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界式书写--访著名作家、翻译家龙仁青

青海新闻网讯 6月18日,我省著名作家、翻译家龙仁青先生创作、翻译的《龙仁青藏地文典(三卷本)》首发分享会在西宁举行。会后,龙仁青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记者:您是一个以小说家身份走进读者视野的作家。在您的小说作品中不仅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元素,同时也借鉴了大量外国小说的创作手法,您是如何将二者融合在一起的? 龙仁青:中国小说对西方的学习很早,从汉语白话小说就开始了。可以说,中国近代汉语小说的创作就是对西方文学手法和技巧学习的过程。西方小说的创作手法,也被广大的少数民族母语作家所接受。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上世纪80年代后,很多的少数民族母语杂志开始创办,也培养出了许多少数民族作家,这些作家刚开始的创作已经有了西方写作技巧和手法的痕迹。这并不是说他们是对西方文学直接的学习,我认为先是西方,再是汉语,再是少数民族语言创作这样一个渐进的学习过程。他们获得更多的是已经被西方化的汉语写作的表达,再用这种方式创作少数民族文学作品。

记者:您刚刚提到了西方化的少数民族的文学表达,就您个人的小说创作而言,民族性意味着什么? 龙仁青:民族性意味着您的作品与别的作品不一样。江浙一带也有一些少数民族作家,比如说畲族,如今,畲族留下来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少之又少,所以很多畲族作家也只是有一个畲族作家的名义而已,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民族性,在我省,每个民族都有其强烈的民族符号。所以我觉得一个作家,特别是一个少数民族作家,写好自己的民族就是和其他作家区分开的一个标志。

记者:在诸多文学体裁中,小说是流传最广的一种文体,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连写作都出现了雷同,此时,确保民族性的意义是什么?

龙仁青:一方面,世界大同似乎是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做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之所以有“非遗”,是因为这种文化正在慢慢消失,我们有义务将它保存下来。所以,任何一个带着地域特点的少数民族作家都有义务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出自己作品的“异质性”。这也是自己的作品与别人的作品不一样的东西。作品缺少“异质性”就是缺少特点,缺少“不一样”。

记者:您的散文集《马背上的青海》以少数民族的气质和特点去回望和观察这块土地的特点更为明显,您是怎样完成对青海这片土地的散文表达的?

龙仁青:我最近刚完成了一部作品《青海湖秘史》,那是一部大散文。创作中,我发现因为自己懂藏文,就有了很多优势。比如说,一些资料的占有,这是很多不懂藏语的作家很难做到的。还有就是,本身这块地域上的文化就有毛茸茸的质感。这样,我所获得的许多资料,是别的地方无法查阅到的,有些内容甚至在藏文资料中也很难看到。许多貌似与事件无关的内容,我总能在其中发现一些重要的线索。 青海的文化内容丰富,比如说山水文化,我们能了解到的山水文化有许多来自于地理角度的认识,是一种科学的说法。当一个作家写青海的山水时,只从地理角度书写,是很难出彩的。但是你用超自然的目光认知世界的话,那你就会看到另一个世界,这是另一种视角。

记者:在青海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概念叫河湟文学。您是如何定位您个人文学创作的成果在河湟文学中的地位?

龙仁青:上世纪80年代前后,有人提出了河湟文学的概念,它肯定推动了青海文学发展的步伐。在这个文学概念诞生之前,其实是很多非青海人承担着青海的文学创作的任务,他们的特点首先是猎奇,这是与他们文化完全不一样的内容呈现。其次,他们很多人不会太多的热爱这片土地。但是文学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它需要生活在一片热爱的土地上,没有了热爱,又怎么能表现这块土地呢?当然,当时他们确实承担起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青海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这是当时青海的一种文学现象。

河湟文学的出现,说明许多代表青海本土文学的作家成长起来。为什么称之为河湟文化而不是其他呢?是因为河湟谷地虽然在青海版图中占有很小的比例,但是它的教育和文化程度相对高于广大的农牧地区。所以,作家就集中地出现在了这些地方。这也是河湟文学出现的原因。但是它也有弊端,就是它的视野是不开阔的。文学是要给人看的,要努力让更多的人接受。 青海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给青海的作者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如果你只是单纯地表现一个民族,那其实是作家放弃了本身的优势。青海作家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博学的人,然后再去创作。

记者:您既是作家又是翻译家,您认为翻译对文学创作的意义是什么?

龙仁青:我们小时候接触文学作品的时候,除了国内的作家作品之外,也会接触到很多的翻译作品。这些翻译作品更多是国外的作品。这些作品都需要通过翻译的手段,翻译成汉语后呈现给大家。所以很多人有这样的错觉,认为只有将外语译成汉语才叫翻译。所以很多刊物和出版社很少会注意到还有一种翻译,那就是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以至于目前我国很多翻译家协会很少吸纳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的翻译家。这可能是这些翻译协会的忽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是文化方面的一个弱势。 近几年,国家开始重视民译汉和汉译民的翻译工作。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会更多地呈现在本民族用母语创作的文学作品中,而不是用汉语书写的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中。从承载民族文化的存量上来说,母语作品的内容要比汉语作品的多得多。那就需要我们这些翻译者将民族文化翻译成汉语,使得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这个民族和以汉语为主文化所不同的内容。我们一直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少数民族文化所承载的内容也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好这些作品,就是在讲好中国故事。

记者:翻译本身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手段,在您的个人体验中,您是如何确保母语的纯净性的? 龙仁青:要确保母语翻译的纯净性,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其次是你要对母语文化有一个强大的理解,翻译并不是简单地将一种文字转换成另一种文字,只有了解文字所承载的文化背景,才能有一个好的翻译。翻译本身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是一个细活,在没有细读作品的情况下,很难翻译出一个好的作品。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