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家书的滋养:你还会给孩子写信吗?


家书的滋养:你还会给孩子写信吗?

正文

家书家训滋养的人生已成为历史

前几天我在一个老师的QQ空间里看到一组他和他儿子的通信,让我很是感动。我突然发现一个异常残酷的现实,自从电话在中国普通老百姓家庭普及以来,尤其是最近十来年手机和网络通讯工具的发展,家信这种古老的家庭亲子交流方式、家族精神传续的通道基本上已普遍失传了——除了当面交流,绝大部分家庭都只是通过打电话,或者手机短信 、QQ 、微信等通讯工具进行临时的非正式交流。

现在通讯这么发达,谁还会用写信(包括正式的电子邮件)这种老土的方式进行亲子交流啊?于是,家书这种古老的文体,现在真的变成了古董,只有那些文艺发烧友搞“文学创作”才会给孩子写信, 比如《写给我未出生的孩子》之类——但那些几乎都不是真正的家书。

中国历来重视家族精神资源传承,所有名门望族,莫不家风淳厚, 有着非常独特的家族精神DNA。家风怎么传续,后辈如何成长?所以中国人历来重视家教。除了言传身教,家族精神DNA主要通过家训、家书这类文本传承。从诸葛亮的《诫子书》到晚清的《曾国藩家书》,中国传统的家书文化源远流长,《颜氏家训》《朱子家训》 《弟子规》等甚至成为中华民族代际相传的蒙学读物。

春节去四川旅游期间,我们一家人去很有特色的古镇五凤溪游玩, 顺便参观了贺麟故居。山窝里飞出金凤凰,原来我以为五凤能出一个贺麟纯属偶然,看了贺麟故居钟鸣鼎食的格局,还有那20条“贺氏家训”,才发现原来贺麟之所以能成为贺麟,也是因为有着良好的家学传统,得益于家族血脉的滋养。西方谚语说,三百年才能培养一个贵族。是的,像孙悟空那样没有家族血脉滋养而仍能成为 “大人物”的几乎都只是神话,我们精神人格所能到达的高度,本质上主要由我们先辈传承的家族精神资源所决定。

当中国的父母都不再给孩子写家书以后,家族的精神资源如何有效地得以延续?

中国传统家书的误读

为什么现在的父母普遍不再给孩子写家书?


除了刚才提到的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这个重要原因之外,我认为, 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是缘于对家书的误读。

中国古代的经典传世家书,不论是《诫子书》《颜氏家训》,还是 《曾国藩家书》,都有一个共同点——尤其是关于教导子女立身、 处世、为学的文章,往往都给人一副神色严峻的教训面孔,使劲儿端着,让孩子和家人觉得非常严厉,甚至惧怕的感觉。很多人一提到中国传统家书中的“父亲”形象往往会联想到《红楼梦》中的贾政 ,在儿女面前从来都道貌岸然,严词峻色。 有了这个印象,现代中国人对家书产生了一种很大的误解,认为家书就是这样一种面貌, 家书就是这样一种文体。

为什么大家对传统家书的印象会归结为永远的严辞峻色,永远的高高在上,永远的端着?这主要源于家庭教育的本质。“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养儿育女就是要教育子女,从严要求,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教育的基本认知。所以,中国传统家书往往会侧重于对孩子为人、立身、处世、为学进行谆谆教诲。从诸葛亮的《诫子书》,到《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甚至《傅雷家书》,莫不如此。这是因为,为人父母,爱孩子几乎是一种生物本能。娇惯溺爱孩子是从古至今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最近几十年中国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娇惯溺爱几乎泛滥。

另一方面,这些年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受西方影响大,西方强调人性与人权,强调自由发展,强调“爱的教育”。正如汪曾祺在传世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中所说:“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爱的教育固然没错,但怎样才是真正的“爱的教育”?爱孩子并不难 ,难的是在爱的同时,还能理性地建立规矩。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也认为,对孩子的溺爱是一种父性和母性本能,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做到,它有助于迅速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但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毫无帮助,要养育健康而心智成熟的子女,一定需要“更多的东西”,这就是:

爱不光是给与,它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它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所谓合理, 是一种判断,不能只凭直觉,必须经过思考和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


所以真爱真的很难,它需要克服我们的本能,既充分尊重孩子的生活与人格上的独立,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符合孩子的天性,又需要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反省,这必然使自己常常处于两难困境。

中国传统家训家书文化中,人们过于突出和强调了建立规矩的这一面,对父母在这种表象下克服溺爱本能的努力、对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内心煎熬的一面、人性的一面发现不足。于是,现在的父母给中国传统家书简单粗暴地贴上了“假道学”的错误标签,为了避免自己成为面目可憎的“愚蠢的父母”,普遍不给孩子写家书了。

只有家书最性情

但是,谁说父母给孩子的家书就一定要端着呢?我不拿耳熟能详的 《傅雷家书》所流淌的挚朴纯真的父爱举例了,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大人物”给儿子的家信:


我三个月没有见你了,心里非常记挂。我今日看见人家小孩子,在大本营前空地放风筝,我更加想起你去年在城中放风筝的趣味,不晓得你今年在家有做风筝去放没有?我在抽屉里,找出两张画图贺年片来,一张是富贵花,一张是小孩游戏,其中也有放风筝的,所以寄给你白相,不晓得你快活么?我下个月就要去湖南了,以后来信,请你寄把广东省公署古厅长转寄好了。

此刻已七点半钟了,想必你还没有睡罢?


这封信中可曾有一丁点的端着?整封信语调是那么的平实活泼,字里行间尽是暖暖的慈爱在流淌。您能猜到这是谁写的信吗?——这就是被官方教科书形容为“独夫民贼”“反,动,派”的蒋,介,石1922年3月写给小儿子蒋,纬,国的信。

事实上,所有传世家书之所以能流布天下,最根本的魅力无不在于有着真性情,家书中的父亲绝非贾政那样的道貌岸然。因为这些优秀的家书作者都是真正贤达之人,他们在写家书的时候,绝非像跟外人写信一样会反复斟酌,会粉饰,会有场面话,他们有的只是对子女的“真爱”,没有雕琢,没有粉饰,绝对说人话。因此,与同时代其他文字相比,所有家书都是当时最生活化的语言,文风最为平实活泼,最具有人性魅力。以上文所引的蒋介石家书为例——当时通行的文章大多还是浅近的文言文,或是文白夹杂的,但蒋的家书 ,用的却是当时最为活泼直白的白话。

又比如梁启超的家书——大家印象中最为深刻的梁启超的文风估计是《少年中国说》那种风格。有意思的是,梁启超在写家书的时候 ,对孩子的称呼居然会是“宝贝思顺”、“没出息的小庄庄”、“老baby”之类——这几乎超出我们的想象了。他非常平等亲和地与孩子们交流,在谈到孩子们的婚事时,他给出了这样的安排:“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的了不得,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激烈,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决定在你们自己,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

家书对亲子关系的治愈力量

其实,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父母给予孩子的“爱”,除了充分的陪伴之外,最有效的大概就是和孩子通信。孩子越小的时候,越需要父母的陪伴。但是,我们必须直面的现实是,孩子与父母的亲密曲线是不断下行的,所谓成长,就是孩子越来越走向独立,越来越不需要父母的陪伴。在孩子有了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常常不需要父母陪伴,甚至进入逆反期、青春期之后,父母怎样和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怎样保持亲密融洽的亲子关系?通信,是最佳的选择。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前言中,介绍这本书的成书缘由时, 谈到了现在家庭普遍存在的“长大”的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隔阂、沟通的困境:“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 即便是龙应台这样打通中西的世界公民,在和孩子开展通信之前, 他们的沟通也是这样的:

电话上的对话,只能这样:

你好吗?

好啊。

学校如何?

没问题。

……

假期中会面时,他愿意将所有的时间给他的朋友,和我对坐于餐桌时,却默默无语,眼睛,盯着手机;手指,忙着传讯。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好在,可以写信。好在,他们写信了。于是他们有了别样的收获。 龙应台感叹:“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 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对于在情感表达上一贯含蓄的中国人,家书可以让我们放下伪装, 更直白地向亲人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亲子之间体验到彼此的爱。傅雷在给儿子的信中会写到:“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 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这样的话,在信里写起来很自然,如果是面对面地交流,估计多半谁也说不出口。

通信可以让处于隔阂、甚至冲突的亲子双方回归理性,进行平和地交流。我们在写信的时候,会认真梳理自己的想法,看看是不是真的没问题。同时,写信可以让我们更充分地表达我们的观点,把我们的想法说清楚,而对方也可以从从容容地完整地领会。不至于像当面交流或打电话那样,说的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清楚,听的更没有认真听,交流起来有一搭没一搭,不是词不达意,就是南辕北辙 。孩子大了以后,通过写信,才能促进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甚至成为真正的朋友。就像傅雷给傅聪的信中所说:“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别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是的,家书不仅是指南,能指引孩子成长;家书更是药石,有治愈之功,让孩子在成长中永远不会感到孤独无助,也让父母永远不会感到寂寞冷清。

文:莫违

家书的滋养:你还会给孩子写信吗?

育儿共成长公众号(yuergongchengzhang)最值得关注的育儿自媒体, 每天5分钟,让父母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给孩子优秀的教育,提升 自己,同时提高孩子.

亲爱的家长,如有家庭教育问题,您可以在线咨询,将会有专家为您提供一对一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