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不懂这件事,孩子怎么管都是错

文|闫涵

走出家门,谁能为孩子的行为买单?

今年夏天,我带喆同学在某早教中心试听小托班课程时,曾碰到一位妈妈在和老师理论。

起因是这位妈妈的孩子不按规定排队,扰乱了课堂秩序,老师批评了孩子,而妈妈觉得老师太过严厉了。

她说:“在家我们很少限制孩子,所以他胆子一直比较大。我们也是希望他遇事大胆,不畏首畏尾,这样将来才更有出息。”

老师回答:“在家里,孩子的行为只影响到家庭成员,如果家人觉得没关系,那你们可以选择不管。但在公共场合,孩子的一个不当行为,就会影响到一群人,后果也可能是他无法承担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管。”

老师的回答不卑不亢,很是得体。

围观者笑着散去,喆同学摇着我的手说:“妈妈,XXX做的不对,他不排队,还撞倒小朋友了。”

我拍拍他的小脑袋:“嗯,就算是我们不小心撞到别人,是不是也要说对不起?”

是啊,孩子可以胆大,但不可以用自己的“胆大”去影响其他人的生活。一旦走出家门,我们谁都没理由要求周围人像家人一样,心甘情愿为我们孩子的行为买单。

我们的良苦用心,真的帮对孩子了吗?

曾有妈妈问我,宝宝到底有没有必要上早教?

早教最大的好处,是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别于家庭的环境——很多同龄孩子一起玩,有利于激发宝宝的社交意识;这里有一些家里没有的规矩,能让宝宝体会到有别于家庭环境的界限感。

记得一年前,陪喆同学去试听英语课,有对母子来试听课程。妈妈看上去礼貌知性,小男孩三岁左右,笑嘻嘻的,活泼好动。

课程开始后,小男孩每隔几钟就从座椅上溜下来,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有几次径直走到老师面前,去拿老师手里的教具。

三四岁的孩子,专注力不持久很正常,让我觉得不正常的是孩子妈妈的反应——妈妈就坐在那儿,笑盈盈看着,不加干预。其他孩子的注意力纷纷被小男孩的行为所吸引,有几个小朋友甚至起身想要效仿,好在都被自家大人制止了。

老师不便直说,只是一再提醒家长照看好自己家的小朋友,注意课堂秩序。过了十几分钟,那位妈妈才起身,把孩子抱回到座位上。

课程进入互动环节,老师发给每位小朋友一张作业纸,上面画着小狗、小猫、小马、小鱼,请小朋友选四种喜欢的颜色,帮这四个小动物涂色,然后引导他们用英语说出用什么颜色涂了什么动物。

小朋友们挑好画笔,开始涂色。我听到那位妈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宝贝儿你这样画不对,猫怎么会是蓝色的呢?没有蓝色的动物,我们给猫猫涂上褐色好不好,黑色也行……不要这样拿笔,你看妈妈是怎么拿笔的,应该这样拿……”

回头望去,那位妈妈正握着孩子的小手,认真纠正孩子的拿笔姿势。只一会儿,小男孩就烦躁地挣脱了,任凭妈妈怎么动员都再不肯拿起画笔。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用心良苦”的妈妈——原本自己很懂礼数,却因为想要顺应孩子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以致不分场合,对孩子行为不加约束,白白给人落下个“没教养”的印象;在孩子独立动手时,又急着按成人的条条框框立“规矩”、教“本领”,反而在不知不觉间剥夺了孩子亲身体验和独立思考的机会。

猫怎么就不能是蓝色的呢?卡尔那本《画了一匹蓝色的马》,小朋友简直不要太喜欢啊!

所谓“正确”有时只是大人的想当然

一边希望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让孩子快乐成长;一边又希望孩子早早学会大人觉得应该做好的事,孩子达不到要求就觉得孩子太笨。

这样的纠结,是不是很常见?

朋友家女儿刚刚两岁半,一直是爷爷奶奶帮忙照看。那天朋友跟我探讨,说不知道为啥,孩子就是不喜欢涂鸦,看你拿出画笔,她转身就走。后来有次我去她家做客,孩子爷爷跟我聊天:“喆喆会不会握笔啊?我家妞妞不会握笔,怎么教都不会,还一点不谦虚,告诉她正确的姿势马上就烦。”

我立刻想到朋友的疑问。也许,并不是孩子不爱涂鸦,而是孩子不喜欢被爷爷逼着用大人的方式去涂鸦——两岁半的孩子,小手还没发育到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去控制画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用五个指头握笔,再正常不过了。

他们握笔的方式在大人眼里很笨拙,似乎只是在纸上胡乱涂抹,但他们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感受运笔的力度,学习下笔的轻重,到5岁左右,才开始有能力用3个手指灵活控制画笔。

而很多家长,却因为急于让孩子学会一件事的“正确做法”,早早逼得孩子失去了探索的兴趣。

“早慧”不等于“早会”

有天深夜,一位妈妈给我微信留言,伴随几个大哭的表情问道:我家宝宝已经6个月了,还不会站,是不是不正常啊?

即使隔着手机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焦虑,赶忙回问:谁说宝宝6个月应该会站呢?

一聊才知道,她婆婆老说别人家这么大宝宝托着腋下都能立住了,而且小腿一蹬一蹬很有劲儿,她的宝宝却腿发软,只想坐着玩儿,还让她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我突然觉得,“别人家的宝宝”,已经严重影响她的情绪。

6个月的宝宝本来就应该只会坐不会站。她婆婆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属于宝宝大动作发育的不同——有的宝宝天性好动,喜欢挑战超越自己月龄的动作,比如我们家,因为喆爸10个月就会走路,所以当喆同学9个多月就迈出人生独立行走的第一步时,我一点也没觉得奇怪;而与之相随的,是喆同学精细动作发育缓慢,一岁多了,还不会用食指指人。

当宝宝主动要练习超月龄大动作时,大人当然应该配合。而如果宝宝并没有这种意识,那就让他们安安静静做自己能够掌控的事吧。如果非要勉强孩子去做别人家孩子能做的事,可能会让宝宝很遭罪。

望子成龙的观念,让很多人盼着孩子早慧。但“早慧”不等于“早会”,一个生命的成长、成熟,本就是个缓慢的过程。

因为爱,所以急;也因为爱,我们不能急。万物生长都有最好时节,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成长,什么时候收获,顺应自然法则,才能喜获丰收;不然,只能适得其反。

优秀的孩子,是用爱管出来的。

一个懂爱、会爱的妈妈,一定知道什么时候该约束孩子的行为,什么时候该给孩子自由。毕竟,幼年时期留下的负面影响,孩子长大后可能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出路所以,一定不要在管孩子的最初,就把方向盘打错了方向。

微信号|闫涵妈妈

ID|yanhanmama201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