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生活大爆炸!伤不起的“婆婆妈妈”

生活大爆炸!伤不起的“婆婆妈妈”

当“婆婆”和“妈妈”相遇,一个家庭由两个人的融合瞬间升级成两个原生家庭的较量。双方家庭的女主人都带着根深蒂固的生活烙印和天然的对立关系碰面,从生活习惯到人生态度,从家庭背景到精神境界,无一不是迎头相撞。

策划执行/王晓艳 专家支持/李 磊

生活大爆炸!伤不起的“婆婆妈妈”

李磊

亲密关系工作坊资深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乌托邦大家庭”HOLD不住婆婆妈妈

倾诉/林佳

新房终于可以入住,可谓人生一大快事!第一时间向两家父母发出邀请。公婆还在旅行途中,一时赶不过来。爸妈在我们的力邀下,从家乡喜滋滋地来到京城。

家里“百废待新”,闲不住的母亲每天擦洗收拾,父亲则负责小院里的绿植栽种,两人虽辛苦,但心情很好,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公婆的到来。

家里一下子热闹了,四位我们最牵挂的人一下子都到了身边,这幸福来得太容易了吧!果然,还没两天,我就看出异常了。公婆悠闲自在上网、弹琴,忙碌的爸妈脸色越来越阴沉。公婆是离休老干部,在家习惯了保姆照顾,平日更注重精神生活,而我爸妈是传统的“中国式父母”,认为为儿女操劳天经地义。母亲把饭菜端上桌,公婆跟我们一起围坐上来,还不断大呼“好吃”。父亲刚在院子里栽好花树,公公就搬张摇椅坐在下面读报。果然,父母找我私聊:“我们是来看望你们的,不是伺候他们的!”

跟爱人商量了一下,请他去跟公婆谈比较合适。反馈回来的信息是,他们已经看到我父母的辛苦,吃着寡淡不合口的饭菜,还装作好吃,其实就是在安慰他们。我登时无语。不过谈话后也有改善,婆婆会在母亲打扫房间时,也拎块抹布擦两下,可母亲并不领情,一定还会全部重新擦一遍。公公也开始试着下厨房,但偏油辣的口味让父母不屑一顾,“都这个年龄了,还不注重养生!”父母的不满意,公婆都看在眼里,他们干脆也不装了,不想干就不干!不想吃就不吃!“我是来我儿子家,凭啥看人脸色!”

家里气氛微妙,着实让我们不安。每晚我和爱人讨论的话题,就是怎么哄两边老人开心。婆婆生日我们送她一个按摩椅,想想不妥,又买一把送给母亲,感谢她的辛苦付出,母亲本来挺高兴,琢磨了一下,又开始埋怨我们乱花钱,一个家里两把按摩椅真够奇葩的。夸妈打扫家干净整洁,公婆一句话不说回了卧室,夸婆婆琴弹得好,母亲一句“又不能当饭吃”,让笑嘻嘻的婆婆拉下脸来。父母动了回去的念头,我心里不乐意,他们操劳一辈子,来自己女儿家享福,好像被赶走似的,想想都难过。可公婆走也不合适,爱人心里啥感受!

两家老人之前无任何矛盾,甚至彼此欣赏,父母欣赏公婆是有修养的文化人,公婆赞叹父母朴实能干,为什么到了一个屋檐下全都变了。都是最爱我的人,都是我最爱的人,却因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理念发生激烈碰撞。领导好奇我最近怎么突然成“上进青年”了,每天最后一个下班。他哪里知道,我是不想回家,不敢面对由我一手打造的“乌托邦大家庭”。

专家厘清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矛盾

很多人心里都藏着一个大家庭乌托邦的美梦,想一想都觉得完美: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双方最牵挂的父母也都在身边。但我真的少见这样美满的成功范例,不仅不成功,往往还会打破多年苦心经营的距离美。一个家庭由两个人的融合瞬间升级成两个原生家庭的较量,双方家庭的女主人都带着根深蒂固的生活烙印和天然的对立关系碰面,从生活习惯到人生态度,从家庭背景到精神境界,无一不是迎头相撞。

作为处于撞击点的你,怎么看待这两方面的力量呢?对婆婆,就跟你去看医生只看他的医术,不管他长得美丑胖瘦,更不需要他是一个完人。婆婆肯定是一个有很多地方你看不惯的人,其实你在她眼里也一样。而对自己的妈妈,不以理想化状态去要求她,还原妈妈认知和能力的局限,她满足不了你的全部期望很正常。

看清了这两个你叫“妈”的人,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去面对她们发生的龃龉,就会把烦恼上升为一种宽容:人生每一个相遇和相处都是有意义的,中间都有自己成长的契机。有了这样的心态,针对性地找到弥合矛盾的方法,成为婆妈间的润滑剂。

尴尬!婆婆把我妈“奉为上宾”

倾诉/小娟

结婚五年我才怀上孩子,这在两家都是天大的喜事。偏偏我反应强烈,还有先兆流产的症状,需要卧床休息,婆婆因此住进了我家。虽然她有点强势,但毕竟是来照料我的,我心存感激。

在中学当老师的老妈还没退休,只能趁假期赶来陪我住一阵子。妈到的这天,期盼已久的我兴奋不已,婆婆也采购水果食材,忙得不亦乐乎。老妈带来大包小包,都是我在老家时最爱吃的。两人叽叽喳喳说个没完时,婆婆一会儿端上茶说“您喝茶。”一会儿又削了水果说“尝尝我们当地的特产”。我和老妈都笑了,婆婆还真客气。

接下来的日子,婆婆一直的“客气”让我们无法接受了。首先每天吃什么做什么她全都安排好,不允许老妈进厨房。我想吃点家乡的口味,她就温和地嗔怪:“这孩子,这么不懂事,怎么能让客人做饭!”“这是我妈啊。”我嘟囔着。我妈收拾过的房间,她会重新拾掇一遍,还一边说“您歇着就好,这些东西放在老地方比较好找。”老妈天天只能坐着陪我聊聊天,可婆婆又会时不时很礼貌地提醒,“话说多了耗气血,小娟是孕妇,不能太累。”一次老妈出去遛弯买回一兜荔枝,看着特别新鲜,我胃口大开,正要剥着吃,婆婆突然拿出钱包,非要给老妈,说怎么能让她掏钱。推来让去,老妈的脸色难看起来:“我给自己闺女买不行吗?”我一边使眼色让老妈先收下,一边烦躁,婆婆这是唱的哪一出?老妈是个很谦和的人,心里觉得不舒服,也只笑着说:“我怎么觉得好像住进了别人家。”

周末刚好要孕检,我特别想让老妈陪我,反正她在家也没事,还能了解我们这里医院的情况,有妈陪着我心里也安稳。可婆婆说“亲家母就不要去了,有我陪着就行。”那不容置疑的口气,好像她是一家之主。母亲已经踏上车的腿收了回去,讪讪地笑着,眼睛里掩饰不住的落寞。

婆婆照顾我很周到,却始终以女主人的身份自居,把我妈当客人。我承认买这个房子当初是公公婆婆付的首付,但我和老公一直在努力还房贷啊,这个家我也没少辛苦付出,凭什么这样对待我妈。刚住了半个月,本来准备在我这里住一个暑期的老妈执意要回家,还说看到婆婆对我这么好,她就放心了。我知道妈心里不痛快,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不要出让你的主场

几乎所有的婆婆和妈妈都有一个共同点:受得了累,受不了气。而这个“气”从而何来?其实就来自主场权。家庭是女人的主场,而在这场婆婆妈妈事件里,有三个女人,那么究竟谁来当家?

婆婆和妈妈在自己的家庭里都做主惯了,都有着充分的理由在这个新家庭里继续做主。上面这个案例是婆婆以传统认知在儿子家以女主人自居,但我在咨询中也没少见妈妈在女儿家垂帘听政的案例。

不管是婆婆当政还是妈妈掌权,都不是一个健康家庭的形式。既然脱离了原生家庭,重新建立了新家庭,一定要记住,这是你的主场,你才是主人。如果你稍微退缩一点,那么某一个强势的老人就会迅速“篡权”。这件事上,没有尊老爱幼这么一说,只有你坐稳了你的主场,才会让两位老人找到她们合适的位置。

有个小技巧,就是当面护婆婆,背后护妈妈。因为你做主你妈肯定没意见,而婆婆呢,虽然不乐意,但发现你在“执政”时是偏向她的,她也就没话说,你在背后再对亲妈加以安抚。

我的囧途:两个孩子两个“妈”

倾诉/曼曼

大宝上小学时,二宝出生了,全家皆大欢喜。之前我妈一直在我家照顾着。婆婆从苏南老家赶来,说分担一下我妈的负担。我心里是有点排斥的,担心婆婆来了,诸多不便,但老公非说我妈太辛苦了,执意要让婆婆来。

每天老公上班,顺便送大宝上学,两位老人在家料理家务,照顾我和小宝。时间长了,矛盾就显现出来,老妈是北方人,天天炒菜米饭,有时熬个鲫鱼汤,我也吃惯了。婆婆非要做醪糟,说吃这个下奶。在小宝该使用纸尿裤和尿布上两位老人也有了争执,妈妈觉得还是要用纸尿片,大人小孩都能休息好;而婆婆坚持要用布尿片。我只好悄悄劝老妈:“反正有人给洗,孩子还能舒服点。”

后来,我们干脆商量分工,婆婆主动承担了做饭做家务的工作,妈妈主要帮我照顾大宝和小宝的起居。我偏食严重,婆婆做的饭我吃不惯,又不好意思当着她挑三拣四。其他生活习惯就更不要说了,不管谁的毛巾,婆婆顺手拿起就用,大人孩子的衣服扔一起在洗衣机里搅。我妈跟我提了好几回,我夜里要起来给二宝喂奶,天天睡眠不足,还有点产后抑郁,根本无心他顾,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

只有晚上老公和大宝一起回家,才是一天里家里最热闹的时候。老公看着大宝做功课,然后给我按摩,打热水烫脚,这是医生嘱咐的,说便于身体恢复。这时婆婆的脸色变得很难看,总是有意无意地说:“现在当妈真享福,有人帮忙照顾孩子,回来老公还伺候着,我们那会儿谁管你。”一开始,我们当是她随意感慨,次数一多,老妈悄悄问我:“她是不是心疼她儿子啊!”“是她儿子,也是我老公啊!”我不以为然。

有一天两位老人越说声调越高,像是吵起来了。我听到婆婆说我被父母宠得没形了,都生过一个孩子了还这么娇气。老妈不乐意,说当时是你们家非要老二,现在可不得多操心嘛!我当时气得不知该说哪边,婆婆不心疼我让我寒心,而老妈想护着我却没说在点上,好像我是人家的生育工具似的,我自己也是愿意生老二的啊!

之后,老公不敢在婆婆面前照顾我太多,怕她多想。而婆婆觉得我们生活习惯上的各种讲究全是多余。我妈受不了她的邋遢和凑合,每天跟在她后面收拾残局。我心里不安,妈妈既辛苦又让婆婆多心,日子就这么熬着,我让谁走好像都不合适。

别触碰生活大爆炸的按钮

二孩政策的放开,的确催生了不少家庭奶奶和外婆长期或者短期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情况。而我觉得,如果必需奶奶和外婆同时来带孩子,就说明你们还不具备要二孩的条件。

双方父母会把各自的行为习惯带进来,会让处于非常时期的小家庭倍受冲击。分别与婆婆和妈妈相处都要面对和处理诸多情绪和问题,况且是双方的老人同时在场。会让你原本期望的两个孩子的温馨家庭剧转台成狗血的宫斗剧。比起周到的照顾,产妇和孩子更需要简单健康的氛围。

尤其是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大,因为在养育过程中,有两个老人以各自的态度去影响他,孩子会无所适从。所以最好实行轮岗制,在不同时期以某一方为主来带孩子,不要选择让双方的老人都过来。

我在咨询中发现了一个规律,在奶奶眼里,孙子最重要;在姥姥眼里,女儿最重要。所以在遇到矛盾时,以孙子的角度劝说奶奶,以自己的难处劝说妈妈,一般都会达到目的。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