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来的“小”书记


个子虽小、理想却很大,皮肤黝黑、心里却满满都是正能量。“在联合村,我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也就是用脚丈量村情、用心倾听民声,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为老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贵州省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驻六枝特区新窑镇联合村第一书记潘兴成用简短的话语,对他驻村一年多的工作作了总结。

这位年龄只有28岁的“小”书记,用行动诠释了青年干部所具有的精力充沛、年富力强、热情高、有闯劲,并把责任和担当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为群众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

“第一眼见到他,我心里想,这就是个娃娃嘛,他能办成什么事哟,估计下来玩几天就走了。”谈到当初对潘兴成的第一印象,联合村村支书陈兴祥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接下来潘兴成做的事让他另眼相看。

2014年2月,潘兴成怀着到基层学习锻炼的想法,向省教育厅主动申请来到联合村。初来乍到,什么都不会,他跟着村支两委干部同吃同住,走农户,串农家,了解乡情,学习工作方法。凭着苗家汉子特有的拼劲,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走访了留守儿童181名,空巢老人96位,贫困党员7人,调研合作社和小微企业32次,配合村委开展精准扶贫统计、信访维稳、计生检查、禁毒排查、森林防火、收缴低保医保、劳动力调查、远程教育、道路安全检查、协调解决矛盾纠纷、 9+3教育宣传、征兵宣传等工作。

联合村四角田小学是该村唯一的村小,400多名师生挤在仅有1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里,教室里的书桌破旧不堪,活动场所只是一个简易、地面凹凸不平的篮球场,破旧的厕所连灯也没有。

2013年,上一任驻村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积极与省教育厅对接,准备增加学校教育设施,改善教学环境,但由于驻村时间已满,准备工作才开了个头,学校扩建的任务就落到了潘兴成的肩上。因此,一到村里,潘兴成就主动对接省教育厅等相关单位,积极落实扩建资金460万元,在原校址基础上扩建。

“原以为上一任驻村干部走后,扩建学校的事就不会有进展了,还好潘老师来了,这个项目才得以落实,不仅帮我们建起了教学楼,还安装了光纤,学生还可以通过‘班班通’了解外面的世界,学到更多的知识,真的非常感谢潘老师,如果不是他,学生们只能在以前的老教学楼上课。”四角田小学校长陈颇说。

记者走进新建的四层新教学楼,400套崭新的桌椅摆放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这些桌椅质量非常好,不要说是我们村,就连镇里的小学也没有这样好质量的。”陈颇自豪地说。

陈颇告诉记者,学校9月7日正式开学,目前只有操场的平场、打磨还没有完成。

联合村有15个自然村寨,1197户就有396户贫困户,面对这一现状,潘兴成积极调查,制定了村级发展方案和《六枝特区新窑镇联合村电子商务服务点运营策划书》,为进一步改变农村贫困面貌绘就了新蓝图。

“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5500元,村集体经济积累也只有60000元,要想发展起来,先要完善基础设施,还要找好项目,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潘兴成说干就干,与村支两委一同努力,协调到36万元道路亮化工程建设资金,在主干道修建100盏太阳能灯,辐射6个村民组。

联合村干部不懂电脑,传文件问信息,还需要打电话和骑摩托车到镇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潘兴成主动协调电信部门,今年把光纤牵进了村子,并手把手教会了村干部们用电脑,制图、制表、写文件。

“潘老师教我学会用电脑,查阅资料和接收信息真方便。”联合村民兵连长陈胜高兴地说。潘兴成还争取了40万元,计划将联合村打造成网络信息村,目前,项目已完成,全村30户农家都用上了光纤。

潘兴成从稚嫩“小孩”到成熟干部的转变,从办公室到农户家,每一次挑灯夜谈的场景,每一件实事的落实,都让陈兴祥不敢“小瞧”他,同时也让村里的群众对他称赞有佳。

“现在我打算把引进的4000亩茶叶项目做好,让村民富起来,让村集体壮大起来。”潘兴成说,结合“三变”工作,动员村民流转土地种茶园,让老百姓不但能领股金,还可以在茶叶基地里打工领工资。

下一步,潘兴成还打算整治村容村貌,努力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利用便捷的交通和秀美的旅游资源,把联合村的旅游业发展起来;利用网络把丰富的农产品外销出去,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我要和村支两委共同带领群众致富,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联合村的未来必将大放异彩。”潘兴成在脑海中勾画着未来的发展蓝图。

作者: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