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如何提升语文素养

——谨以此文献给2016年的高考考生如何提升语文素养

语,言也;文,章也。语文,顾名思义,是一门关于“说”和“写”的技能。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是遵循着“听说读写”这样由浅及深的学习过程。

每个孩子从降生到一周岁,都是通过听取来自身边所有人的说话来积累词汇、模仿发音,从单个的读音、到连贯的句子,一岁之后的孩子y已经基本可以顺利地用口语来表达自我了。之后的学龄前儿童都是通过听故事的方式,形成了自己对整篇文章的输入。待到学龄儿童开始识字并联系书写,小朋友们的读写练习才慢慢展开。先听而后说,先读而后写,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是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路径所在。

那么如何通过“听说读写”来提升每个人的语文素养呢?

首先,孩子在原生家庭中的最初语言启蒙是非常重要的。但凡是家里有个话唠家长的家庭,孩子开口说话表达的意愿都会偏早,说话的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更早的锻炼。如果原生家庭中的成年人有更高的语言素养,那么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也可以更早地熏陶在逻辑性强、词汇表达准确优美的日常对话之中。基于本能模仿的天性,孩子的语文素养基础就在此时已经形成了。所以说家庭语言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孩子最初的语文素养基线。

其次,社会实践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家庭的环境是孩子所无法选择的,那是不是没有语文素养高的父母,孩子的语文素养就没有办法提升了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会从家庭走向社会的,即使因为原生家庭的问题,孩子的语文素养基线可能参差不齐,但是孩子们在接触到幼儿园、邻居玩伴儿、亲朋好友的过程中,也同样可以吸取家庭成员以外个体的语言素材。当然这样的素材可能有好有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也就是说这个阶段中个人的语文素养是由他/她所处的生活圈层所决定的。正因为这样,在古今中外的大多数情况下,当一个人一张嘴说话,我们就可以初步地判定出他的生长环境和生活圈层。

再次,社会的影响对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影响还有一个更为主导的途径,就是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来提升个体的语文素养,减少因为个体所处家庭和社会圈层的不同而带来的素质差异。

学校课堂上的语文教学因为遵循着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标准化的语文课本,所以对每个受教育者的语文素养培养可以在一定水平上实现普遍提升。不同学生间的差异也可以通过语文教师的针对性辅导尽量做到查缺补漏。大而化之来看,课堂教育帮助学龄儿童缩小了语文素养的学前差距,但是却依然无法完全抵消个体之间的语文素养差异。一个原因是不同的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教学能力和素养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对受教者的教学和辅导做不到整齐划一;另一个原因是受教育的学生的吸收接纳程度不同,即使面对同一个老师,不同的个体也会呈现不同的学习效果。所以,课堂语文教育,一方面可以普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也可能进一步拉大个体间的语文素养差异。不过总的来说,学生语文素养的底线还是可以通过课堂系统教学而全面提升的。

最后,我们就要谈到课外因素对于提升语文素养的作用了。

中国有句话叫做“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不管是最初原生家庭所属的阶层,还是学校教育所处的等级,这些外在因素对于个体语文素养的提升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而个体的主观努力总是可以发挥更大、更有决定性的意义。即使一个人的父母、亲朋、同学、老师都无法在日常的生活中让你体会到语言的精妙所在,你依然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找到各类语言艺术的精品来加以学习。评书、相声、话剧、朗诵、辩论、歌曲等都是语言艺术的精粹,有目的、有计划地接触此类语言财富,并学以致用到自己的语言体系之中,自然可以在“说”的技能上大幅提升。此外,广泛而多元化的阅读不仅可以帮助阅读者学习了解不同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也可以为读者今后的写作开拓思路。阅读的文章多了,个人在写作时候自然可以从最初的模仿转变为带有自身文字特点的写作风格。在这个过程中,多读精品好文、多写各类文章对于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是极为重要的。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单纯依靠外部的有利条件如家庭、学校是不够的,个人必须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高水平、世界顶级的语言、文学作品为伍,多学多用,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同时将名家精品的精髓学为己用,运用到自己的语言和写作当中。语文素养的提升,不仅需要做到传承,更多地是要结合时代的特点进一步使之发展。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