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是如何炼成的?揭秘火箭军导弹发射先锋连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是如何炼成的?揭秘火箭军导弹发射先锋连
导弹发射瞬间。宋远高 摄

一提起火箭军,总会被外界自动添加“神秘”光环。他们除了罕见的惊鸿“亮剑”,其他时候大多隐藏在深山密林中,踪迹难寻。尽管外界对这支部队的作战能力有诸多天马行空的猜测,可大多并未一睹真容。近日,南都记者走进火箭军某旅营区,近距离直击“导弹发射先锋连”日常训练,揭秘这个声名赫赫的连队如何磨砺“大国长剑”。

西北戈壁挖导弹潜能、东北密林赢红蓝对抗

据了解,“导弹发射先锋连”是火箭军某旅发射三连,组建以来,连队两次参加军事威慑行动,先后执行10余项重大演训任务,3次参加首都阅兵,成功发射导弹20余发。

2014年,面对军委首长的随机抽点考核,先锋连官兵从容应对,点穴式精准命中目标,圆满实现“指哪打哪”的战略意图。2016年,先锋连官兵在西北戈壁执行挖掘武器极限潜能的任务。5天内,先后两发导弹成功点火,精确命中靶标,用数据将武器的作战效能提高了不少。2017年,先锋连官兵在东北密林,连续4次转换部署、成功处置20多起大小特情、快速机动上百公里,成为这次红蓝对抗演练十几支队伍中唯一一支获胜的红军部队。

连队在担负战备值班艰巨任务的同时,持续锻造“随时能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的核心能力,被中央军委授予“导弹发射先锋连”荣誉称号。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是如何炼成的?揭秘火箭军导弹发射先锋连
着眼复杂电磁环境下,提高导弹火力打击能力。陈平 摄

深夜行车转载 火箭军打仗不光是按“按钮”

6月上旬一天深夜,偌大的营区内一片寂静,黑漆漆的特装车库里一阵发动机的低鸣和口令从夜幕中传来。这是“导弹发射先锋连”的官兵们在组织常规的夜间训练。他们要借助穿戴装备上的一点点微光,在十几分钟内完成车辆装载。为了确保隐蔽性,很多时候火箭军的行军都要借助夜色的掩护进行。这些特装驾驶员们早已适应了闭灯驾驶,轻车熟路地在战友的指引下,将笨重的特装车开上比车体还要窄上10多厘米的装载平台。

随后的训练难度更大,夜间导弹交接转载、全防护条件下发射、中雨条件下发射训练同时展开。连队官兵首先要摸黑指挥吊车将导弹从运输车转载到发射车的发射架上,这些威力巨大的“钢铁长剑”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转载“上膛”才能发挥战斗力,偏偏一个个都是“宝贝疙瘩”,磕不得碰不得。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是如何炼成的?揭秘火箭军导弹发射先锋连
暗夜条件下,创新利用荧光手套进行导弹交接转载。陈平 摄

连长王旭告诉记者,以前这样的转载大多靠经验判断,时间长、精度低、导弹晃动起来还容易导致磕碰,甚至对官兵造成危险。在大量的训练中,连队骨干总结出一套方法,通过计算吊臂的长度、车辆宽度、导弹重心和吊臂重心等参数,固定车辆左右距离、前后距离。车辆停放到位以后,就可以直接完成导弹起吊。

“既减少了人为判断角度的环节,又提高了精准度和速度,不仅基本实现零误差,转载时间还能比原来缩短60%以上,极大提高了连续发射能力。”王旭说。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是如何炼成的?揭秘火箭军导弹发射先锋连
在中雨、强光等复杂困难条件下组织实弹发射训练。陈平 摄

高温全防护呼吸困难 50多个按钮闭眼操作

在夜训的另一侧场地,几个身穿防护服、头戴防毒面具的战士已经开始了导弹发射准备。南都记者借助他们头上的微光夜视器材发现,一些跑动比较多的战士,面具防护镜上已经起了一层薄雾。

一般在南方三四十摄氏度的湿热环境下,穿全防护跑两圈就容易出汗、呼吸困难,密封的防毒面具里会积下一些汗水,糊在脸上很难受,最重要的是还会生成雾气贴在护目镜上,遮挡视线。

班长胡俊介绍,这样的训练是为了模拟在未来的战场上,遭敌方化学武器袭击。这样的模拟就是他们日常训练的常态,最长时候有过连续穿着全防护训练近5个小时。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是如何炼成的?揭秘火箭军导弹发射先锋连
“急、难、险、恶”等实战条件下,全方位锤炼应对未来战场的技战术能力。

对火箭军官兵不了解的人,可能认为他们只需按几个按钮,就能把导弹发射出去,但事实远非如此。

胡俊说,为了保证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精准操作,连队的操作号手们都要能做到蒙眼操作面板上的50多个按钮,甚至像这样穿着全防护服戴手套,在操作不便、难以视物的条件下完成面板的操作。

雨水故障都不是事,神速瞄准“指哪打哪”

在一旁的训练场上,顶棚上的模拟“雨水”已劈头盖脸“砸”了下来。雨水虽然驱走了穿防护服的炎热,但却加重了湿气,护目镜上的雾气、雨水,使得官兵们视物更加困难。

南都记者发现,在这样的条件下,两名号手在瞄准仪器前操作了不到一分钟,就报告瞄准上了。看清眼前的物体都很困难,他们又是怎么瞄准的?

有着丰富瞄准经验的二级军士长王光庭告诉南都记者,这样的中雨发射训练,他就曾实际遇到过。那天雨一直下,瞄准设备由于被雨幕遮挡,在反射时产生折射,成像微弱。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王班长迅速判断了情况,找到了瞄准位置,确保了发射任务顺利完成。

惊人的技能来源于大量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在一次营级竞赛中,三连的装备突然出现电缆故障。当时考核转弹瞄准科目,规定时间只有两分钟,完不成就遭淘汰。在其他连队都已经开始操作时,三连的战士们却还在处置故障,看得一旁的营长教导员直皱眉头。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是如何炼成的?揭秘火箭军导弹发射先锋连
“发射先锋架比武”战鼓争鸣,瞬间打响。

一分多钟后,“导弹发射先锋连”战士们迅速处置好了故障,只花了20秒左右就完成了瞄准,打破了营纪录。

超极限练战 确保“长剑出鞘 例无虚发”

晚上10点,“导弹发射先锋连”的夜训仍在继续。而南都记者了解到,这种夜训对他们而言有如“家常便饭”。一旦火箭军官兵在野外执行多波次发射任务时,有可能2到3天只能睡3到4个小时。

为了让官兵们适应夜训这种作息,连队每周都会有例行安排,基本上要训练到凌晨两三点钟。此外,他们还要开展“生理等效”训练,在负重跑步行军5公里之后进行发射训练,模拟极限条件下的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生理反应。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是如何炼成的?揭秘火箭军导弹发射先锋连
野外驻训,官兵个个斗志昂扬,官兵争当以先锋为荣。陈平 摄

王旭表示,由于火箭军的作战属于非接触式作战,面对未知的战场,连队加大了实战化训练的难度和强度,由原来的单纯实弹发射转换为现在的实战发射,只有在平时的训练中将战场设置得最难最强最复杂,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确保准时点火,给敌人以致命打击。

对于火箭军来说,战场的威胁可能来自于复杂的环境、危险的敌情,更有可能来自于自身操作号手的受伤减员。

二级军士长左小山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连队在参加一次旅级合成训练时,有一位瞄准号手意外负伤,导致整个发射单元退出发射,这件事给连队带来很大触动。从那以后,连队就提出了关键岗位号手必须“一专多能”的要求。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是如何炼成的?揭秘火箭军导弹发射先锋连
左小山。商殿 摄

近年来,连队全面推开“全能号手”的训练和士官指挥长的训练。“全能号手”需掌握哪些技能?南都记者了解到,所有发射单元岗位的理论和操作,他们都要掌握,才能处理一般的特情。经过连队的发展、经验的积累,连里具备特装驾驶、瞄准、测发控等所有岗位操作技术的“全能号手”,已经占到发射单元的三分之一左右,比其他一个营的“全能号手”还要多。

与此同时,连队培养合格“全能号手”的速度也从以前的两年缩短到两个月。加上部分士官能够担任发射单元指挥长这样比较重要的岗位,即使在战伤减员的情况下,这个连队最少也只需3个人就能完成整个导弹发射任务。

采写:南都记者 莫倩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