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这种状态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 少年书评

这种状态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 少年书评

看点 本期少年书评来自上海七宝德怀特高中的语文老师张宪光的推荐。这位11年级的小作者才情斐然,对于王尔德的欣赏、敬爱之情更是跃然纸上,但透过字里行间的让作为读者的我们体会最深的,是小作者在阅读时享受的这种状态,从而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其中。私认为这才是我们读书应当有的最高境界——读书是快乐的,是享受其中的!

编辑 | 马用雷

这种状态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 少年书评

以爱加冕

——浅论王尔德童话

文 | 施乐涵

张宪光老师语

施乐涵在给我的邮件中说:“我的初衷是写一系列文章,除了王尔德的童话,还有关于王尔德的狱中记《自深深处》,戏剧《莎乐美》(或许会谈及比亚兹莱为这部剧所作的插图)以及其它的一些作品。

他作为宇宙中光芒璀璨的一颗恒星陨落,又仿佛在中世纪火刑柱的灰烬里冉冉升起,喻示着一位伟大先行者的永生。我非常喜欢写作这篇文章时的愉悦感,在我真实描绘那些触动我的细小感受时,我无法自抑地回忆起幼时第一次阅读到那些故事的时候,那些朗诵英文原版童话,充满阳光的午后。”

读了这段话,我们才可以理解她为什么能够写出这样富有才情的文字,也就无怪乎她总是在课上带给我们惊喜——用她的优雅、深邃以及对文学的爱。

王尔德是一个典型的艺术家,具有一切艺术家应有的特质——所有人都知道艺术家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热情、贪婪、亢奋、执着、精力过剩,以艺术与音乐为名谋杀人生。”

而王尔德或许还要为自己戴上一顶王冠。因为他是个骄傲、敏感,对于爱与美有着无上追求的天才。

王尔德是个唯美主义作家,他的童话通常有着难以模仿的华美言辞。他将颜色缓缓铺染,绘制成无可比拟,具有精致花纹的作品。翻译成中文后,这一切自然都逊色不少,但是仍然可以窥见王尔德的语句韵律。

《夜莺与玫瑰》中夜莺赴死前对学生说了这样一段:

“All that I ask of you in return is that you will be a true lover, for Love is wiser than Philosophy, though she is wise, and mightier than Power, though he is mighty. Flame-coloured are his wings, and coloured like flame is his body. His lips are sweet as honey, and his breath is like frankincense.”

我尝试着翻译如下:

“我别无他求,只希望你会得到真爱,因为尽管哲学那样智慧,爱情却比哲学更为智慧;即使权力如此强大,却远远不如爱情的强大。爱情的双翼是火焰般的色彩,像火一样地燃烧着他的身躯,芬芳似乳,有唇如蜜。”

王尔德是如此钟爱词汇的重复,他反复把相似的词汇摆放在句子的不同结构里,组成了令人惊异的效果。这种效果在这位“悖论王子”的某些警句里通常起到反讽驳辩和展现睿智的作用,但在童话里它变得和缓优美,成为了使人愉悦的音节游戏。而其本身所用的比喻,也从来没有什么肮脏庸俗的部分,夜莺月夜歌唱伊始的一段描写,就体现了这种喻体的精心选择:

这种状态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 少年书评

“花起初是浅白的,就像罩在河上的雾,浅白色像晨光的脚,银白色像黎明的翅膀。最高枝上开花的那朵蔷薇,就像一朵在银镜中映出的蔷薇花影,就像一朵在水池中映出的蔷薇花影。”

from 王尔德 《夜莺与玫瑰》

这段比喻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又无一不美丽,将朦胧轻柔的色彩缓慢地涂抹在蔷薇花上,几乎使人能够描摹它的花瓣上细小的渐变纹理。

另外一段夜莺关于生命的独白中,则体现出王尔德的诗化语言。他的语句像是此起彼伏的波浪,被联想划过的气息拨出和谐而美妙的旋律。而他又尤其善于捕捉某个模糊的形容词,然后将它扩展到无数细密具体,令人心领神会的意象中;使得夜莺在文字的追溯中游弋山林,描绘它的生命所感受到的种种美好,从天际的日月写昼夜更替,将“甜蜜”的虚化感受具象为细微的一草一木,像是贵妇们宴会前装饰精美的发鬓,又有谁不能认同夜莺所描述的生命如斯珍贵?

王尔德将暗流涌动的句子集合起来,组成了协奏曲式的语言,这种语言在所有那些细小的地方——月夜里的独白,光线透过彩色玻璃窗,甚至一支玫瑰花舒展花瓣的瞬间里潺潺流动。他写的那么像一支音乐,又像是一首诗歌,每一个句子都能在缓缓拉开的深红色帷幕后面,由一个衣饰华贵,声色沉郁的歌剧家朗诵出来。

Life is very dear to all. It is pleasant to sit in the green wood, and to watch the Sun in his chariot of gold, and the Moon in her chariot of pearl. Sweet is the scent of the hawthorn, and sweet are the bluebells that hide in the valley, and the heather that blows on the hill.

“生命如此可贵。我驻留在绿林中时,看到太阳神与他灿烂的金色马车划过天际,又看到月神的马车在幽暗的天空里散发出珍珠般的色彩。山楂树的芬芳气息,是那样甜蜜,甜蜜的还有那山谷里的蓝铃草,山丘上的石楠花。”

我曾听说易卜生是悲剧版本的王尔德,对此持有保留意见,因为王尔德显然也不是一个惯于给予仁慈的作家。他的童话之中,实在没有多少留给孩子的同情心——他无法伪装出毫无知觉,粉饰太平的童话结局。当然,他也并没有表明自己是写给孩子们看的,而是给“受过良好教育,能够读懂自己作品魅力的极少数人”——从这个句子里也可以看得出这位先生的倨傲非常了。

巴金评论他的童话像是“控告社会制度的真正的公诉状”,因而王尔德在童话中所展现的道德选择是有悖于其笃信的“唯美主义”的。唯美主义即是一种艺术至上的体现,崇尚唯美主义的作家以美与艺术为唯一的创作标准,既非“为时”而作,亦非“为事”而作。

“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自己的路线发展。”——王尔德,《谎言的衰朽》

但是王尔德的童话极其明显地影射了社会现象与人物,表现了自己的种种思考。王尔德有时特定指出某一个身份阶级:譬如《少年国王》里的倨傲的大臣与饱受压迫的奴隶,在这部童话里他颂赞了少年国王仁爱民众的形象,而种种贵族们自私丑恶的嘴脸和底层人民的痛苦则是用于衬托以及针砭时弊。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王尔德并不指明某一种阶级,他思考知识、哲学、生命、美德与爱:譬如前文所说的《夜莺与玫瑰》,正是将爱放到高于智慧,哲学乃至生命之上的境地。夜莺赴死前的一段宣言是带有强烈作者主观情感与观念的喻示,只愿意盯着贵族“鞋上的银扣子”的庸俗少女和再不相信爱情转而去读哲学的少年,与夜莺对比均产生了强烈讽刺效果。读者讥笑他们,作者亦是。然而读者讥笑的往往是人物的肤浅,作者却旨在对于所谓“哲学”与“权势”嗤之以鼻。

这种状态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 少年书评

有关“宗教”的讨论在王尔德的童话中始终进行着。王尔德崇敬神,却蔑视神职人员。他颂赞基督的智慧与公正,却不免嘲笑教会的迂腐。他通常讽刺地是那群装腔作势的宗教贵族,虚伪而浅薄的主教与神父。但是神却是爱与公平的象征:《快乐王子》里上帝对于天使带回的整座城市最珍贵的东西——快乐王子的心与燕子的身体——不吝称赞;《巨人的花园》里的那个神秘孩子——巨人再见到他时,“他的一双小手掌心上留有两个钉痕,他的一双小脚上也有两个钉痕”,巨人愤怒地想要杀死伤害男孩的人,孩子却回答“这是’爱的烙印’”。

我们幡然醒悟到这个孩子正是象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耶稣,他博爱世人,却死在了敌人的十字架上。孩子原恕了巨人曾经的自私暴虐,为他内心的善意而打开了天堂的大门。神是如此慈悲睿智,他从不在意我们曾经如何,却包容我们向善的本心,救赎迷途知返,懂得悔过与爱的人;《渔夫与他的灵魂》中渔夫低声呼唤圣名,驱走了女巫们的主人魔鬼。

巧合的是,这篇故事结局之时,诅咒渔夫与美人鱼的“神父”要走上圣坛给予他们谴责,可是圣坛上不知从何而来的花朵却迫使他讲述起了“爱”,突出了这种“宗教使者”与“神”的矛盾。在王尔德看来,神职人员与上帝,就在于爱与否的区别。

最鲜明的当属《少年国王》里,当主教和贵族们都纷纷不满国王对于平民的悲悯,甚至将要打断基督像前的加冕仪式时,忽然阳光为国王织出了华美的袍子(王尔德在此极尽了笔墨描绘袍子的华贵美丽),自动打开的神龛里散发出圣体神奇的光芒,圣歌奏响,圣徒雕像甚至动了起来。在这样的奇迹里,王尔德热情地赞颂“他身着国王的衣服站在那儿,这里就充满了上帝的荣光。”此时人们鸦雀无声,主教都不禁深深颤抖,喃喃着“为你加冕的人比我更伟大”。这位由上帝加冕的王是如此耀眼,而更耀眼的是他满怀慈爱的内心。

这种状态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 少年书评

因而在王尔德的心里,最重要的主题永远是爱,是渔夫被爱紧紧缠住,甚至不愿意为灵魂开放的心,是铺在去往天堂的巨人身上的一席白花,是夜莺心脏里流出的血编织成的歌,是祈祷完毕的少年国王悲伤的回眸,是不再有回应的,绝望的眼泪和吻。无论是自私的爱,违背道义的爱,还是广博的爱,善良的爱。

王尔德的词句如此美丽,而更为无与伦比的是他内心的情感。

他依然是唯美主义的信徒,因为他从不过分注重社会道德有多么重要,他只为爱与美歌唱,就像在他举世闻名的《莎乐美》里,甚至愿意溢美一段盛放在七重面纱之舞里,砍下头颅求得一吻的畸形爱情。或许百年之后只有纳博科夫所书写的另一段惊世骇俗的爱情能够与之一较高下:

亨伯特高声狂呼“我爱你,我是个怪物,但我爱你。我卑鄙无耻、蛮横残忍,等等等等。但我爱你,我爱你!”(《洛丽塔》),他与王尔德书写的宣言何其相似,我们无法不为这几近癫狂的爱情折服。

这位前半生才华横溢,成就斐然,却为“不能说出名字的爱情”登上被告席,以至于后半生穷困潦倒,声名狼藉的艺术家,他自由迫切地歌唱他“百合中的百合”,他满怀虔诚地歌唱那泡沫之中冉冉升起的阿芙洛狄忒,他不可一世,却拜倒在爱神的脚下。

爱是再世的基督。而王尔德就是无冕之王。

这种状态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 少年书评

“少年书评”系列

这种状态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 少年书评

看完这位小作者的优美习作文章,您有什么感想,是不是也蠢蠢欲动起来,欢迎在页面右下方留言!

也欢迎其他爱阅读、爱思考的童鞋投稿过来!来稿请电邮至:tbeducation@qq.com。我们将择优发表!很可能你的书评会得到神秘嘉宾的点评!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2000+篇优质文章

喜欢就点赞▼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