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明朝与朝鲜,曾联手打了怎样一场仗

明朝与朝鲜,曾联手打了怎样一场仗明朝与朝鲜,曾联手打了怎样一场仗

柳友娟 制图

明朝与朝鲜,曾联手打了怎样一场仗

《壬辰录:万历朝鲜半岛的抗日传奇》 韩国汉文小说集成编委会 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由韩国KBS电视台与中国中央电视台携手打造的《壬辰倭乱1592》讲述了壬辰倭乱,明朝军队与朝鲜军队联手击退日本侵略者的故事,目前正在韩国热播。这部韩剧的原著《壬辰录:万历朝鲜半岛的抗日传奇》也引发了阅读热潮。

四百多年前,在东亚大地上,发生了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侵略和反侵略战争,这就是日本入侵朝鲜,以及中朝两国联合抗倭的万历朝鲜战争。这场长达7年之久的战争,最终以入侵者的失败告终。

但“前车覆,后车鉴”,万历朝鲜战争及其相关的文学和历史书写为我们今天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

■孙逊

改写成通俗的白话故事

万历朝鲜战争爆发于我国明朝万历20年、朝鲜宣祖52年(1592),是年干支纪年为壬辰年,因此被韩国史家称为“壬辰倭乱”。

这年五月,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率数十万大军入侵朝鲜。由于朝鲜升平日久,不知兵革,故而战争伊始,朝鲜军队一触即溃,首都汉阳和平壤先后陷没。在朝鲜的求助下,明神宗于当年七月先是派出了副总兵祖承训赴援,与倭战于平壤城外,结果明军大败。随即于八月以兵部侍郎宋应昌为经略,并特意从西北前线调回能征善战的李如松为提督,统兵讨之。第二年一月,就一举攻克平壤,收复了朝鲜大片失地。

与明朝大军相配合,李舜臣指挥的朝鲜水军和全国各地纷纷兴起的义僧兵也有效地阻止了倭寇的进攻。经过数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共同打败了入侵者。

但侵略者贼心不死,万历25年丁酉(1597年)一月,倭军再次入侵,史称“丁酉再乱”。应朝鲜之请,明朝又派出了杨镐、麻贵等率领的援军。朝鲜再次起用因谗害而被捕入狱的李舜臣。两国军队共同配合,分别从陆上和水上给予入侵者以致命的打击。万历26年(1598年)十二月,这场长达七年的战争以日本战败而告终。

“倭乱”结束后,此事件成为朝鲜民族挥之不去的集体记忆,先后诞生了一大批描写这场战乱的小说,韩国学者习惯称之为“倭乱小说”。这些小说根据其所使用的语言,分为韩文本和汉文本两大系统。

正面反映这场战争的汉文小说代表作为《壬辰录》,现存版本有十数种之多,大致有繁、简两个版本系统。本书所收一共四个版本,其中美国加州大学本即为简本的代表,而韩国中央图书馆本、日本东洋文库本和韩国精神文化院本则皆为繁本。

我国没有反映和描写这场战争的小说,但有关史料笔记不少。为了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场战争的历史背景,韩国汉文小说集成编委会特请对这方面有研究的万晴川教授辑录了中国的相关史料笔记,并将其改写成通俗的白话故事,以方便今天读者阅读和参考。

中朝联合抗倭的历史画卷

以《壬辰录》为代表的韩国“倭乱小说”和我国有关史料笔记相互印证和补充,真实地反映了四百年前发生在东亚大地上的这场战争。《壬辰录》无论是简、繁两个系统,虽然情节和人物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但都真实反映了中朝两国共同将侵略者驱逐出境的历史事实,讲述了两国军民的战斗友谊和牺牲精神。

自建国以来就和明朝关系亲密的朝鲜李氏王朝,在遇到外敌入侵,自己的军队节节败退之时,做出的第一反应便是向明朝求援。而当时的明朝政府自身也是举步维艰,国家财政空虚,东南半壁的倭患刚刚肃清,明朝名将李如松其时又正在宁夏镇压李拜父子的叛乱。在这样艰难的情势下,明神宗最终还是采纳了主战派的意见,前后三次出师援朝。对此,朝鲜王朝和民众一直怀有真诚的感恩之心,从而奠定了两国之间的深厚情谊。

韩国中央图书馆本就细腻描绘了朝鲜三次遣使至明朝请求援兵的过程:第一次,使者“晨夜倍道,驶入皇城,昼夜痛哭,恳乞援兵”;“皇帝特怜情势,诏令辽东都督祖承训”领军救之,并命礼部尚书带了布匹银两“慰问朝鲜国王”。第二次,使者“待命于玉华关,御赐饮食,就极丰美,不敢下箸,昼夜痛哭,继之以血,以手掘地,手亦胼胝。华人观者,莫不感动”;这次从西北前线调回了能征善战的李如松,率四十万大军援朝,一举收复了平壤和大片失地。第三次,“丁酉再乱”,朝鲜又遣使臣哭奏曰:“当初遭不意之患,宗庙社稷几为丘墟,伏蒙皇帝洪恩沛德,一扫劲贼,再造藩邦,八路臣民,庶几复见天日。”万历皇帝“矜其情势”,又命杨镐、麻贵等率领二十万大军出征,最终将入侵者赶出朝鲜。

在三次出兵援朝的过程中,中朝两国军队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韩国中央图书馆本就写到李如松在攻克平壤的战斗中,如何以朝鲜军士为先锋,明朝部队为后军,“以先锋军填充沟壑而越城杀人,左右冲突”,经过一番恶战,才攻下平壤城。在朝鲜王还都的第二天,设大宴大飨士卒,“请李如松亨以上宾”。李如松“令诸将奉诰赐冕服,礼物献于主上”。席间双方各献土产,谈笑风生,充分显示了两国军民胜利之后的喜悦之情。又“丁酉再乱”后杨镐、麻贵等率领的明朝大军,也是和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由水陆两路分头夹击,才取得了抗倭战争的最后胜利。

可以说,《壬辰录》是中朝两国联合抗倭的历史画卷,它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场残酷的战争,而且揭示了侵略者必败、反侵略必胜的历史规律。

儒家价值观的生动展现

两次“倭乱”给朝鲜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同时也锻造了朝鲜民族面对强敌英勇不屈的民族性格,这种性格一方面来自客观环境的逼迫,同时又和朝鲜儒学对于人格的塑造有着直接的关系。

朝鲜儒学源自我国春秋时期的孔子和儒家学说,传到朝鲜半岛以后,又融会了新罗的“花郎道”信仰,使之成为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朝鲜儒学,其核心观念是:居家孝悌,报国忠义;早成大志,骁勇忠烈;为国家和民族而生,为义理和价值而死。这在“倭乱”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日本东洋文库本就记录了大量普通士民在“倭乱”中将“忠孝节义”置于个人生命之上的动人事迹。他们有的在“倭乱”中父死于“忠”,子死于“孝”,女与妇又死于“节”,一家五人皆以“节义”死;有的身为僧人,组织僧军,与敌周旋;有的以“男儿好忠勇”相号召,在各地发起义兵运动,军士战笠皆书“忠臣”二字;有的身为贱妓,主动请命刺杀倭将,成功后又主动“请斩己首”,以免祸及于父母,“可谓忠孝兼全矣”。

最能体现儒家价值观的,是著名水军将领李舜臣。他作为一位功绩卓著的水军将领,遭到了朝廷奸党的构陷,被革职下狱,其兄尧臣、禹臣皆死。其母闻舜臣受刑,叹曰:“吾家教子以忠孝,而长仲儿先逝,惟汝舜臣许身报国!”其子告知胥吏潜谓“若有三十两银子,则可图放释也”,舜臣听后大责曰:“大丈夫死则死,岂可求活于小吏乎!”他虽遭陷害,却不计前嫌,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重又匹马赴任,为国捐躯,表现了一个爱国将领践行“忠义”、“许身报国”的伟大情怀。

而在义兵将领郭再佑和僧军领袖俞点大师身上,同样体现了“忠义”爱国的品质。郭再佑在官军望风而逃的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将抗击倭寇的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毅然荡尽家产,组织义军抵抗。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善用计谋,因每次都穿着“红绡帖理”,因而赢得了“红衣天降将军”的美称,打得敌寇闻风丧胆。俞点大师不仅敢于当面斥责日本关伯为“小国贼”,而且召集各寺僧,出令曰:“平时报佛,乱世报国,亦僧之为国民也!”言语铿锵,掷地有声,并立即收合僧军数千,入高城,出军器,设戎阵,遇倭贼连战连胜。这里,无论是义兵还是僧军,都表现了一个战斗民族不畏强敌、以身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意识的含蓄表达

毫无疑义,明朝军队的大力援助是万历朝鲜战争最后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但面对“究竟以谁为主打赢这场战争”这样一个原则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和民族,其民族主体意识决定了它作出怎样的回答。

《壬辰录》无论是简本还是繁本,其基本情节都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以李舜臣为代表的朝鲜官军与倭军正面作战的英雄业绩,二是以郭再佑、西山大师为代表的义、僧兵和其他民间人士在各地抗击倭寇的动人事迹,三是请求明朝出兵和明朝大将李如松、麻贵与朝鲜军民共同作战的历史事实。但繁、简本之间,情节比重和小说主角不尽相同,现以加州大学本和东洋文库本为例,列表说明如下:

《壬辰录》简本和繁本情节比重与小说主角对照表

由上表不难看出,从简本到繁本,实际上是一个从明朝援军占主导地位到突出本国军民为抗倭主力的过程。小说主要情节和人物所占比重的变化,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在面对外来强敌侵略时,一方面固然非常重视友好邻邦的无私援助,同时民族立场决定了它在表现这场战争时,必定会强调以我为主的主体意识,不忘对本民族自我价值和主体精神的肯定。

万历朝鲜战争是四百年前发生在东亚大地上的一次波澜壮阔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今天,虽然时代在进步,但战争的阴影从来没有远离过人类。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上曾经侵略过别人的一方和被侵略一方都不能忘记过去。今天,一个忘记过去、忘记战争的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个不能正确对待和反省历史的民族也不可能拥有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