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股市获利盘、监管层、资金面都佐证第一轮主升浪已结束!

5月5日和6日,市场担心已久的大跌终于出现。两个交易日中,上证指数接连失守4400点、4300点、4200点整数关口,暴跌6%。尤其是昨日(6日)的“过山车”,让市场的恐慌情绪明显放大。

博览研究员重申我们的主流判断:5日的暴跌已正式为2015年第一轮主升浪划上句号,行情由此进入调整期;大盘在调整初期较大概率将表现出“强势调整”态势,至于未来是否会向“弱势调整”转变,要看券商后续收缩两融到底是停留在应付检查,还是真的决心控制风险以及证监会为市场降温的决心有多大;若两者力度均大于市场预期,则不排除指数将下触关键点位(4000点?)变为弱势调整;不过无论是强势还是弱势,调整期投资者都应将自我降仓位与主动去杠杆摆在首位,整体以30%为宜。

获利盘、监管层、资金面等三大要素都在压制行情!

接连大跌之后,有好事媒体整出了行情“十大利空”,虽然多数看来不过是事后解释的旧闻而已,但其中至少有三大因素的确是遏制当前行情的关键。

其一,前期涨幅太快,获利盘太多,短线需要休整。

A股上涨过快是公认的事实。如从去年行情起涨点算指数已经翻番,从2015年2月9日至当前的高点算,沪指从3075点再度沿笔直斜线上攻至4572点,累计升幅又达48.68%。博览首席研究员李宏图先生指出,“如果今年以来炒股盈利只有40%,只能叫保值了!而没有40%以上的盈利,都叫亏损!”

而指数相比板块的涨幅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本轮行情中,新股上市直接硬拉几十个涨停,股价直接上翻十数倍,各路游资机构在“互联网+”的题材概念掩护下,对那些和“互联网+”不管沾边还是不沾边的各类股票一通爆炒,甚至是没有题材编造题材,比如打着中国南北神车合并的幌子下,对市值巨大的大蓝筹股也是连续涨停拉升。

同时官媒也在为这轮牛市造势,新华网、人民网的鸡血文不断,各路媒体、券商针对经济结构转型,以及一带一路等题材大肆挖掘炒作潜力,公募基金更是对市盈率已经高达千余倍的创业板股票继续高举高打强拉涨停。包括新入市股民也开始总结出选股票的思路,就是哪个涨买哪个!

可以说,这轮行情的疯狂程度、上攻的强度和上攻的速度已经强过2005-2007年大牛市,达到A股有史以来的巅峰状态。可大多数投资人都忽略了一句古训,就是上帝想让你灭亡,必然先让你疯狂!而“再大的利好也挡不住汹涌的获利盘”才是股市颠扑不破的真理。

事实上,近期指数高位波动剧烈,就是部分敏锐的资金已感到赚钱困难,忌惮于“天花欲坠”而不再沉溺其中,开始选择观望抑或暂时离场。

其二,监管层近期已多次提示股市风险,强化了市场谨慎预期。

公募基金认为,近期市场连现大跌与监管层的态度变化不无关系。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并称,今后舆论上对投资者的风险提示仍会继续,除了证监会、中央媒体等渠道,沪深两大交易所亦在准备提示投资风险,提倡理性投资的投资者教育内容。这些内容或于近期发布。

5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牛市也别忘风险》的文章;新华网也发布文章称,后市预期乐观并不意味着A股可以无阻力上行。5月5日,A股暴跌。晚间新华社、新华网连发四文认为,无论从技术面还是消息面,本轮股市的快速修正有利于市场进入管理层所倡导的慢牛模式,周二的大跌与其当做“牛市终结”不如视为“模式切换”。中国资本市场不断走向成熟,该经历的坎坷总要经历。

事实上,证监会近期也已八次提示股市风险,强调“慢牛”模式才健康持久。

4月28日午间,证监会在官方网站“投资者风险提示与防范”栏目发布《关于新投资者激增、全民炒股风险的问答》称,不少新投资者只看到炒股赚钱的可能,忽视了炒股赔钱的风险,对股市涨跌缺乏经验和感受,对股市风险缺少足够的认识和警惕。为此,提醒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资者,要做足功课、理性投资,尊重市场、敬畏市场,牢记股市有风险,量力而行,不要被市场上“卖房炒股、借钱炒股”言论所误导,不要盲目跟风炒作——而证监会上述回答,在4月17日新闻发布会就已发布,只是4月28日再次强调。

此外,4月16日,证监会主席肖钢在“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上市仪式”上又特别提醒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的投资者,参与股票投资要保持理性、冷静;

在3月20日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发言人则提醒投资者不要有所谓的“宁可买错也不能错过”的想法,更不要被市场上卖房炒股、借钱炒股言论所误导,而盲目跟风炒作。

总结来看,随着前期“疯牛”行情的持续,监管层为行情“减速”的政策口风转向,虽不及1996年“12道金牌”力度之大,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当前监管层态度完全决定资金面松紧和题材热点的行情特征下,市场不可能不积极回应监管层向“慢牛切换”的期望!

其三,两融降速、流动性失血,已难以支撑行情继续上冲。最显著迹象就是伞形信托已大面积叫停。

步入2015年,“杠杆牛”特征更为明显。把时间轴拉长,2014年8月以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稳步增长。

8月、9月和10月三个月融资净买入额分别为800.68亿元、873.16亿元和901.80亿元。此后,2014年11月、12月和2015年1月,单月融资净买入额均超过1000亿元,分别为1213.36亿元、1984.46亿元和1085.60亿元。虽然今年2月由于春节效应和谨慎情绪升温,融资净买入额仅为264.44亿元,但3月和4月,融资余额再次进入增长快车道,分别达到3335.03亿元和3451.36亿元。

从细节上看,与3月整体加速不同,4月两融增速呈现出先快后慢特征,月初出现连续7个交易日融资净买入额超过200亿元的情况

4月7日融资净买入额达到312.23亿元,刷新历史新高。不过,此后融资增速出现回落,4月17日和20日相继出现123.57亿元和82.33亿元融资净偿还。临近月末,融资增速明显放缓,4月28日和30日融资净买入额分别为76.14亿元和55.69亿元,均不足百亿元。

上述数据与4月17日证券业协会下发的《关于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合规与风险控制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券商在5月8日前上交评估报告),所希望实现的目标趋势一致——在5月8日上交两融评估报告前夕,各券商已纷纷上调保证金比例或者调整折算率,以压缩两融杠杆。包括广发证券、兴业证券、招商证券在内的上市券商大面积调整了可充抵保证金证券范围及折算率。

而作为放大杠杆的利器,在证监会三令五申“禁伞令”后,伞形信托目前也面临大面积叫停

南部某信托公司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表示,近两周以来,我们几乎没有新的伞形信托落地。国民信托证券投资部门相关人士披露,该公司已经收到与之合作多家券商的通知,不允许新开设伞形信托账户,也不允许新设主账户旗下的子单元。东部沿海某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业务部门负责人称,“大券商对‘禁伞’要求执行得尤为严格,中小券商也亦步亦趋。开设新伞已经没有商量余地”。

即便是对存量合同采用增速子单元来规避监管的伞形信托,抬升伞形信托子单元设立门槛是业内公司的一致选择。比如,把此前100万元、300万元的门槛提高至500万元,甚至1000万元——也就是信托公司普遍开始甄选大客户,不愿接受净值较低的客户。

受此影响,银行方面也主动收缩杠杆,放款越发谨慎,流程耗时也更长了,伞形配资利率水涨船高也在所难免。

据悉,在伞形信托风生水起之时,全套配资成本基本在8.1%-8.2%之间,个别情况下甚至可以低至8%以下。但如今,伞形配资全套配资成本在8.4%以上,也不再存在讨价还价的空间。而一些与信托合作的券商或银行甚至提出要求,保证新增子单元不接入某知名行情公司的分仓系统。

博览研究员提请注意,目前伞形信托的规模大约在5000亿元左右,其新增业务受到的抑制以及存量业务到期之后面临的清理,都会对两融降速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总结

股市是炒预期的市场,当预期偏向谨慎,即便场外钱再多,也无法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而博览研究员注意到,在5月5日的大跌之后,有不少市场人士已在提示防范2007年的“5·30惨案”重演。

博览研究员认为,当前机构再度开始回顾这一历史惨案并且高度关注监管层是否会有类似政策出炉——比如,长江证券5月4日称三季度可能上调印花税,虽然有传言称证监会已约谈了散布印花税传言的机构,要求其“谨言慎行”,但市场的恐慌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这必然已给中短线行情蒙上巨大的阴影。

虽然监管引发的调整不会影响市场长期上涨趋势,但对比96与07年情况看,市场均在短期出现20%以上急跌,因此目前时点并不建议盲目抄底,可待市场进一步回调后再次全面介入。

关注《玩转分级B》微信号:jijinB 更多精彩资讯等着你!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