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停止补课后,中产家长有多累?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壹心理 Author 壹心理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壹心理

(ID:yixinligongkaike)

壹心理主笔团:文小宁

现在教育孩子,好像越来越难了。

上周,我刚上初二的侄子和爸妈大吵一架后。

离家出走了。

起因是双减后,孩子爸爸听说 " 别人都在偷偷补课 ",担心自家孩子落下,于是花大价钱找了 " 一对一辅导 ",还给他定制了个性化 " 每日加餐 ":

周一三五补语数外,周二四补物理化学,周末线上外教。

而孩子妈妈,在目睹双减后,很多学生在外游荡无所事事,直接向单位申请了在家办公。就为了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不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吗?"

但事与愿违,刚刚结束的月考,一向排名班级前十的侄子,竟然滑到了二十多名。

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

父母越想越火大:

" 你怎么好意思考这么点分数?"

" 你是不是根本没认真上课?还是说你就是笨呢?学不会?"

" 你还想考大学吗?要不干脆去职校混日子,以后就送外卖吧!"

句句扎心。

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把他的考卷撕了个稀巴烂。

第二天,孩子放了学便没有再回家。

爸妈急了,兴师动众地找孩子。最后好容易在网吧里找着了,几天没洗澡没换衣服的孩子,头发身上都臭了。

后来我再见侄子,他的眼里已经没有了光。

你看,多少家长抱着 " 为你好 " 的初衷,结果跟孩子 " 斗 " 得两败俱伤。

更可悲的是。

这并不是某几个人的疯狂。

它更像是一种集体内卷,所有人都被裹挟在内,挣扎前行。

以至于 " 双减 " 出台之后,不但孩子的负担没有减轻,家长的焦虑反而更重了。

今天,壹心理就和你聊聊:内卷中焦虑的家长

内卷的家长们,

到底在焦虑什么?

内卷的本质,是 " 努力 " 的 " 通货膨胀 "。

就像电影院里,当第一排一个观众站起来时,其他观众本来坐得好好的,为了看清屏幕,也不得不跟着站起来。

" 双减 " 也是如此。

家长们本可以偃旗息鼓,没想到很多人另辟蹊径,不退反进。

在内卷之路上,越走越远。

停不下来的父母,到底在焦虑什么?

几位家长,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a. " 中考不考到学校前几,根本上不了海淀牛校。"

刘女士今年 40 岁,国企员工,家住北京丰台,儿子刚上初二。

最近,听说中考要增加语文和体育的权重。

刘女士着急了,一边线上打听作文名师,一边线下跟儿子在楼下跳绳,一度跳到抽筋。

她最大的焦虑就是:

" 中考不考到学校的前几,根本不可能跨考到海淀牛校。"

为了达成目标,她给儿子报了五六个补习班。

" 双减 " 之下,很多家教改成了线上教学,这让刚交了 3 万块钱补课费的刘女士烦恼不已。

" 光跟着视频学不行。" 她郁闷地跟我说,生怕这么多年的努力功亏一篑。

刘女士的焦虑,本质是对 " 稀缺资源 " 的焦虑。

百里挑一的概率,让牛校资源变得格外 " 稀缺 "。

这足以逼疯一大群家长和孩子。

b. " 高考考不好,就跟他爹一样了。"

老张今年 52 岁,打了一辈子工,前些年开始送外卖。

他的大儿子在外地读大学,小儿子今年刚上县城读高中。

按理说," 双减 " 跟高中生没啥关系,可政策下来后,老张心里还是很慌。

还没放寒假,他就给大儿子打了好几通电话,催他寒假回来好好辅导弟弟的功课。

学习的事情,老张不懂,但他坚信:

高考能改变命运。千万别跟他爹似的,一把年纪了,还要风里来雨里去。

老张的焦虑,源于一种 " 极端化思维 ":

一次考定终身,考不好,这辈子也就完了。

c. " 学校教的那点东西哪够?现在都是素质教育。"

王先生,45 岁,500 强外企中层。

妻子跟他一样,都是从十八线小城的残酷选拔中,奋力爬上来的中产精英。

由于不想让女儿重蹈自己的老路,也挤高考的独木桥。

夫妻俩制定了详细的留学计划。

除了正常应试课程外,击剑、马术、围棋、芭蕾……通通安排上。

此外,下半年还预备了游泳和计算机编程。

王先生说:

" 国际学校看重多方面的能力,只学学校里那点应试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

他觉得早该双减了。

不屑于应试教育的王先生,也有着自己对于 " 完美主义 " 的焦虑:

各方面都不能有短板。

内卷之下,

是失声的孩子和失控的家长

然而,无论父母是为什么而焦虑,最后苦的,都是孩子。

对他们来说,被动、高压的内卷,危害显然易见。

比如缺乏休息和睡眠,导致思维定势;

学习动机弱化,破坏自主感,学习效果越来越差;

甚至有研究发现,每五个高中生里,就有一个动过自杀念头,其中:

8.3% 有明确的自杀计划;

3% 真正实施了自杀。

3% 的概率,看似很小,但落在一个家庭上,就是一座山。

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高强度的学业压力。

与此同时,家长肩头的担子也不轻。

经济压力大,有时候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买 5 节钢琴课,想鸡娃得先鸡自己;

精神压力大,研究发现,很多家长会因为孩子升学患上焦虑症,睡眠和饮食障碍也随之找上门来。

同门的一位师姐,儿子刚上初三。

她说,双减出台以后,自己每天下班后的主要任务,就成了上网给孩子找中考精选题。

每天吃不好睡不香,生怕孩子跟重点高中失之交臂。

同时,这些负担也成了一种投资付出,让家长对孩子施予更大的期望和压力

" 我这么辛苦,为什么他就是不好好学?"

于是,家长逼得越来越紧,孩子反抗得越来越凶。

可即便如此,仍然停不下来。

是中国父母天生爱卷吗?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在芬兰,孩子既不用考试,也不必写作业;

老师们会带学生去森林里上课;

如果孩子不喜欢数学、喜欢乐高,老师就会用乐高教他数学。

片子一出,不少人高呼:下辈子投胎去芬兰!

可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

芬兰多少人?500 万。

中国呢?

14 亿。

更别提还有 6 亿人,月收入在 1000 元以下。

终日奔忙,只为碎银几两。

他们有多希望为孩子可以 " 麻雀变凤凰 "。

当然,这不是说高压教育就是合理的。

我们只是希望在看到 " 失声的孩子 " 的同时,也能真正看到这些 " 失控 " 但无力的父母。

看到他们所处的现实。

找到心理控制感,

把主动权交还给孩子

中国父母确实很辛苦,为了孩子承担着各方面的压力。

事实是,社会大环境短时间内恐怕很难改变。

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卸掉一些额外的、衍生的压力。

第一个可以调整的,是心理控制源。

简单来说,就是对孩子学习好坏的正确归因:

他学的好或不好,到底是因为什么?

很多父母习惯把控制源放在自己身上,坚信孩子学习好不好,父母说了算。

所以,子女行为的 " 失控 ",就成了最让父母焦虑的心理控制源之一。

也就是说,家长要对孩子拥有绝对控制权。

一旦有 " 失控 " 的苗头,就必须马上回归 " 正轨 "。

所以,写作业时磨蹭要管,学习中间走神也要管。

无疑,高压政策,是最快可以缓解焦虑、夺回控制感的方式。

可扪心自问,哪个家长想成为被孩子讨厌的 " 控制狂 ",一学习就鸡飞狗跳呢?

这时,我们有两个更好的选择。

一是治标。改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区分想法和现实。

比如绝对化的要求," 我花了那么多钱,他不考好不行。"

再比如极端的判断," 这次数学只考了 80 分,这样下去肯定完蛋。"

把这些想法写下来,然后站在 " 对方辩手 " 席上,一一反驳。

二是治本。逐渐交出控制权,让孩子拥有更多的自主感,去发展内部动机。

什么是内部动机

简单来说就是 " 我喜欢、我想要 ",而不是" 我被要求、我必须 "。

这并不意味着家长要完全放手不管,相反,它给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做的,就是不带评判地去聆听孩子真实的想法

允许孩子去学他真正喜欢的东西。

一个人,只有发自内心认可自己所做的事情,才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努力自我说服、继续坚持下去。

其次,要及时真诚的表扬。

行为主义认为,每一次表扬都是一种正强化。

所以,不必等到考一百分了再去表扬孩子。平时哪怕只发现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改变,也值得庆祝。

霍思燕的高情商儿子嗯哼,就是表扬出来的典型。

嗯哼给她做了一个简单的 " 蕃茄酱配火腿肠 ",谈不上多好吃。

但她却直夸嗯哼:

" 太有创意了,嗯哼以后可以变成小发明家了。"

不仅保护了儿子的自尊,也给了他下次继续 " 创造 " 的动力。

这时候,如果再问一句 " 这么厉害,你是怎么做到的?",则更能激发孩子的表达欲和自我效能感,让他们再接再厉。

当然,光 " 说好话 " 也不行,就事论事的惩罚同样不可或缺。

这里要把握的 " 度 " 在于:

绝对不要上升到人格、能力的层面,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

诸如 " 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以后还能有什么出息 "" 生块叉烧好过生你 " ……

全盘的否定和打击,对成人都是不可承受之重,何况孩子。

第三,父母要有 " 脚手架思维 "。

在孩子无法靠自己实现目标的时候,去托住他。

我有一位当数学老师的哥哥,每次孩子问他几何题的时候,他都会鼓励孩子先自己再想十分钟,如果实在想不出来,他才会用笔画一道辅助线,然后让孩子在此基础上继续思考。

" 我非常相信他的能力,他不是不会,只是有时会需要一点提示。"

善做 " 脚手架 " 的父母,会让孩子既有掌控感,同时又能自我发掘。

而与之相对的,是事无巨细的安排,以及万事不管的漠视。

前者,会养出迷茫又难以自立的巨婴;

后者,又让孩子误入歧途。

最后,父母要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

心理学家 Dweck 在《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到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的家长,把孩子当 " 石头 ",认为孩子的特质是不变的;

成长型思维的家长,会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孩子,把孩子当 "种子 ",相信更多的可能性。

这会随之产生期望效应,让孩子往更好的方向成长。

还记得那位清华妈妈的故事吗?

儿子幼儿园时,老师对她说:" 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

她却告诉儿子:" 老师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一分钟都坐不了,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这份看见和信任,成为滋养孩子一生的养料。

所以,试着给孩子多一点信任吧,让他们在广阔世界里自由探索;

同时,也给自己松松绑,多一些独立空间,让自己好好放个假。

磨刀不误砍柴工。

相比在内卷中,带着孩子玩命追随其他人的步伐,这可能更加事半功倍的选择。

当然,暂时没做到也没关系。

慢慢来。

我们可以先迈出第一步,让孩子明白:

" 无论你考多少分,我对你的爱,都不会少一分。"

毕竟,当黑夜来袭,你是孩子能握住的,唯一的那双手。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文小宁 | 作者

朴素的树、青橙 | 编辑

1. 刘世定 , & 邱泽奇 . " 内卷化 " 概念辨析 . 社会学研究 , 2004.

2. 王正雨 , & 胡金生 . 睡眠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 : 基于记忆重组的解释 . 心理科学进展 , 29 ( 7 ) , 13.

3. 桑文华 , 秦新红 , 于雪竹 , 刘建丛 , & 杨老虎 . ( 2008 ) . 心理控制源及相关因素对高考学生家长焦虑的影响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年 16 卷 2 期 , 213-215 页 , ISTIC.

4. 曹欢 . ( 2004 ) . 表扬对儿童内部动机的影响 .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1 ( 2 ) .

5. 邵景进 , 李丹 , 郭芳 , 武盼盼 , & 张大均 . 父母教育卷入与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 , 情绪适应 : 自主感和能力感的中介作用 . 中国特殊教育 ( 1 ) , 8.

6. 陶芳标 , & 郑迎军 . ( 1999 ) . 青少年自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中国公共卫生 , 015 ( 003 ) , 247-24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