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科技创新:要从“小众”向“大众”转变

2015年,山西省将在大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设的同时,努力创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这是省科技厅第一次在工作报告中对营造万众创新环境进行专门陈述。今后,能承担技术创新重任的将不仅仅是企业,个人也能占据主体地位,进行创新、创造。

科技创新的依托力量,要实现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变。全省科技工作会议透露出的这个信息,无疑会为立志创业的群体注入一支“强心剂”。

全民创新意识普遍增强

去年,全省R&D经费投入155亿元,投入强度达到1.23%,是山西省科技研发投入历史最高的一年。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9.7%,达到6284件,数据说明,全民的创新意识普遍增强。

为夯实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山西省全方位加强了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大培育力度。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长40%,达到520家。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102家,总数超过800家;新认定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3家,总数达到138家。

围绕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山西省积极推动潞安集团获批山西省第一家“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9家,新认定科技创新团队19家,新成立耐火材料等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家,2家孵化器被评为A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生产力促进中心评为A类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

创新主体“倾向”大众

今年山西省将培育创新主体的重心更多地转向了大众。“我们要让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省科技厅厅长张金旺说。

具体实施中,首先要优化政策制度设计。以太原国家高新区为试点,在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方面,探索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为给创新个体创造创新条件,山西省将积极构建共享服务平台。今年将开展全省科技资源情况的调查摸底,建立全省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数据库及开放共享目录,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山西省推进科技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工作方案,并依托山西科技创新城组织实施。

技术创新企业还要“挑大梁”

企业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集成环节,一个科技创新活跃的地区,必然是企业唱主角、挑大梁。山西省将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多种措施,充分发挥确立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的体制机制。

山西省将继续强化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省属国有企业建立国家级技术研发机构。特别是承担煤基重大专项的企业,会得到财政研发资金的更多投入。对于中小微企业,今年要把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等政策作为重点,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重视技术创新的实惠,降低开展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为努力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山西省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企业共建学科专业和研发机构,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实施一批能够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方积极性的重大协同创新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