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要命的选择:16名乘客被抛出船外葬身大海后

要命的选择:16名乘客被抛出船外葬身大海后

来源于:燕大元照法律图书, 微信号ilawbook。

要命的选择:16名乘客被抛出船外葬身大海后

1841年4月19日夜晚10点钟左右,在纽芬兰的雷斯角东南方向约250英里的北大西洋寒冷而潮湿的海面上,开往费城的“威廉·布朗号”护卫艇撞上了冰山。船上的那些人——65名苏格兰和爱尔兰移民,以及包括3名主管在内的17名海员——立即面临着生命危险。“威廉·布朗号”附载了两艘救生艇:一只所谓的小工作艇可以安全地承载10人,另一只大艇适合承载约两打人。船长与二副、6名海员以及两位乘客(一位妇女和一个男孩)很快占据了那艘小艇,而爬上大艇的则有大副、8名海员以及32名乘客——这远远超出了大艇的安全承载量。“威廉·布朗号”上剩余的31名乘客毫无生还的希望,撞上冰山一个半小时后,船沉人没。

当拂晓过后黎明来临时,满载着精疲力竭、惊恐万状的幸存者的两艘船开始逐渐漂离。但在彼此远离前,小工作艇上的船长命令大艇上的海员要像服从他本人一样服从大副的调遣。而大副从他自己方面向船长报告说,大艇在他看来(用后来的法庭书记官的记录来说)是“难以掌控的”——船舵坏了,海水从各种小洞渗漏进来,船缘也因超载而危险地与海平面几乎齐平。如果大艇要想有持续漂浮的可能,“必须通过抓阄抛弃一些人”(再一次,我引用了法庭书记官的原话)。船长(如同后来法庭所证实的)隔着海水大声喊叫着回答:“我知道你不得不做的是些什么事……只是现在先别提。把它作为最后的求助手段。”说着这些话,两艘救生艇渐离渐远了。

日间的天气变得很糟,雨下个不停。大艇上的乘客奋力往外舀水,而海员们则忙着撸桨。但到了晚间10点,也就是撞上冰山24小时后(再次,以法庭书记官的记录来说),“风力增强了,大海变得又深又沉,海浪频繁地飞溅过船首,打湿了乘客,船上到处都是海水……冰块在周围漂浮着,冰山依稀可见……雨下得更大了……船上已有了大量的积水,大副在往外舀水一段时间后放弃了,他解释说:‘这不管用。上帝啊,帮帮我。伙计们,开始行动。’与此同时,一些乘客哭喊着:‘船在下沉……上帝啊,请对我们这些可怜人发发慈悲吧。’但海员们并没有回应大副的命令。几分钟后,大副对海员叫喊道,‘伙计们,你们必须采取行动,否则我们都会没命的。’海员们这才开始动起手来;而在他们收手之前,14名男乘客,还有2名妇女”被抛出了船外,葬身大海。

要命的选择:16名乘客被抛出船外葬身大海后

从幸存者的法庭证词来看,挑选并抛扔那14名男乘客花费了数个钟头,直到拂晓时分才结束。天气在凌晨之后变得好起来,大艇带着剩下的乘客被一艘船看到,幸运获救。小工作艇上的幸存者后来也被另一艘船营救,在此之前,他们在公海上漂浮了六个日夜。

一年之后的1842年,在费城的联邦法庭上,有且仅有一名海员受到指控,依据是一项联邦法令的相关条款,大意为“对侵犯国家的特定犯罪的刑罚”应是不超过三年的监禁以及不超过一千美元的罚款。这里的犯罪是指,由任何“海员”或其他人“在公海实施的非预谋杀人”。在“威廉·布朗号”沉没事件中,据该联邦法令受到指控的唯一的那个人,既不是船长也不是大副,而是一名海员,他叫亚历山大·威廉·霍尔姆斯(Alexander William Holmes)。

霍尔姆斯,26岁,生于芬兰,少年时起就是一名水手,并且——再一次,用法庭书记官的话来说——拥有一副“足以担当艺术家模特的充满坚毅与力量的体格和外貌”。他是最后一名离开“威廉·布朗号”的海员,曾英勇地营救了那些试图逃离却差点被淹死的乘客。在大艇上,他把“他的衬衣和马裤之外的所有衣物”送给了妇女们。正是他,发现了救援船;也幸亏“他的努力,使得救援船看到并营救了他们”。庭审中,船长证实,霍尔姆斯“总是服从于主管的命令。在船上我从未拥有更好的下属。他是一流的海员”。霍尔姆斯似乎一直就是这样一个人。

文章节选自北京大学出版社《要命的选择》。

推荐阅读

别开生面的一场关乎生死抉择的哲学讲座!

要命的选择:16名乘客被抛出船外葬身大海后

要命的选择:16名乘客被抛出船外葬身大海后

《要命的选择:

霍尔姆斯杀人案、洞穴奇案和吉姆的困境》

〔美〕雨果•亚当•贝多 / 著

常云云 / 译

本书源自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雨果•亚当•贝多教授1995年春在塔夫茨大学开设的一系列讲座。贝多教授在讲座中选取了三个著名的案例——既有真实发生的“美国诉霍尔姆斯案”,也有经典的虚构案例“洞穴奇案”和“吉姆的困境”——试图让听众(以及读者)共同思考:当遭遇特殊情形,无论怎样选择都会导致有人丧生,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做出“要命的选择”?通过这样的“头脑风暴”和“良心煎熬”,贝多教授展示了“道德决疑法”这种已有千年历史的伦理分析方法在当代依然旺盛的生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