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回家是最好的礼物

一年见子女一面、你的一句闲聊,或许是他们一天的快乐……这些辛酸的画面如今并不鲜见。“孝”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一个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应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照顾护理、精神慰藉三方面的需要,这是评价老年人在晚年生活是否真正幸福的重要标准。今年以来,包括河南、安徽、北京在内的多地都在设置或拟设置专门假期,让子女在父母身边尽孝。“孝老假”的出台,对于迅速迈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善”的指引,人性化的制度得到大众的赞许,并让“孝文化”回归本位。

养老,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随着工作、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把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老人群体往往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如何在道德与法律的规范中,强化对老年人的妥善关照并成为民众自觉的责任,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应该说,近年来,各地政府为关爱老人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居家养老、社区照料,一系列的利好新政和人性化举措不断出台。可是,也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下“空巢老人”问题在很多地区仍然十分突出。一项调查显示,空巢老人中近九成老人自认为衰老无用,八成有孤独感,七成有焦虑抑郁情绪,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令人担忧。有的子女过于突出物质养老,忽视了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需求;有的子女借口生存压力大和社会节奏加快,明知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但却无暇顾及,有人认为,这两种现象是养老“空心化”危机的集中表现。对于日渐衰老和孤独的老人来说,对精神慰藉需求的强烈度远远超过物质生活。

“孝老假”的出台,不由得让人想起前几年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常回家看看”入法一时引起热议,原本是充满人情、饱含伦理的事情,竟从道德的层面上升到法律的约束,热议之后操作难、执行难的问题随之浮出水面;再往上追溯,还有一个已被很多人淡忘的名词——探亲假,“孝老假”的出台,引发公众重新关注探亲假。但这个出台了30多年的探亲假制度,除了在少数国家机关或大型国企还保留着,在很多企业已经名存实亡了。究竟是现代人越来越繁忙还是越来越在意回家一趟的成本,抑或是用人单位越来越苛刻地对待请假?人们不愿意看到,“孝老假”只成为“纸上福利”,在操作层面怎么落实,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孝老假”以及探亲假的落实到位,有利于让子女“常回家看看”。但即便是落实到位了,对于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几天的假期,还是无法达到慰藉老人的目的。因而,有人认为,真正要想让老人得到精神赡养,必须让老人与子女形成近距离状态,如“一碗汤”的距离。

不管是从道德上还是法律上,子女都是赡养照顾父母的“第一责任人”。但当子女因为客观原因无法时时陪伴在父母身边,我们就只能寄希望于对“空巢老人”的社会化关怀。在社会急速转型的形态下,社会责任才是“精神赡养”的终极方向。怎样才能给老人力所能及的温暖,形成多层次的社会化关怀,这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话题。

“子欲养而亲不待”,爱与陪伴是老人获得精神慰藉的主要途径。回家,是最好的礼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