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最穷的大队”华丽变身 成最热闹的工业聚集区

“最穷的大队”华丽变身 成最热闹的工业聚集区

■建立在“人造陆地”上的象屿保税区。 陈立新 摄

整个街道只有一台香港带回来的电视机,一部电话,一所小学,一家生产油漆的工厂,一栋华侨出资建造的两层小楼,唯一的商店是一间“供销社”——这就是1981年之前的湖里街道,当时“厦门最穷的大队”。

然而仅仅三年后,单是湖里大道上工厂的门牌号就排到了100多号,拥有员工10万以上,从“最穷的大队”变成最热闹的工业聚集区。那几年,湖里街道还挖山填海“造”出了一个象屿保税区。

记者 汪燕妮 廖可 江雨丰

艰辛

工人们用板车拉来的土,哗啦一下就被海浪冲走

设立于1992年10月15日的象屿保税区主体,是上世纪80年代用山上挑来的土一点一点填出来的。

“当时,有无数辆板车围在海岸边,向海里倒土。海浪很大,哗啦一下就把我们辛辛苦苦拉来的土给卷没了,但是大家还是一直不停地拉土、倒土。”年近六旬的杨加福,对35年前亲身经历的填海造陆记忆犹新。

1981年,刚20岁出头的杨加福是湖里建筑公司的工人。“那时候没现在这么先进的科技,填海工程非常艰苦,工人都是拉着板车装土运土。”他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靠工人们的一双手填出来的。

杨加福说,当时挖的土来自现在的南山,用镐和铁锹一点点从山里把泥土和石头“抠”出来,装进板车,再拉到工地去。“一辆板车大约能装载一立方的土,如果还有大石头就更重了。”他说,拉板车的工人腰弯得几乎与地面平行,才能把车拉动。从南山到象屿保税区的距离有一两公里,工人们每天最少要拉上30车。杨加福说,很多工友和他一样,一直到现在背都还是驼着的,改不过来了。

惊喜

每天埋头拉着土石,一抬头一片新海岸出现在眼前

为了抵挡海浪的冲击,人工填海造陆时都要先把大量的大石块倒入海中,再倒上泥土,让土石结合起来形成地基,之后再继续倒土慢慢才能填出陆地来。

拉板车倒土的工人就是当时填海的主力军,每天在山与海之间来回跑,将南山的土石挖运到现在的象屿保税区。那时候的海岸边,工人们一趟一趟不停地倒土。回想起当时的场面,杨加福用“很壮观”来形容。

尽管是人工填海,但工程进展速度并不慢。“每天就埋头拉着一车车土石,有时候根本没感觉,等到抬起头一看,哇,一片新的海岸已经填出来了,我们都还没来得及适应这片新海岸的位置呢。”杨加福说着往事,开心地笑了起来。

奉献

年轻人进建筑队忙建设,街道带着老居民开小店办公司

1981年进入湖里建筑工程公司的林志强,最早是医务人员,后来成为湖里建筑公司的党支部书记。他说,建筑公司有上千名像杨加福这样勤劳能干的湖里人,默默地为特区建设奉献青春。

经济要发展就得盖厂房、办公司,但当时湖里街道周边没有平整的大片土地盖楼房。为了整出一块可以盖楼房的地,工人们花了七年时间,硬是填出一片人造的陆地,在这片陆地上后来建起了六七栋办公楼和厂房,以后又发展为象屿保税区。林志强还记得,当时有玻璃厂和木头加工厂等。

87岁的杨友生曾任湖里街道副主任,他说,当时湖里街道的年轻人大多进了建筑队当工人,还有些年龄较大的居民,则在街道的带领下开起了水产店、百货店和食杂店,有的还当了公司老板。

说起这些年的变化,他感叹:“湖里真是发展太快了,特区迎来黄金时代,也给居民带来了实惠。我1988年退休的时候工资才75.5元,现在有八千多了。”

“最穷的大队”华丽变身 成最热闹的工业聚集区

人物原声

“现在的湖里街道和35年前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湖里大道以前都是工厂,现在改造成了文创企业,旅游业也做得风生水起,这片热土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我相信,未来的35年会越来越好。”——杨友生

“最穷的大队”华丽变身 成最热闹的工业聚集区

推荐地标

湖里凤和宫(位于湖里街)

闽南地区信奉保生大帝,称他为“药王”,造福当地百姓。这种向善的传统,也折射了湖里人积极建设、乐于奉献的精神。

陈亚伟 摄

寻找特区记忆

征集特区发祥地的人文故事、图片,讲述那些年的故事,市民可拨打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也可以给“厦门晚报”微信公众号留言,或发送邮件到huliyfzqh@163.com讲述“特区记忆”。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