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李民罡:誓叫荒山变宝藏

临汾新闻网讯这是一幅生态美图:苍松满山、朝闻鸡鸣,数百头散养的黑土猪散布在近4000亩的山林间,觅食嬉戏、茁壮成长;这是一个绿色项目:漫山松林养护到位,松针青草成为畜牧食源,有机肥料直接供应大棚蔬菜,形成了生态养殖模式和生态循环农业。

为荒山披新装的人,是尧都区刁家梁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始人李民罡。

李民罡是一位创业先锋。多年前,他用仅有的80元钱起步创业,成立了山西百信网络通信产品有限公司,而后8年间,他成功的将百信公司带到一个新高度:旗下连锁店遍布全市17个县(市、区),员工人数近200人。就在生意红红火火之际,他把握时代脉搏毅然转型,回归家乡承包了近4000亩荒山,发展绿色养殖和生态农业,用极富传奇色彩的经历抒写了创业的魅力。

李民罡的家乡在尧都区枕头乡红道村,那是深山中的一个小村。那里有漫山遍野的白皮松林,也承载着他儿时的快乐时光。迈入青年时期,李民罡怀着对家乡的眷恋,也带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走出了大山。

敏锐的嗅觉、时机的把握,让李民罡在创业的路上顺利起航,他创办的山西百信网络通信产品公司赶上了行业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8年时间发展为旗下17家连锁店、近200名员工的业内知名公司。

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家乡荒山再次公开承包。想起满山的松林和儿时的欢乐,他涌现出“回到家乡实实在在搞个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强烈愿望,决心参与进去。随后举行的招标会上,李民罡以最高标的,毫无悬念地胜出。

数千亩山林,发展什么项目呢?李民罡认为:“这里最大的优势就是绿色生态,3000余亩的天然白皮松林,1300米的海拔,四周无工厂、四季无酸雨,日照长、温差大,地质奇特、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根据这一优势,发展绿色健康的食材是最好的方向。”

他一边考察项目,一边进行荒山抚育,又培育了2000余株白皮松,对破坏的植被进行了补种。几经考察、多方调研,李民罡决定发展土猪散养。他说:“目前市场上的猪肉源自养殖场,都是饲料喂养,而在刁家梁的山林里,猪吃的是松林的落叶和植被中的40余种中草药,这就保证了猪肉的高品质、纯天然,营养价值极高。”

“本地的土猪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山林环境中散养的话,一入寒冬就会被冻死。”李民罡说,选取合适的土猪品种至关重要。为此,他安排员工前往陕西,挑选了一处与刁家梁气候地形高度相似的山林,将山猪与野猪进行杂交。

一年之后,喜讯传来,培育的土猪具备了山林散养的全部条件。李民罡对此还不满足,他继续投入20余万元,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了十几个品种的黑土猪进行杂交培育,根据肉质进行筛选。在品种研发的同时,李民罡回到刁家梁,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一方面启动合作社的成立。

2010年,刁家梁养殖专业合作社问世。次年,拥有极佳肉质,高度适合刁家梁生态环境的黑土猪品种培育成功。

“刁家梁上跑的这种黑土猪,打个比方就是‘健身猪’,成天漫山遍野地跑,运动量大,越养越瘦,体型特好。生长期长达一年以上,成品猪的重量就百十来斤,而普通饲料喂养的起码在150公斤以上。”合作社的一位技术人员说。

对于费尽心血培育出来的黑土猪,李民罡有着充分的自信。他说:“这是绝对的零饲料、零添加、零激素、零污染、零防疫和纯中药养生。”他还曾在网络上广发“英雄帖”:“只要有人能够拿出比我们的黑土猪肉质更好的猪肉,立即奖励3万元。”

几年过去了,这3万元一直没有人能够领走。

2013年,李民罡注册商标“李氏农庄”,在市区开设了首家“李氏农庄”黑土猪肉直营店。同年,他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年猪预定会”活动,邀请上百名客户走上刁家梁,品尝全猪宴。

2014年,他着手农家乐生态园区建设,开办了第二家直营店。同年9月份,他的产品经过国联质检MA检测,检测结果为绿色无公害的高铁、高锌、富硒食品。

“刁家梁如同一座生态的宝藏。”李民罡说。除了散养的黑土猪,他还开发了一系列生态农业养殖产品:流苏茶、松花粉,散养的山羊、土鸡以及松针鸡蛋、松花酒、土蜂蜜,各种山野菜、野生菌等。

黑土猪肉、流苏茶、松花粉成为李氏农庄主打的三种龙头产品。高山流苏茶是一种纯 野生的茶,当地人称之为“牛筋茶”,它滋味醇和、经久耐泡,茶多酚和黄酮等多种微量元素均高于同类产品。李民罡说:“将高山流苏茶开发出来并推向市场,主要是推广知名度,依靠茶叶盈利很难。因为这种茶产量非常低,整个4000亩山,每年都产不出500公斤。”

2015年6月,李民罡举办了第一届“李氏农庄”品茶会,流苏茶得到了山西省茶学会会长的高度评价。对这种曾经“深藏闺中无人知”的富硒茶叶,中央电视台7套、农林卫视也相继进行了报道

松花粉的推出也是李民罡的得意之作。他介绍说:“松花粉是一种珍贵的天然高级营养食品原料,它在《本草纲目》里有记载,有‘润心肺、益气、除风止咳’的功效,富含人体所需的十多种矿物质,生物活性物及调节功能的激素、酶、生物碱等。”

曾经的荒山刁家梁,李民罡赋予了它全新的内涵,走出一条现代化的生态农业路子,形成了立体化农业循环模式。他说:“我们就是要立足生态优势,把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作为‘绿色农业’的调整方向,实现资源低消耗以及对废弃物的有效利用。”

把荒山刁家梁绘制成一幅生态长卷,李民罡投入了全部身家、耗尽了全部心血、也历经了诸多困苦。在采访中,他的一位好友说:“李民罡能把这个项目干好,一是认真、坚持、爱钻研,二是重视人才、依靠人才,而且有一套独特的经营方式,三是能够迎难而上,有一股子‘拗’劲儿。”

这股子“拗”劲儿,推动李民罡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义无反顾地坚持走下去。

承包荒山之初,刁家梁上一无所有,没水没电,交通不便。李民罡首先进行修路,他投资雇佣大型机械,将以前崎岖的山间小路推成一条汽车也能走的宽路。由于刁家梁距离红道村较远,为了连接水电他又承包了另一个村的500亩地,没想到就此陷入“泥潭”。他说:“原本的承包协议上,写明了在接水接电方面提供便利,但是我投资十几万,敷设了3公里长的电线,却接不到村里的变压器上,最后还给村委会额外交了8000元;我埋设了4公里多的水管,几年过去了却总是接不上水;在承包地上,我开垦荒地准备种树,却总被村里人拦着。”

为了解决难题,李民罡多次找到村委会和乡镇进行协调,却总是无果。如今,刁家梁面临的障碍依然存在,投入巨资兴修的水利设施成为了摆设,人畜吃水、设施建设用水全靠前往河底乡拉水,每次拉一趟水往返需要两个小时,1吨水的价格折合到30元以上。近年来,李民罡近用于吃水的花销就高达10万元以上。为了解决眼前的困局,他不得已又投入20余万修建了6个打蓄水池,用于收集雨水,沉淀使用,但作用却是微乎其微。

几年过去,难题至今存在,让李民罡多少有些心灰意冷。他再辟蹊径,多方寻找与刁家梁生态环境相似的深山,如今已经考察完毕——在吉县和蒲县,各有一处适合黑土猪散养的山林。他说:“实在不行,就把养殖基地整体搬迁过去。”

生态优美的刁家梁、饱含希望的刁家梁,如今已经实现了李民罡带领当地农民致富的初衷:每年的采茶季,他能为雇佣的村里留守人员带来每人每天近千元的收入;每年收集松花粉的时节,几十人上山忙碌,每天能有二三百元的收入;松果收获的时候,有上百人上山采摘,每人每天也有近三百元的收入。

李民罡还实现了将猪粪植腐加工成生物肥料,如今远销太原、运城等地,实现了生态养殖模式和生态循环农业。

对于刁家梁未来的道路,李民罡心里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长期规划。在他的推动下,刁家梁上目前正在建设蘑菇生态种植大棚、山野菜种植大棚及林下生态养殖鸡舍、无公害养殖猪舍、羊舍等,下一步就是生态庄园区建设。“最后,要进行综合性观光项目建设,包括自助采摘区、休闲度假区等,通过引进旅游概念,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不仅有种植、养殖,还将扩展到洁净能源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研发等。”李民罡说,刁家梁生态农业园项目全部完成后,将成为集种养殖、休闲观光、科研开发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态园。

记者 柴云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