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2015年大学生就业情况披露 本科金融、大气专业就业率最高

记者 田文荟

昨天,江苏省教育厅微信发布了2015年江苏大学生就业地图。数据显示,2015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55.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省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6.7%,实现就业人数53.4万,还有1.8万名毕业生的“饭碗”没着落。

那么,扬州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怎么样?昨天,记者走访扬州多所高校发现,2016年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就业岗位需求有限,但不少企业为留住人才,也不惜提高薪资待遇。

大数据带你看懂

2015年大学生就业情况

A.就业率

我省2015年高校毕业生55.2万人

就业率:专科>本科>硕士

■解读:“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低,是因为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就业。”业内人士分析说,这种情况往往集中在城市户口生源当中,由于家庭条件较好,没有就业压力,致力于报考公务员、国企等条件优越的工作岗位。

事实上,研究生的就业率并不低,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待遇要求太高,专科生是比较好找工作的。相比之下,本科生和研究生考虑的因素更多,高不成低不就。

B.热门专业

研究生就业率较高的专业

■解读:“每个学历层次,培养人才类型不一样,所以热门专业也就不一样”业内人士表示,研究生侧重的是学术性、理论的研究,专科学历主要培养的是职业型人才,如化工、电子专业等等。

C.流向情况

■调查:“过去大学生毕业后喜欢往外跑,随着扬州跨江融合发展,从2013年开始,就业形势出现了拐点,出现了留扬就业大学生超过扬州籍毕业生数量的情况。”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企业用工需求在转变,越来越倾向于高素质的大学生,这意味着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经过去。

不难看出,薪酬是大学生找工作最看重的因素。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扬州高校大学生依然喜欢去苏南,毕竟薪资水平要高于苏北地区,以南邮通达学院为例,已经签约实习留扬州的学生大概50人,不少学生选择了南京、苏州等的企业。

D.易就业行业

吸纳毕业生人数前三的行业是:制造业10.5万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1万人,建筑业3.6万人。

■调查:记者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该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2015届相关专业毕业生在2014年年底就已被预订,“如今电商购物平台的崛起,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扬工院招就处负责人黄兴海告诉记者,为了培养针对性的人才,去年学校还特意开辟了电商“创新班”,由电商的企业管理人员入校担任学生导师。

南邮通达学院招生就业处负责人陈平波告诉记者,以通达学院2016届毕业生为例约有500名学生与意向单位达成实习协议,多数为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的学生。

就业形势

化工企业逆袭

建筑企业要过“寒冬”

虽然2015届江苏高校毕业生中还有1.8万人没找到“饭碗”,但不少2016届毕业生早已开始寻找“东家”。扬州大学、南邮通达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职大等高校早在去年底前就举行了校园招聘会。

陈平波告诉记者,与前一年相比,这次前来参加招聘的企业数量减少,“原来可能有100多家企业,现在减少到八九十家。”黄兴海告诉记者:“在专科层次,今年最好找工作的是化工专业,不仅没减而且增加了,建筑类企业受到冲击比较大,工作有点难找”。

企业虽然减少,但企业给出的薪资却在提升,“就我们学校而言,原来学生实习期的工资待遇大概是1800元,现在为2300元左右。”陈平波解释,如果薪资待遇不提升,这种具有很强专业技能的学生可能不太愿意留下来。

二孩放开,女大学生就业遇“隐形门槛”

2015年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在就业市场掀起了一阵波澜。“这对女性就业多少会产生影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女性就业要比男性难。在招聘时,企业的一些特定岗位明确不招女性。

“企业会考虑到用人成本,如果一名女职工在职期间生育两孩,肯定会影响到工作。” 大学生小胡告诉记者,以前单身的比较容易找工作,有孩子是求职者的劣势,但如今却成为不少女性的优势。小胡告诉记者,找工作期间她看到了很多企业明确要求“已婚已育”。对此,招聘企业给出的理由是,已婚已育的没有婚假、产假,相对稳定,和未婚女性相比更有优势。

专家支招

选择就业地点时

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进入大四,大学生小刘就一直在为找工作的事情而奔波。然而,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小刘也曾动摇过。

“原本打算在上海找一份工作,但一次次失败后,感觉在大城市找工作,竞争实在太激烈了。”小刘表示,下一步准备回扬州碰碰运气,虽然发展空间有限,但是竞争压力会小许多,而且小城市的生活节奏慢,日子比较惬意。

与小刘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许多应往届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最终选择回到家乡或到一些较小的城市就业。但也有一些毕业生表示,虽然回家或到小城市工作,就业压力会小许多,但是大城市发展空间更大。

那么面对更难的就业形势,究竟该如何找工作呢?为此,记者邀请了专家为你支招。

“一线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但是生存压力比较大,这让很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没有归属感。”就业专家告诉记者,虽然大城市的发展空间大,但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竞争,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合。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点时,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正确认识自己,明白自己到底适合在哪里就业,而不是随大流到城市或者农村寻找机会。

另外,大学毕业生也要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存有大学毕业“羞于回家”的心理,觉得自己在外上了几年大学就应该留在大城市,不应该再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业。其实只要是能力足够强,在哪里都可以有一番作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