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调节供需关系 打造质优物美的食品产业

董天美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支撑国内经济状况的主要动力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口、资源等红利正在逐步消退。在传统的需求侧“三驾马车”经济增长模式下,经济政策主要围绕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展开,消费占比太小一直是我国经济结构的短板之一。为积极应对这一状况,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刺激需求的政策,但作用程度有限。

从中国食品产业2015年的表现可以看出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食品由生存型消费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由吃饱、吃好向基本保障食品安全、健康和满足食品消费多样化转变。这要求食品企业的着力点从扩大产能转向倾注市场。

反观近年来的食品安全消费现状,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风险事件频发,覆盖消费者食品结构的方方面面,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从海外购买安全食品,国内食品消费需求疲软。造成这一现象的实质是食品供给侧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产生的供给偏差,主要体现为食品供给缺位以及供需错位,致使国内食品供需矛盾突出,食品安全风险事件屡禁不止,亟待进行结构性改革,以解决这一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高品质、安全食品供给不足。人们对高质量安全食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而我国食品生产方式、加工技术的相对落后使得食品生产效率不高,市场上高品质、安全食品供给严重缺位,不仅难以与国际产品竞争,甚至还不能满足我国消费者的品质需求,造成实质性的供给不良。以奶粉为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从海外代购高品质奶粉,其本质在于国内高品质奶粉的供给不足与消费能力上升之间的矛盾。

低品质、常规食品供给过剩。我国当前的食品消费领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供需错位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食品产业呈现出小规模、大量分散的经营组织格局的特点。其生产加工技术落后、食品安全风险性高、生产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及其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促使其为降低成本而生产大量低品质食品。随着消费者安全消费意识的增长,低品质、常规食品的供给与消费者高品质、安全食品的需求不匹配,供需错位的矛盾导致了产能严重过剩,使得我国食品市场空间大部分被廉价、劣质的食品占据。同时,抑制了高品质食品生产潜能的增长,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

由供给缺位与供需错位导致的供给偏差是引发我国一系列食品安全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导致国内安全食品供需矛盾突出。调和这一矛盾的关键是进行食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食品供给侧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供给质量。然而,要保障供给侧改革的顺利实施,不仅要依靠食品供给侧生产经营者的行业自律,更要发挥政府、企业、消费者、第三部门的合力,为食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政策保障。

政府自身要落实“供给侧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合理边界,进一步简政放权,在市场能有效调节时减少干预,保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

通过食品科技开发和转化增强企业竞争力。一是实现产品升级换代。通过营养需求研究、感官科学研究、原料成分研究、包装材料技术研究、风味技术研究、微生物控制技术研究等,开发出更营养、更健康和更安全的新产品,满足消费者高层次的需求。二是实现产业链升级扩展,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等方式引导企业向高附加值的两端或者全产业链发展。

提高自主品牌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应把培育中国品牌、扩大中国品牌知名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支持和引导更多中国品牌企业走出去,输出优势产能,扩大中国品牌影响力。同时,政府和企业还应逐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开展以提升质量水平为主的创新活动,不断提升高端技术、产品、服务的比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强化质量人才基础。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