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所有的情钟都回首成空雅音欣文·雅欣读红楼梦曲

所有的情钟都回首成空雅音欣文·雅欣读红楼梦曲

雅音欣文·雅欣读红楼梦曲

撰写/讲述:曹雅欣

洞箫 演奏:徐 波

雅音欣文·雅欣读红楼梦曲

引子③

文 | 曹雅欣

无可奈何

《红楼梦》这首《引子》里提到了“奈何天”,“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奈何天”这个词是化自《牡丹亭》中那句著名的“良辰美景奈何天”。曹雪芹大概对“奈何天”这个词感慨很深,在书中多次提到,不仅有二十三回中林黛玉听到《牡丹亭》的此段艳曲警芳心,四十回里黛玉对牙牌令时脱口而出了这一句诗,更重要的是第五回中,仙宫房内写的对联便是:“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在这步步深意的太虚幻境里的一句“无可奈何”,道尽了《红楼梦》的全部心伤。

如果说书中人物各有各的情,书外读者各看各的情,那么属于作者曹雪芹的情,就是这无可奈何之情。

首先是作者描写的每一个人物,无论是好是坏、是悲是喜,都有他的无可奈何之处。所以作者的笔调虽不避丑恶,内心却是以很同情、很惋惜、很理解的情感去写他们。比如贾雨村,本也是个踌躇满志、经纶满腹的青年,但是面对官场仕途潜规则中“护官符”的威胁和诱惑,他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泯灭良知、同流合污。当然,他完全可以有另外的一种选择,但是,那就可能是要以终身的抑郁不得志来成全一份清白正直。作者不为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避讳,但是他仁慈地指出每一个人堕落背后的无奈。

再比如贾环,整部书里就没见他干过一件好事,不是明里作恶,就是暗地陷害,行动猥琐,内心阴暗。但是,庶出的贾环是一个始终活在宝玉光环阴影下、得不到关注和爱护的角落里的人物。生于侧室的出身,造成了他先天性的心理失衡,而父母和家庭其他亲属也都没有给过他恰当的、耐心的、正确的教育,致使他行事越来越偏激,对宝玉的嫉恨也越积越多。对于一个没有给予过正面教育的孩子,社会也就无权要求他的高尚。贾环在尚未解事时,就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未知的罪恶、迷茫的深渊。既然说,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里有着曹雪芹本人的影子,《红楼梦》中很多人物也有作者早期生活的原型,那么,曹雪芹在晚年著书回忆起当年那个惹人讨厌的小男孩贾环的原型时,一定有着一份反思和不忍。

而作者最大的无可奈何,是对人生的无奈。所有事物都在得到与失去、追求与放手的矛盾中一代又一代地重复着,无法避免。《红楼梦》第一回里的一首《好了歌》,就写尽了世间的矛盾:所有的舍不得都终将舍去,所有的不放手都终不由人,所有的繁华都是一捧沙,所有的情钟都回首成空。

作者在开篇就摆出了这些道理,说明他已经深深认识到了人生的无谓,那些执着、悲喜、忧惧,都是无谓的,应该无所谓地去面对它们。可是他还是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大部头的一本书,而且涵纳世间万象。这不是作者最深的一种矛盾么?他知道过去已是烟云,仍忍不住回忆;他知道美丽都是流沙,仍忍不住赞颂;他知道每个人的追求与结果都难如愿,仍是忍不住一一描绘。

在他的笔下,一切都是巨大的颠覆。别人写的剧中人挣扎痛苦于红尘,都是为了走向圆满;曹雪芹写的人物挣扎沦陷于繁华,却是为了走向“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重重的矛盾,正是曹雪芹所认识到的、世间物事固有的、一种无可奈何。

因为明白,才能心中看淡,因为体谅,才能笔下慈悲。正如《引子》中所说:“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所有的情钟都回首成空雅音欣文·雅欣读红楼梦曲所有的情钟都回首成空雅音欣文·雅欣读红楼梦曲所有的情钟都回首成空雅音欣文·雅欣读红楼梦曲

曹雅欣

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秘书长

代表作:

《琴梦红楼》

《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雅音

&

回顾

《枉凝眉》: ① ②③ ④

《葬花吟》: ① ② ③④

《红豆曲》: ①② ③④

《题帕三绝》:①②③④

《秋窗风雨夕》:①②③④

《引子》:①②

(点击相应编号即可跳转阅读)

微信号:子曰师说

所有的情钟都回首成空雅音欣文·雅欣读红楼梦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