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城西街道吴坎头村水环境整治侧记

城西街道吴坎头村水环境整治侧记

水清岸绿的吴坎头村。

城西街道吴坎头村水环境整治侧记

改造后的雨污分流管。

到过城西街道吴坎头村的人,都对这个村绿树环绕、路面整洁啧啧称赞。绕村徐徐步行,古树葱郁,远眺青山白云,仿佛置身于唐朝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中。

不过,吴坎头村党支部书记吴璀云对这种意境并不满足:“水呢?吴坎头村的水清了吗?秀了吗?光有路洁、景绿是不够的,水清水美,村子才能显出真正的美。”

吴坎头村并不大,仅有约200户500人。2005年,村里完成了以“道路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为主要内容的“小五化”建设。2008年,该村又进行了村内污水管网改造建设。

然而,也许是观念原因,抑或是习惯使然,同周边其他村一样,吴坎头村当时并没有实现雨水与污水分流排放。农户屋顶雨水与厨房废水、卫生间洗衣水(俗称“三水”)同流,甚至抽水马桶的污水,也可能与雨水管网“同流合污”。再加上少数农户,不会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甚至极少数人还存在乱丢乱投生活垃圾的陋习。这样一来,一些受污染的水,少数排放到周边农田,或者直接排放到池塘溪流。

对于这种现象,吴坎头村一直努力着。村党支部书记吴璀云和村委主任吴志坚想了许多办法。村两委成员通过讨论形成了共识,一致认为,一个村庄的美丽,一要看“气质”,二要看“水质”,三要看“品质”。

“水质”并不难理解。吴璀云、吴志坚心里的“气质”,是暴露在空间里的立体物体,诸如树木、建筑等物象;“品质”自然是村民的生活水准与文明素质。于是,村里启动了“两手抓”——

抓硬件设施:今年4月,吴坎头村请求城西街道等上级相关部门和单位支持,进行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试点,对全村所有雨水污水管网进行全面检查整改。据不完全统计,共检查整改管网2300米,窨井(盖)160余个;改造85家农户的房屋雨水污水管……

抓软件提升:全面建设家训村风。去年12月以来,吴坎头村开展家训家风建设,全村家家户户门口,都书写一句治家格言,作为家训,如“良方教子、督学成才”,“读书明理”,“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等。

家风正则村风正。为此,村两委对软件提升的教育工作抓得十分“硬”。除了征集外,爱好国学和书法艺术的吴璀云自己动笔,为村民物色名言警句,也为他们书写悬挂。此外,村里还建立“‘五水共治’荣辱榜”,列出垃圾分类投放、雨水污水管道分离、“三水”分流等项目,凡项目合格者,其户主一栏粘贴红旗;凡不合格者,则粘贴黑旗。当然,对不合格者,并非一贴了之,而是积极指导、整改到底。

软的一手抓“硬”了,硬的更是不容降低标准。整改管网设施时,吴坎头村都严格按照上级制订的《创建雨污分流达标村标准》、《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运维托管验收标准》进行整改。街道干部吴凤鸣具体负责指导这两条标准的实施,严格按照城市标准来执行。

因此,在检查中发现不达标的,必须严格整改,不容讨价还价。于是,村里30处窨井盖被整改了,哪怕有的窨井盖仅仅相差一厘米;21处有渗漏的地面管网予以了全面修复;14个渗漏的化粪池也予以了改造……

村两委一班人认为,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虽然硬件与软件都抓好了,但是管理与维护,让设施发挥应有功能,让群众养成良好习惯还任重道远。为此,吴坎头村积极谋划,一方面引进“3D智慧系统”管理维护基础设施,对排放进行实时监控管理;一方面与市排水公司合作,让专业人员参与管理。

相信不久的将来,吴坎头村民将生活在“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景中。(方星梁)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