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红楼梦》黛玉的父亲是探花,古龙小李飞刀李寻欢也是探花?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北宋年间著名学者汪洙的四言诗《四喜》,即人生的四大件喜事。

尤其是后两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喜中之喜,类似于咱们现在的屌丝逆袭,出任CEO,迎娶白富美,就此走向人生巅峰。

中国的戏曲小说有不少都是这种屌丝逆袭的故事——书生小姐相见欢,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魄书生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这是因为自隋唐以来,科举基本上成为上下阶层流动的唯一途径,也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所以古时候的作家编剧们只能想到这样一个屌丝逆袭的套路并不奇怪。

虽然是同一个套路,古代的戏曲和小说却有两种不同的模式:戏曲中的书生往往中的是状元,比如《西厢记》里的张生,《牡丹亭》里的柳梦梅,而小说中的书生往往要中探花,比如《儿女英雄传》的安骥,《平山冷燕》的平如衡。

现在年轻人比较熟悉的,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的男主角,小李飞刀李寻欢,中的就是探花,而曹雪芹《红楼梦》里,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中的也是探花。无论是小说家还是编剧,都不稀罕让自己的男主角中榜眼。

为啥小说家们会比较偏爱探花呢?往下面看。

为啥《红楼梦》黛玉的父亲是探花,古龙小李飞刀李寻欢也是探花?

状元从科举诞生之初就是一甲第一名的专称,而探花却不是从一开始就代表着一甲第三名,在科举制度之初的隋唐,探花是一种特殊的荣誉。

在唐朝,科考成绩出来之后,新科进士会在曲江的杏园初会,举行“探花宴”,宴会里,大家会推举新进士中最年轻英俊的两个位“探花使”,遍游长安的名园,折取名花。如果他人先折得名花,则这两名探花使便要被罚。

这就意味着,状元可以是科考考了四五十年的糟老头子,而探花必须是年轻英俊的青年。南宋之后,虽然“探花”成了一甲第三名进士的专称,“探花郎”最初香艳的含义却被流传下来。

这就是为什么小说家偏爱“探花”了——状元不过是功课最好的男学霸,而探花却代表着这个书生不仅有才华,而且风流倜傥又潇洒。

尤其是在女读者那里,探花比状元吃香多了,看到“探花”这个词,就仿佛看到了一个长身玉立风度翩翩的白衣书生,是会想给对方生猴子的。

为啥《红楼梦》黛玉的父亲是探花,古龙小李飞刀李寻欢也是探花?

古龙写小李飞刀李寻欢探花故有此意,《红楼梦》里,曹雪芹写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探花”可能也有此意。

除了长的帅外,“状元”这个词往往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建功立业”等含义联系在一起,“探花”这个词却往往带着点才华横溢,却不重视功名利禄,放荡不羁、诗酒逍遥的感觉,这正符合《红楼梦》的价值观,给潇湘妃子这么一个父亲,也很符合黛玉的气质和秉性。

大观园里,黛玉是“才”的代表,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十二首菊花诗中,黛玉的《咏菊》、《问菊》、《菊梦》占了第一二三名,集中展现黛玉的才华。

为啥《红楼梦》黛玉的父亲是探花,古龙小李飞刀李寻欢也是探花?

腹有诗书,风流袅娜,带着灵气,且不跟宝玉说仕途经济学问之类的混账话,曹公给浪漫主义者黛玉,安了一个探花郎的父亲是最妥帖不过的,而让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现实主义者宝钗,出身于皇商家庭,也最是恰当。

《红楼梦》一开始写到林如海探花及第,看似漫不经心,却又步步精心,所以说,《红楼梦》中无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