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协合风电注册国内首单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风电融资期待金融创新

记者从协合新能源集团了解到,其子公司协合风电投资有限公司日前成功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国内首单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成为银行间市场和国内市场首单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

在业内看来,这一尝试有利于为风电项目拓宽融资渠道,也实现了通过金融创新服务风电产业的目的。

开创融资新模式

主承销商国开行方面称,协合风电本次注册金额5亿元,预计首期发行金额2亿元,期限为3年,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绿色项目,包括3个光伏项目和2个风电项目。

协合风电透露,募集资金投向项目要被认定为“绿色项目”,需遵循特定的标准,由权威第三方进行鉴证。为此,协合风电聘请毕马威对本期债务融资工具进行了发行前认证,根据鉴证报告的结论,5个项目全部符合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的要求。

对此,一直引领国内绿色信贷潮流的浦发银行相关人士认为,这为以风电为代表的绿色项目提供了融资渠道,打破了信贷渠道的一些局限性,同时将引领更多的绿色渠道创新,包括股权融资、基金等;其次,解决了企业和银行的期限错配问题,明显提升了银行中长期项目投放绿色信贷的能力;再次,通过贴息等各种各样的安排,绿色债券的融资成本将来可能会比普通债券更低;此外,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资产类别。

据介绍,银行负债一般只有六个月左右的期限,相比之下,绿色债券期限更长,甚至可长达十年之久,因此更适合支持一些中长期的绿色项目,这与风电行业融资周期长的特点正好吻合。

风电融资难题显现

据记者了解,目前建设一个10万千瓦的风电场,需投资大约7-7.5亿元,设备投入占一半略多,收回全部投资需要8年左右时间。

有风电运营企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风电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资金需求大、建设期短、融资周期长的特点。由于融资额大,导致年度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对企业来说是个长期的沉重的财务负担。

目前,在风电行业,一般是以项目公司作为融资主体,项目的融资额、融资结构的设计均与项目本身的资产价值以及未来净现金流量紧密联系。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去年,龙源海安蒋家沙项目、大唐国信江苏滨海项目,两个项目的装机量均为300兆瓦,融资额均高达8.5亿美元。

“随着越来越多民营及中小型企业加入到风电开发的热潮,风电行业的融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些中小型投资商得不到足够的金融支持,面临着重主体、轻债项;重历史、轻预期;强制资本金比例;项目融资品种单一等融资难题。”一家知名风电整机商相关负责人称。

“股市融资是直接融资的主渠道,但由于发行新股环节多要求高,只有少数企业有机会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融资。很多中小型开发商很难具备上市资格。”一位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间接融资的来源渠道主要是各类商业银行,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对象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由于其信贷范围有限,对企业借贷的要求较高,中小型开发商也难以达到银行设定的信贷融资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国际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为绿色产业融资的债务工具,代表了可持续发展项目调集资金的一种创新方式。风电行业也纷纷运用这一金融创新助推产业发展。2015年,风电巨头维斯塔斯发行了5亿欧元绿色债券,全部投向再生能源领域。

2015年7月,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中国银行、德意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在海外完成了3亿美元绿色债券的发行,获得了来自全球66个机构投资者账户近5倍的超额认购,成为全球首单中资企业绿色债券。债券发行不仅为金风科技成功打开了海外债券市场融资渠道,与全球固定收益投资者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也成为金风科技实现资本国际化的一大创新举措。

引导多种金融创新

201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版)》,标志着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正式启动。

在业内看来,绿色债券为风电融资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它将引领金融创新,其示范意义更值得关注。

浙江某风电开发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若希望通过绿色债券的形式实现风电项目融资也并非易事,这必须遵循严格的原则,比如,项目要符合转化率及衰减率等技术标准、项目环境影响评估及批复、污染防治和控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风险分析等多方面的评估和筛选;对募集资金实施单独管理,专款专用;此外,还要遵守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等。

“绿色债券只是一种金融创新,我们希望有各种各样的金融创新,来不断地拓宽我们中小型开发商的融资渠道。只有融资渠道足够多,才可能找到适合项目和适合我们企业的。”该负责人称。

据了解,近来,风电行业也在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的项目融资方式、发挥CDM项目在风电项目融资中的作用、探索BOT模式等,进行着多种尝试和创新。

还有业内人士建议,可以把在风电项目产业链中的上下游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式关系和各自融资特点设定融资方案,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相关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整体竞争力。通过全产业链的独特模式,发挥其融资优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