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中国青年报全媒体协调中心副主任刘世昕:跑口审计的那些年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跑口审计的那些年”。

看了刚才审计署制作播放的《跑口审计的媒体亲们》这个视频,我很感慨并感动。没想到在采访对象的眼中,我们是这个样子——新闻民工也戴上了颜值与思想的光环。

非常感谢审计署新闻处的同事在我们工作的时候悄悄地记录下这些细节,让我们有机会当一次故事的主角。今天回看那些场景,和审计人一起书写审计故事的每一段时光都令人百感交集。

更令人感动的是,审计署把近年来我们采写的文章集结成这本50万字的国家审计案例故事,把媒体对国家审计的记录与观察进行了全面呈现。

这既是对媒体人最正向的激励,让我们感觉到作为一名联系审计的媒体人,真的在这个时代与审计同行;也是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平时疲于奔命,难得有时间进行沉淀与思考,这本案例故事让我们有机会学习同行怎么讲故事,也能透过同行的稿件,更多地了解审计。

我负责联系审计署已经有十二三个年头,这期间,审计署的办公地点也有了辗转迁移。感谢审计署这些年的不离不弃,创造了很多一线采访的机会,从2008年汶川地震的跟踪审计,到2011年的地方债务审计,再到近年来的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很多审计重点工作,审计署都以开放的胸怀邀请我们一起见证,让我们有机会了解一个个公告、一个个数据,一起起违法违规问题线索、一只只老虎苍蝇背后的细节。

当我们为审计人员智慧地寻找到案件线索拍手叫绝的时候,也常常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

中国青年报非常有幸有多篇文章被这本案例故事收集。今天,我也想在这里跟各位领导、同行分享我们采写这些故事背后的故事。

为了保护审计人员,几乎所有稿件中审计人员都用了化名,甚至就统称为审计人员。在采访时也常常就在采访本上把他们标注为M先生,Z先生。

现在重新读起这些故事,很多采访对象,我已经忘记他们的名字,但他们故事中的很多细节我依然记忆犹新,依然打动着我。

跑审计署时间稍微长一点的同行应该还记得,2010的大年三十,审计署发出了一篇重磅的审计公告,那是审计署对京沪高铁三年跟踪审计的第一份公告,其中点出的招标中的种种问题令人瞠目结舌。

从那一刻起,我就想要是能采访到幕后故事该多好。可同时自己也在打退堂鼓,自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采访。当时,铁老大的形象与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几乎见不到任何负面报道。再有,审计公告中的一些细节其实已经将问题指向了原铁道部的高层。

当公告发到第二份的时候,一件出人意料但似乎又有其必然性的事情发生了:时任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被双规,再后来,该案进入司法程序,2013年7月刘志军被判死缓。

各种文件都透露了这样的信息,刘志军案件线索来源于京沪高铁跟踪审计,但究竟是怎样查出来的,一直是谜一样的存在。

2013年底,审计署新闻处向记者征求意见,希望了解如何协助记者更好地做好审计署的信息公开工作。我当时半开玩笑地说,如果能够采写京沪高铁的审计过程,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公开案例。没想到的是,新闻处的同志给我的答复是,只要是审计署已经公告的移送案件都可以采访。

我开始还有些不相信。但没想到的是,当我正式提出采访京沪高铁审计的申请时,他们居然“接招”了。真应验了那句流行的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在我提出采访申请后很短的时间内,新闻处就紧锣密鼓地替我联系好了京沪高铁审计中的关键人物。效率之高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对我来说,或许就是拿到被采访对象电话这样简单的一个环节。但对审计署经办同志来说,要付出的或许是很多道严格的报批程序努力。京沪高铁审计涉及不同的司、特派办,分管业务和公开的领导也不相同,短短两天功夫就联系好采访只能说明,他们的支持不是嘴上功夫,而是实实在在落在行动上。

我迫不及待拨响了那位审计人员电话时已经是那一年的12月30日。电话那头,这位审计人员说,他刚刚买了12月31日的票准备回家,已经60多天没有回家了,但如果我坚持,他也可以马上来北京,毕竟工作更重要。

已经离家两个多月,但如果工作需要还可以继续出差,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难以想象,感谢这位审计人把接受采访也看做是很重要的工作。素未谋面的L先生已经让我很感动。

而当我在201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见到他时,有些小小的惊讶,找到刘志军与丁书苗案件蛛丝马迹的居然是一个腼腆的80后小伙子。他身材中等,其貌不扬,离虎胆英雄的形象差了十万八千里。

在整整一个下午的采访中,我被那些审计中离奇的细节所吸引。事实上,要是没有审计人员敏锐地发现蛛丝马迹,没有他们智慧地周璇,或者是锲而不舍地追问,或是面对强大势力的坚韧,高铁建设中的黑幕是不会揭开的。

采访中,我也穿插着问这位审计人员,家里人知道他干了这么个大活儿吗?他说,因为纪律的原因,他从不跟家里人讲案子,直到今天,家里人都不知道,他作为一个主要成员参与团队工作,共同揭开了高铁招标中的黑幕。当然,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家里人为他担心。

他还说,在家人面前没有什么好炫耀的,只是会觉得一年300多天在外出差的日子,有些愧对家人。

那天一直采访到很晚,当我们在东四十条地铁站告别时,他指着旁边的一栋大楼说,我曾经来过这里,但是没有上去。丁书苗的办公室就在上面,他说自己其实也很好奇这样的一个帝国究竟是什么样。他说着就走进了地铁的人群中,转眼就消失了,真的只是茫茫人海中普普通通的一个人。我已经记不起他的名字,但他的故事我永远记得。

那一刻我感慨万千,替我们看着国家钱袋子的人,他们是那样的普通,又不平凡。在那一瞬间,我真的觉得挖掘一个违法违规问题采访线索并不是最主要的,我更愿意记录的是他们的故事。

2015年,在审计署的大力支持下,我所在的中国青年报组织了一个有10余名骨干记者参与的报道组,对近年来审计发现的重大案件进行深入采访报道。

这是我们第一次派出如此大规模的报道团队对一个部门的工作进行报道。

没想到,第一次的合作对象居然是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的审计署;没想到,与账本打交道的“高冷”的审计人员对我们这些门外汉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后来,我体会,审计署能以一个公开的姿态与我们合作,一起讲审计故事,一方面是为了打开一扇窗户,让公众了解审计署,了解那些大案要案背后智慧与阴谋的较量;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公开这些案例,起到警示的作用。

尽管此前我联系审计署已经很长时间,但说句老实话,在做这组审计故事之前,对那些一线的审计人员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其实,也很好奇,一本本账本、一麻袋一麻袋票据怎么就能成了案件线索,怎么就能折射体制制度中的漏洞。

但这组报道下来,不仅我个人,我们整个报道团队的同事,都真真实实地了解了一群审计人。我的同事们给我的反馈是,真没想到他们的日子是与家人聚少离多的,真没想到,小案子里他们也能揭开大案件。

我的一位同事,好不容易约好一位审计人员在重庆见面,但临时要到重庆那天,这位审计人员告诉他说,自己马上有任务,可否请我们这位同事坐最早班的飞机去重庆与他见面。我的同事到了重庆后,马不停蹄地开始采访。这位审计人员一边接受采访,一边还有很多事务在处理。采访结束时,这位审计人员说,他第二天一早有任务要去上海,可否早一些把稿件给他审定。他们约定的审稿时间大概是第二天一早的六点。

我们这位同事也算是业界有名的拼命三郎,但碰到审计大哥,也只能甘拜下风。

在我们这组报道中,大家觉得最困难的是,我们采访对象失踪了。确实,很多时候他们的工作或者有了突破,或者需要进一步调查,真的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今天或许才刚刚约会在这个城市见面,再进一步联系时,他们已经身不由己地去到另外的城市,去对相关问题线索开展延伸审计。

当然,我们采访这组报道的记者也都痛并快乐着。痛就是刚才说的,采访对象又丢了,或者我们要小跑才能跟上他们节奏,快乐的是,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被审计中那些曲折的故事情节所打动,每个人采访回来都拍手叫绝。

大概所有记者碰到一个精彩的故事都会很兴奋,很有成就感。

采访云南双百院长案的记者,第一个揭秘了该院长落马源于审计发现其女儿与医院的关联交易;采访华北空管局案件的记者,被当时涉案人员叫嚣“你们敢让审计署来查我们,我就敢让南航的飞机飞不起来”的豪言震惊,当然后来,这句话爆红网络,很多评论为审计人员点赞;还有一个案子,采访前,记者不太了解,说8毛钱的疫苗案有什么可写的,后来发现,原来虾米也能挣出几千万元的回扣。

从每篇报道之后,我们追踪的舆情来看,几乎所有的舆论都在为审计人员点赞,很多读者表示,审计神秘的面纱揭开了,大家对审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更重要的一类舆情信息是,每一篇文章都会引发公众,甚至是学界对这个领域制度问题的热议和讨论。公众除了关注案件本身外,也很关注、也更愿意讨论案件背后的制度原因。这也是我们没有想到的。这也契合了审计工作的初衷,不仅要亮剑腐败,更要做改革的催化剂。

这组报道发出之后,来找茬的人也不少。可纠缠来纠缠去,来找茬的人除了抱怨几句为什么要揭他们的伤疤外,没有一篇文章被挑出问题,不仅事实准确,甚至连文字都没有瑕疵。来找茬的人不知道,这一组文章中的每一篇都经过五六道的事实审核程序,被采访的审计人员看,新闻处看,办公厅的领导看,分管业务的司局领导看,分管的审计长看,有的甚至反复来回好几次,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细节都要确保真实准确,文字要反复打磨,要站得住脚、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历史和法律法规的检验。这个过程中,也非常感谢审计署的领导和同志们,对我们记者文字的尊重。

另外,除了后续的反复打磨外,我们每一篇稿件采访之前都会有一个小型的研讨会,研讨每一个案例采写的价值,典型意义是什么,对社会要起到什么样影响。我接触过的审计署的几位领导都反复强调,做典型案例的报道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不是为了戳伤疤,不是撕裂社会,而是要展示党中央、国务院实事求是和勇于直面并解决问题的魄力及勇气,要对社会起到警示作用,惩恶扬善,呼吁健全和完善制度。

我总是开玩笑地跟他们说,你们是以对审计报告的态度对待我们的文章,大大保障了报道的质量。

这一组报道发出来之后,有一些同行私下问说,你们跟审计署有什么特殊关系,怎么给你们那么多硬通货。其实,真没有!

如果说非有什么关系的话,就是审计署重视我们提出的每一个采访需求,几乎是有问必答。审计署宣传和公开部门就是媒体连接审计署的重要纽带,在这几年与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几乎就是365*24小时的在线响应。

我体会,他们能做到这样的响应,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对记者的需求、社会的关切不回避;其次是审计署清晰地定位了与媒体的关系——服务媒体、善待媒体。

有一次,我在电梯里偶遇了刘家义审计长。很意外,审计长对我们的工作非常熟悉,也很了解。他特别认真地与我分享了他的“新闻观”,他说,他曾与新闻处多次强调,要有公开的姿态,审计署要站到信息公开的前台,不藏着掖着,能公开就要悉数公开;另外,在与媒体的关系上,一定要尊重记者,服务记者。

今天,借审计署的年会,我也想向一直以来支持我们的审计人员道一声感谢,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也祝和我们一直紧密战斗的新闻处的同事们新年少加班。期待在新的一年,我们友谊的小船越划越远。

作者刘世昕:中国青年报全媒体协调中心副主任、高级记者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