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佛教形成的历史背景

早在公元前3000年,深色皮肤的达罗毗荼人就在印度河流域创立了与尼罗河、两河及黄河文明并驾齐驱的远古文明。

佛教形成的历史背景

达罗毗荼人

公元前20世纪中叶,居住在今伏尔加河、顿河流域的古印欧人的一个分支,越过兴都库什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的山口,南下来到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建立了名为“印度斯坦”的灿烂国家。

这些装备精良的新移民自称“雅利安人(意为高贵)”,夺走了达罗毗荼人的土地,抢走了他们的女人,还嘲笑这些土著是黑鬼。

雅利安人还是不放心,因为达罗毗荼人拥有人数上的优势。于是“雅利安人”不仅将‘黑鬼们’严格地控制在“他们该待得地方”,而且建立了其他民族从未敢建立的森严的种姓制度,进而给等级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外衣,宣布婆罗门教(印度的古宗教)只为3个上层阶级所独有,卑贱的国人被排斥在神圣的精神世界之外。

这样的种姓制度引起了底层百姓的强烈不满。在劳苦大众的哀叹声中,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应运而生。

令人意外的是,公开站出来反对种姓制度的并非底层人民,而是一位受益于种姓制度的年轻贵族。更令人费解的是,历史上的改革家也大多出自豪门。这些千金之子一向养尊处优,安闲自在,知道有一天,残酷无情的现实令他们惊骇万分,并最终使他们成为贵族制度矢志不移的掘墓人。

佛教形成的历史背景

乔达摩·悉达多

公元前565年(东周灵王姬泄心七年),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妻子摩耶夫人生了一位王子,取名乔达摩·悉达多。这位王子因苦恼于在周围见到的种种不幸,而舍弃安逸舒适的宫廷,自愿去过四处飘零的苦行僧生活。在尼莲河畔的一棵菩提树下,他禁食打坐49昼夜,终于在似乎受到天启的刹那间大彻大悟,从此被尊称为“释迦摩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还被称为“佛陀”,意即觉悟者。他的四大真理是:第一,人生是苦的;第二,苦的原因在于欲望;第三,只有消灭一切欲望,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第四,要做到这一切只有通过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以涅槃为最终目的。

在解不开天象、参不透命运的时代里,全新的佛教像一盏明灯,给生活在暗夜里的劳苦大众送来了“光明”。于是,佛教教义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传播开来。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