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清明时节网上祭英魂: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仲春四月,又逢清明。清明的祭奠是一曲无言的哀歌,吟咏着那些不能忘却的纪念。

清明时节网上祭英魂: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漯河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为了漯河人民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先后有1000多位漯河儿女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最后长眠于祖国大地。他们当中有早在一九二六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以身殉国的将士;有在血雨腥风的白区惨遭杀害的地下工作者;有血染朝鲜战场的国际主义战士;有为保卫社会主义成果牺牲在对越反击战战场的战士;还有那些没有留下姓名和家庭地址的为解放漯河牺牲的无名英雄。他们是漯河人民的楷模,中华民族的精英,他们的事迹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漯河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们。

抗日忠烈——赵伊坪

清明时节网上祭英魂: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赵伊坪,河南省郾城人,出生于城区贫民之家。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3月牺牲,年仅29岁。

1926年12月,赵伊坪受党的委派,回到郾城开展农民运动。回到郾城后,赵伊坪创建了一所平民小学,以教书作掩护开展工作;他还深入到乡村,发动和开展农民运动,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成立农民协会;创办《扶轮》刊物,宣传革命道理;组织新剧团,自编自演有教育意义的文艺节目;为配合北伐军进军河南和农民运动的发展,在地方党组织领导下,他冒着生命危险,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扩大农民协会,组织农民武装。农民协会发展到十多个区乡,农民武装高达1700余人。

1939年3月,赵伊坪所在的中共鲁西区党委机关同八路军129师先遣队向茌平、博平地区挺进,5日清晨在茌平琉璃寺一带与日军遭遇,面对突然出现的险情,赵伊坪率先跃马冲入敌阵,和日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战斗中,赵伊坪中弹负伤,坠马落地,不慎丢失眼镜,由于他高度近视而行动困难,不幸被日军所俘。日军把他捆在一棵枣树上,施尽酷刑。赵伊坪宁死不屈,怒斥日军种种罪行。日军恼羞成怒,把汽油泼在赵伊坪身上,而后放火点燃。赵伊坪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全国解放后,赵伊坪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86年9月,赵伊坪烈士的家乡郾城人民为赵伊坪烈士在郾城县烈士陵园树立纪念碑,宋任穷为纪念碑题字。1996年4月,经上级有关部门的批准,郾城县将“北街小学”改名为“伊坪小学”,并在学校设立“伊坪书屋”,该校还被郾城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坚定的共产党员——谷迁乔

清明时节网上祭英魂: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谷迁乔,1902年12月31日出生于河南省临颍县城北七里头村。1932年8月20日在开封被敌人杀害,年仅30岁。

国共两党合作期间,谷迁乔以秘密党员的身份担任国民党临颍县党部宣传部长;他一面在县党部利用合法身份进行革命工作,一面组织学生进行宣传、游行、示威和抗议旧政府的政治活动。党的“八七”会议以后,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把10月10日定为全省总暴动日。谷迁乔根据省委指示精神,在临颍积极进行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建立农村党支部,组织农民协会。谷迁乔活动于西华县的岗张、白庄,临颍县的黄连城、夏城、程庄,郾城县的吕家村等地,发动农民向土豪劣绅进行斗争。经过努力工作,临颍县东南区和西南区相继建立农会13个,农会会员发展到5500多人。

谷迁乔领导的革命运动逐步高涨,被国民党视为眼中钉,敌人缉拿他的风声也越来越紧,但每次都在群众的掩护下化险为夷;敌人又把目光移向了他的家人,他接连两次被抄家,父亲被抓走,差点死在牢房里。谷迁乔就是在这样的恐怖岁月里,在临颍这块土地上,埋下了革命的种子,点燃了斗争的火焰。

1931年谷迁乔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 顽强斗争。他和蒋明华(省委秘书长)等同志秘密地把政治犯组织起来,成立了“难友会”、“党团干事会”。谷迁乔被选为“党团干事会”书记,领导难友积极开展狱中斗争。开始谷迁乔只是因嫌被捕,后来因叛徒告密,谷迁乔身份暴露。

10月,他被转押到开封河南省第一监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严守党的秘密,他和省委书记吉国桢、妇女干部杨思萍、团省委书记王立纲等14人于1932年8月20日在开封被敌人杀害,年仅30岁。

1943年,中共“七大”期间,追认谷迁乔为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沈东平

清明时节网上祭英魂: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沈东平,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舞阳县林庄村一个贫农家庭。1938年7月29日在睢县马路村口与日本侵略军作战中壮烈殉国,时年33岁。

1938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豫东特委根据党中央和省委指示将工作重点由一般的抗日救亡运动转为武装斗争,并在西华组建“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沈东平任参谋长。

当年7月下旬,沈东平率领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转战豫东平原。当部队行至太康县转楼时,沈东平获悉一部分日军押大车数辆,出城给驻城南河堤岭的日军据点运送弹药和给养,沈东平决定打一个伏击战,夺取敌人辎重。但遭到盘踞在河堤岭据点的日伪兵的增援,将沈东平及17名战士困于楼上。18名勇士浴血奋战,毫不畏缩,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消灭敌人几十名。

下午,日军见久攻不下,伤亡惨重,竟残忍地发射了燃烧弹,堂楼被击中。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沈东平要求战士们立即撤退,战士们含着眼泪正要往楼下冲,沈东平突然倒下了,鲜血从他的腹部涌出,战士们转身又回到他的身边,他又严厉地命令战士下楼,就在这时,他最后又向敌人扔出了一颗手榴弹,自己却倒在了烈火之中。

特等功臣——葛洪臣

清明时节网上祭英魂: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葛洪臣,出生于河南省临颍县台陈乡王曲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51年4月,葛洪臣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首批抵达朝鲜。1952年10月19日,志愿军向敌人阵地发起了大规模的反击战。葛洪臣率领全排战士,在炮火的掩护下,向北山四号阵地勇猛冲杀,10分钟后就全部占领了四号阵地,毙伤守敌20余人,其他敌人慌忙向山下逃窜。

第二天下午2时,敌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以两个加强连的兵力,对这个连的主峰阵地发动了疯狂攻击。葛洪臣在反击敌人的激烈战斗中,腹部不幸中弹,肠子顺着伤口直往外流,痛得几乎昏了过去。为了鼓励大家,他咬着牙,把流出的肠子塞回腹内,用纱布捆好,继续指挥战斗,和同志们一起打退了敌人9次冲锋。最后,阵地上只剩他一个人,帽子打飞了,棉衣开了花,身上又多处负伤,但他还英勇地击退了敌人一个排的两次反扑。敌人又从四面围来,葛洪臣猛地扑向敌群,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后,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为葛洪臣记了特等功,并追认他为“二级战斗英雄”。

战斗英雄——李海欣

清明时节网上祭英魂: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李海欣,1962年出生于河南省临颍县王孟乡坟台村一个农民家庭。 1983年10月,李海欣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份,他所在的部队接到了开赴西南前线的命令。临行之际,他向党递交了一份决心书,他向党表示:当您需要的时候,我愿把一切献给您,在我坚守的阵地上,决不让敌人侵占一寸。

1984年6月17日,李海欣奉命率14名战士坚守142高地,这个高地 ,三面受敌,离敌人阵地仅有二百多米。送饭吃水要通过越军四道火力封锁线。有时他们一天只吃一顿饭,两天喝不上一口水,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李海欣把安全让给战友,把危险留给自己。建党节那天,他带领全排战友向党宣誓:请党放心,一定要牢牢守住阵地。7月12日,越军一个加强营偷袭142高地。由于战士们的顽强拼搏,敌人偷袭不成,转入强攻,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他们兵分三路向142高地包抄过来。李海欣带领战士与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战斗,敌人的嚣张气焰被压了下去。就在这时,李海欣左胸中弹,但他强忍剧痛,向另一颗定向地雷的发火点爬去,“轰”的一声巨响,又一颗定向地雷在敌群中开了花。九班长杨国跃赶来为他包扎,他让转告全排同志: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决不准后退半步!决不能给祖国丢脸!他还嘱咐战友把他的手表交给党组织作为最后一次党费。就在他向战友交代任务的时候,他发现左侧有敌人向阵地动,便推开杨国跃,双手抠着泥土,吃力地向第三颗定向地雷爬去,又引爆了一颗定向地雷。正在这时,敌人投来的炸药包在李海欣身边爆炸了。李海欣光荣地牺牲在老山前线142高地上,年仅22岁。

1984年9月4日,中央军委授予李海欣“战斗英雄”称号,把142高地命名为“李海欣高地”。9月14日,中共临颍县委、县政府、县武警部联合向全县人民发出了向李海欣学习的通知,临颍县政府把坟台村小学命名为“李海欣小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