学生交通成本,节约学生时间成本,足不出户即可接受服务;

④线上一对一服务具有在线教育的一般特征,对教师授课水平具有更高的要求,注重个性化与差异性教学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注重课程设计。

线上一对一综合了互联网的长处和一对一教学的优势,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服务之中,也使更多的学生将有机会以更低的价格更方便的途径享受到更优质的针对性教学服务。

跨空间: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教育长期存在着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城市和农村的教育配置相去甚远,甚至是同一城市里处于城市“中心”和城市“边缘”的孩子接受到的教育也大有区别,这种教育的不均衡性不仅体现在教学人员方面,更体现在教学设施上,很明显的道理,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学生能享受到最顶尖最具科技感的教学设备,学习在最漂亮最具现代感的校园里,聆听功底扎实、经受系统培养的老师的教诲,甚至一些视野开阔的老师能将一些国际前沿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带来一些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这些,必定是那些生活在山村里的孩子想都想象不到的。

但现在,科技创造了这种可能,在线教育让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学生也有机会在互联网上拥有优质的学习体验和高质量的辅导,让他们可以聆听到一线城市优秀的老师的生动教学,让每个城市每个角落的孩子都可以自由平等的“开眼看世界”,就像阿凡题CEO陈李江提过的创办阿凡题的初衷,“希望通过共享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有成为高材生的可能。”相信这也一定是每一个做教育人的共同情怀,不论是在线教育人,还是线下教育人。

然而我们也并不能忽视资源分布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均衡性,但我们也须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有一天这个关系教育平衡更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必会被科技本身所征服,并且这一天一定也并不远了。(据悉谷歌、Facebook和三星等科技巨头正在布局低轨道通信卫星,让地球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沐浴到互联网的光辉)

开放性:促进教育变革

这里涉及到教育的一个本质问题,即教育有没有其局限性所在,有没有人员的限制?有没有地域的限制?有没有时间的限制?有没有模式的限制……毫无疑问,传统教育是有相当明显的限制的,甚至在互联网迅速发展之前的几年里,教育都是把学生和老师放到拥挤的教室里传授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广泛受到时间、空间、方式和内容的限制,教育过程普遍被限制在学校这一个特定的场所,当然学生回家完成家庭作业也可以算在里面,但总体并没有突破学校教育的这种封闭式局限,传统教育中教学人员也是特定的教师,被教学对象是教室里优良中差的学生,而教学活动也多固定集中在在校的约定俗成的那一些时间,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长期被诟病,这便是我理解中的传统教育。

而科技,却正催生着未来教育的到来。未来教育应该是一个无边界无限制的自然而然的行为,甚至必要的情况下,连实物和产品都可以没有,传统教育被局限在城市里的学校,而未来教育可能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因为超脱国别限制的教育产品现在已经在发生;未来的教育当然没有时间的限制,碎片式的学习行为现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里我们也并不能排除未来科技让人在睡梦中学习的可能性;未来的教育没有人群的限制,甚至没有人群的概念,终身学习人人为师的社会必定不是一种空想,未来的教育在场景、内容和模式都将与传统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在线教育本质上为未来的教育提供了无限之可能。

科技从来都是被认为是无边界的,其开放性在促进教育变革中起着显著的作用,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从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次次被重新定义,而现在,我们正有幸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变革,科技塑造教育的未来,超乎你想象!

本文为投稿文章,作者杨晨,前读书郎&黄冈互动教学网校教学项目负责人,现任职于21世纪教育网,欢迎联系作者交流(微信:chamyea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