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家庭教育中的“踢猫效应”,你是不是也这样做了?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踢猫效应”。说的是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从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在家庭生活中,“踢猫效应”很常见。父母在外受了气,或者情绪不好时,将气撒在弱小的孩子身上。或许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但孩子成了实实在在的受害者。

家庭教育中的“踢猫效应”,你是不是也这样做了?

“踢猫效应”源自一个故事。

某公司的老总一大早因和老婆吵架,负气上班。恰好业务主管来汇报工作,老总极不耐烦地说:“这点事自己都解决不了。我要你们干吗?”主管悻悻地回到办公室。这时,手下一名员工有事要请示主管,主管极不耐烦地说:“这种事情还来找我解决?你们自己怎么不多动动脑子?”员工很沮丧。下班回到家刚坐下,儿子想问他数学题,他气呼呼地说:“就你事儿多,一边儿去!让我清静会儿!”儿子被爸爸的无名火搞得很郁闷,正要灰溜溜地走开,却被自己一向很宠爱的小猫绊了一下。儿子正窝着火气没处发,冲着小猫就是一脚,“讨厌,没见我心烦吗?叫什么叫?一边去!”

大人越不顺心,心情越不好,孩子就越是会犯错,惹大人生气。日常生活中,繁忙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琐碎的家务事,常常把无形的压力加之于父母身上,父母免不了就会出现生气、愤怒、郁闷等情绪。

面对这种坏情绪时,很多父母不是冷静下来想想为什么会这样,而是只想着自己心里不舒服,只想着对孩子发泄情绪。但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由于自身尚未独立,仍需选择顺从父母,即使在某些事情上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他们还是会服从养育他们的父母,这样孩子就成了父母的出气筒。

家庭教育中的“踢猫效应”,你是不是也这样做了?

而同时,孩子也从父母的身上学会了这一“踢猫”的动作。当他们遇到比他们弱小,或者是他们成长得足够强大时,他们也开始发泄而不是疏导自己的情绪,将脚踢向自己身边的“猫”。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更不是拿来随意指责和惩罚的“猫”。那么,如果父母被情绪问题困扰,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

明确孩子的弱者地位

父母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无论承认与否,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弱者,尤其是父母生气、愤怒的时候,孩子更容易在父母的负面情绪中受到伤害。因此,父母在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有责任提醒自己保护孩子不被无辜伤害。

改变不合理观念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困扰、不协调只是彼此意见不合、看法不一,并不是大难临头。要知道,孩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并非一帆风顺,孩子出错、遇到问题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当父母对孩子的言行举止产生正向的情绪反应,很容易就会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给孩子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家庭教育中的“踢猫效应”,你是不是也这样做了?

调整说话的声调

一个人的说话声调能够传达他的情绪和态度。当父母被负面情绪困扰时,试着调整自己说话的声调,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沉稳和友善,而且这种变化也会使父母自己的情绪逐渐变得愉快和稳定。

总之,孩子需要的是保护的羽翼,而不是连绵的“战火”。作为家长,多一些理智,多一点宽容和仁爱,孩子的成长就会多一点幸福和快乐!

生活中,家长难免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不应该把坏情绪带回家,尤其是不能拿孩子当撒气筒。被领导批评、被爱人唠叨、被孩子搞得头疼、被偶发事件左右等等,都有可能引发坏情绪。心情不好产生的“踢猫效应”,是坏情绪在传染,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容易引发更大矛盾。好心情也一样可以“传染”,为何不将自己的好心情传递出去,正向影响孩子呢?

家庭教育中的“踢猫效应”,你是不是也这样做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