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孩子总是吃零食不吃饭,奶奶心疼跑着喂,你能Hold住场吗?

孩子总是吃零食不吃饭,奶奶心疼跑着喂,你能Hold住场吗?

文:水亦田

一次家庭聚会,兜兜和丫丫两姐妹许久不见,画画、躲猫猫玩得起劲,还没折腾够半小时就过去了,全部人员到齐并起菜落座,两个小家伙废寝忘食不愿坐下。

丫丫妈自顾自的坐下吃饭并一遍一遍催促:“丫丫,先过来吃饭吧?再不吃大家就吃完了。吃完你再画多好呢?”

太客气倒成了央求,丫丫哼哼唧唧的拒绝,态度却是理直气壮,半晌不肯放下纸笔。

我没有用任何可商榷的语气,果断宣布:“兜兜过来坐在妈妈旁边,现在是吃饭时间。”语气不容质疑,兜兜迅速过来坐下吃起来。

失去玩儿伴儿的丫丫不仅没跟过来反而在客厅抹起眼泪,爷爷奶奶开始各种哄、诱惑、商量、讨好似得语气不仅未能收效眼泪,反而愈发地加重丫丫的情绪,旷日持久的对峙表演绵延十几分钟。

问题出在哪里?

一个团队必须有一个HOLD住场的灵魂人物。

没有团队成员的协作不能凝聚形成合力;相反,没有一个意见领袖掌控节奏方向,团队很容易像无头苍蝇陷入混乱。各执一词或相互推诿变得那么没规矩。

家庭亦是一个team,必须有一个Hold住场的长辈充当意见领袖, 做好规划、掌控全局节奏。我想对丫丫爷爷、奶奶、妈妈说一句话:爱无条件,但是必须有原则!

孩子总是吃零食不吃饭,奶奶心疼跑着喂,你能Hold住场吗?

闹剧后的第二天兜兜邀请丫丫去她的姥姥家吃晚餐,我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在小区荡秋千、滑滑梯玩儿的不亦乐乎,你以为场面会难以控制吗?可是豆姥姥、姥爷做好饭,我只说了一句:“回家吃饭了!”毋庸置疑,两个孩子都乖乖的跟我回了家。

为什么团队的成员一样是兜兜和丫丫,但是两天时间执行力却天壤之别?

1、领导者位置缺失。

团队缺乏领导者,或者领导者缺乏领导力。小丫丫的绝食事件属于家庭教育中缺乏意见领袖。

丫丫哭了大家就都慌了手脚,该怎么管?谁去管?没有人可以Hold住场,爷爷说:“随她吧,不愿吃是不饿,等她什么时候饿了再让奶奶做给她吃。”

丫丫哭了十分钟之后我走过去对丫丫说:“你知道为什么兜兜可以乖乖过去吃饭吗?”

丫丫摇头。

“因为现在不吃饭就没有饭了,必须等到晚上6点全家再一起吃晚饭。”

“我可以吃零食!”丫丫显然是有备无患的。

“中间没有任何零食饮料,按计划下午我会带你们去外边玩儿健身器,要做很多运动,不吃饭你可能会没有力气。”

“我不去了!”

“计划不能变,只有你自己没有吃饭,我们其他人都准备好了,不能因为你自己取消计划;况且你不吃饭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你做饭,是你自己的责任对吗?”

这样不出两分钟,丫丫也小绵羊似得跟我坐到餐桌前。

意见领袖缺失会让团队成员无法预知事件的走势、无法推测可导致的结果,需要让成员明了、接受这个显而易见的预景,才会有执行力。

2、领导者意见不统一。

爷爷、奶奶、妈妈和我意见完全不统一,使得孩子有了可乘之机,钻了空子。他完全有理由认为谁的意见与她“想要的结果”一致就听谁的。

3、无原则的宽容致使成员无责任感。

孩子每次哭闹都会得到大人的宽容,长辈无原则的爱使得孩子对事件本身的正误性缺乏判断,对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责任感。更多的时候责任感被孩子极力追求的目的性所侵占。

孩子总是吃零食不吃饭,奶奶心疼跑着喂,你能Hold住场吗?

1882年法国心理学家林格曼做了一个“拔河”实验:当拔河的人数逐渐增加时,每个人所用的力量反而越来越少,并没达到力量累加的效果。团队合作时比每个人单打独斗时力量削弱1/4。产生这种现象,其实就是一个责任感的问题。当一个人在拔河时,他没有旁人可依赖,必定是竭尽全力的。当人数逐渐增加时,人的心理就发生变化:如果有别人在偷懒,自己偷点懒也就未尝不可,因为责任由大家共同分担;如果没有人偷懒,那这么多人在努力,自己稍稍松懈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反正不会影响到全局。这一现象称做“林格曼效应”,也叫“社会性逃逸”。就像一群人围观需要某个帮助的人,却很少人真正伸出援手一样。这是因为人一多,责任感就分散了,不由自主地产生“这么多人在,即使我不帮忙,也会有别人帮忙”的想法。

因此,在一个团队中必须有一个具备控制力的意见领袖,在一个家庭中必须有一个Hold住场的长辈把持方向,将各成员任务细化,设定清晰的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每人明确自己的责任义务,避免因“林格曼效应”出现1+1<2的现象。

水亦田:企业运营分析师,已出版《爱的微管理》管理育儿双料图书、昕悦竹音文化传媒工作室创办人、搜狐母婴金牌作者、百万博主、家庭教育撰稿人、80后二宝妈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