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多方发力同关注 留住“大食代”下的乡土乡味

月18日9点40分左右,巴中市巴州区金碑乡庙垭村4社鲁扉在家中为其叔鲁保德料理丧事时,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截止19日10时,中毒人数30人,在医院抢救中死亡2人,重症3人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病情稳定,25人生命体征平稳,暂无出院病人。(四川新闻网巴中12月19日)

历来在农村,每逢家里老人祝寿、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家家都要宴请宾客聚餐祝贺,大部分家庭都是在自家院坝或空地上搭建起简易的宴席场地自办酒席,所以俗称“坝坝宴”,这种方式办宴既方便亲朋来访,场面又热闹,还省钱,因此自办酒席的现象非常普遍。味美、量足又“接地气”的乡土乡味的确很受大家喜爱,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大多数坝坝宴存在卫生条件简陋、食品原料采购把关不严、操作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加工过程和加工方式不规范等问题,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也无法避免。“大食代”下12,乡土乡味不忍弃,那是否有什么好办法既能保留特色又保障安全呢?

笔者认为保留“大食代”下的乡土乡味,需要老百姓、政府部门、乡厨自身齐发力,共同撑起农村坝坝宴的“保护伞”。

一是老百姓增强健康、安全、合理的饮食意识。由于有的地方老百姓的面子观念比较重。坝坝宴办得怎么样也体现出举办者是否阔气、大方。相应地举办者往往是用满桌的大鱼大肉来答谢客人,可是吃完后发现剩余的东西又太多太好,倒掉又太可惜,那就各自打包或者下顿接着吃剩下的东西。老百姓保存、加工剩菜的方法又各不相同,但其中的食品安全隐患也就无法避免。如果老百姓能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不在乎吃完后桌子上能剩多少,而是合理规划所需饭菜,确保每餐席都是新鲜的饭菜,那样吃得健康、放心,又何乐不为呢?

二是政府部门加强农村坝坝宴食品安全监管。创新和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综合监督机制。在乡镇政府负总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协调作用,加强与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整合监管资源,形成监管合力。坚持一手抓监管,一手抓培训。要确保农村坝坝宴食品安全,必须建立坝坝宴的准入制度,凡是从事坝坝宴服务的必须通过条件和资质审查合格后方可从业。各职能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培训计划,分层次采取集中和分散办培训的形式,对从事食品安全协管员、乡厨和坝坝宴服务队的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建立职能部门、坝坝宴服务队、老百姓三者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把示范服务队和有违法行为的坝坝宴服务队同时进行公示。充分利用农闲季节及赶场天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三是乡厨队伍由“游击队”变身“正规军”。农村坝坝宴服务队伍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相应的冷藏、消毒、防蝇、留样等设施,乡厨和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培训合格证明,严格实行索证索票,建立完善台帐或采购记录,严格把控高危食品。此外乡厨还应该主动加入乡厨协会,由“游击队”变身“正规军”。乡厨协会为乡厨、群众与政府之间搭建了一个农村食品安全互动的交流平台,填补了区县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缺乏民间自律组织这一空白,有效前置了食品安全管理关口,延伸了监管部门的触角,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增强了“坝坝宴”监管力量,降低了“坝坝宴”安全风险。未来,在科学规范管理下,“坝坝宴”食品原料采购把关不严、操作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加工过程和加工方式不规范、厨师游走乡间分散经营等问题将不再是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