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战七捷,给了蒋介石一记耳光,林彪不得不服,主席竖起大拇指赞


毛泽东与粟裕的交往轶事

井冈山会师后,一直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参加战斗,以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著称,是毛泽东十分喜爱的战将。解放战争中,指挥了一系列著名的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大将军衔,列十位大将之首。

七战七捷,给了蒋介石一记耳光,林彪不得不服,主席竖起大拇指赞

粟裕,湖南省会同县人,1907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1928年4月,在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从此粟裕便开始了跟随毛泽东革命的战斗生涯。

井冈山时期,粟裕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连长、营长、大队长、六十四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等职,参加过许多著名的战斗。每次作战,几乎都是在毛泽东和朱德的亲自指挥下进行的,在朱、毛身边参加战斗的宝贵经历,使他渐渐认识和理解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后来,他曾深有体会地回忆这段经历说:“我跟随毛泽东、朱德打仗所得到的最深刻的体会,是战争有它自己的规律,克敌制胜的办法必须依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战争的内在规律去寻找,我学到的这条道理,使我终身受益。”

七战七捷,给了蒋介石一记耳光,林彪不得不服,主席竖起大拇指赞

从土地革命战争开始到红军长征之前,粟裕跟随毛泽东、朱德转战过许多地方,历经大小战斗数十次,行程数千公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毛泽东十分喜爱的战将。

红军北上抗日后,粟裕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艰苦卓绝。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历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这一时期,他虽然不在毛泽东身边作战,但他运用当年从毛泽东那里学来的战略战术指导战斗,取得了不少的胜利。毛泽东从电报中获得这些情况后,甚表欣慰。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等职。

解放战争开始后的头14个月,即1946年7月至1947年9月,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光明与黑暗决战的关键时期,在这短短的14个月里,粟裕率领华中和华东野战军,仅大的战役就进行了6次,共歼灭蒋军27万余人,是解放战争第一年吸引蒋军最多、消灭蒋军也是最多的野战军,为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连串重大战役的胜利,显示了粟裕卓越的军事才能。当时解放区曾广泛流传着一首歌谣:“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粟裕成为著名的常胜将军。

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成为当时一件震天撼地的大事。党中央和毛泽东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毛泽东亲拟电文,向各野战军通报苏中作战的经验,接着又把此次战役作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范例通报全军各部队。

1946年10月,粟裕打电报给毛泽东,要求把华中和山东两大野战军汇合起来,集中作战。在延安杨家岭的毛泽东,手拿这份电报,笑眯眯地对朱德、周恩来说:“你们看,粟裕这个同志,点子就是多嘛,他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朱德说:“我看这个意见很有道理。”周恩来说粟裕同志打仗,向来是肯动脑筋的,并且总是能照顾全局。”

毛泽东朗朗一笑:“我看可以同意他的意见,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会合后,在陈毅同志的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商定,战役指挥由粟裕负责。”

自此,粟裕领导的华中野战军与陈毅领导的山东野战军兵合为一处,粟裕担负起华东战场战役指挥的重任。

七战七捷,给了蒋介石一记耳光,林彪不得不服,主席竖起大拇指赞

不久,陈毅、粟裕确定了新的作战方案,以陈毅的名义报给了中央。毛泽东立即回电,很关心地询问粟裕行止,又问这一方案是否与粟裕一起研究过,陈毅把商量作战方案的情况如实作了报告后,毛泽东当即回电:“决心与部置甚好。”这件事情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对粟裕的关心和信任。

此后,粟裕亲自指挥战斗,消灭了敌军整编第六十九师,给了正在南京上演“国大”闹剧、吹嘘胜利的蒋介石一记响亮的耳光。

军委、毛泽东以欣喜的心情来电赞道:“庆祝粟裕前线大胜利,望对一切有功将士传令嘉奖。”

1947年5月,陈粟部队又取得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鲁中决战”计划,使蒋介石对山东的重点进攻遭到了严重的挫折。5月22日,新华社就孟良崮战役发表述评,指出华东人民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区的人民,在全国人民的爱国自卫战争中,担负的任务最严重,得到的成就也最荣耀。这实际上也代表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看法。

1947年8月4日,军委电示粟裕去鲁西南,统一指挥新的战斗,毛泽东在电报中说:“我华东军在第一年作战中已表现出自己是全国各地战绩最大的军队……希望你们尽速赶至鲁西南,统一指挥西兵团各队,配合当地兵团完成党中央赋予华东军的伟大任务,我相信你们必能完成此种任务。”

在毛泽东的指示下,陈毅和粟裕率华野机关赶到了鲁西南。不久,我刘邓、太岳、华东三路大军深入中原国统区腹部,完成了战略展开,在战略上使蒋军陷入了被动的地位。蒋军也改变了战略,以优势兵力迫使解放军进行长期的无后方依托的连续作战,使三路大军都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地。中央和毛泽东为迫使敌人改变战略部署,吸引敌人回防江南,决定派粟裕率华野的第一、第四和第六纵队,渡长江南进,在南方数省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中央军委致电粟裕,电报最后让粟裕“熟筹见复”。

看了这个指示,粟裕立即意识到这将是决定整个解放战争进程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一决策是否能达到目的,将直接影响着全国各个战场的局面。他认真地分析了当时敌我双方的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并将自己的看法电告中央和毛泽东。

中央和毛泽东接到粟裕的电报后,立即回电要陈、粟去中央当面汇报。

七战七捷,给了蒋介石一记耳光,林彪不得不服,主席竖起大拇指赞

自从1934年7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粟裕已有十四年没见到毛泽东等领导同志了。粟裕到达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纷纷请他到自己家中去吃饭,作竟夜长谈。

毛泽东召集中央书记处和中央军委在阜平的领导开会,以极其郑重的态度听取了粟裕关于三个纵队暂不过江,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仗的汇报。粟裕讲完后,毛泽东等人又就有关事宜提出了一些问题,粟裕一一作了圆满的回答。然后毛泽东说:“粟裕副司令员从前线来,比我们了解情况。他提出的意见很好,很有价值。”

中央领导立即进行研究,完全同意粟裕的方案,并立即把这个战略思考通知了各个战区,毛泽东和党中央这种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虚心听取不同意见的工作作风,使粟裕深受教育和感动。他也从中再次深切地感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对自己的高度信任。

快要返回前线时,毛泽东找粟裕谈话说:“这次陈毅同志不回华野去了,中央研究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由你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脱口而出:“华野不能没有陈毅同志。”他反复要求毛泽东让陈毅继续担任华野的司令员兼政委。

毛泽东被他的诚恳态度打动了,口气有了松动:“陈毅去中原军区的决定,已经通知下去了,怎么能朝令夕改呢?”

粟裕马上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向毛泽东建议陈毅可以去中原军区工作,但同时仍保留他在华野的职务。

毛泽东被粟裕的机敏逗乐了,笑着说:“那好吧,就照你说的办。从现在起,你就是华野的代司令员兼代政委。”

1948年9月24日,粟裕分别发报给军委、华东局、中原局,提出了进行淮海战役的设想。他在电报中说:“为了更好地改善中原战局,孤立津浦路,并迫使敌人退守江边及津浦路沿线,以减少其机动兵力,便于我恢复江边工作,为将来渡江创造有利条件,以及便于尔后华野全军进入陇海线以南作战,能得到交通运输供应的方便,和争取华中人力、物力对战争的支持,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这便是这场举世震惊的大决战的最初的由来。第二天,毛泽东便代表军委回电:“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10月11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基本确定了淮海战役的布局,并电示成立淮海战役的总前委,粟裕为总前委五名成员之一。

七战七捷,给了蒋介石一记耳光,林彪不得不服,主席竖起大拇指赞

新中国成立后,粟裕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1年10月,中央任命他为副总参谋长。在南京乘火车前往北京上任的路上,他的右臂老伤发作,疼痛万分,汗水湿透了衣服。到京后,随行人员立即把粟裕的病情报告了中央。经毛泽东亲自批准,粟裕住进北京医院治疗,不久即康复。

1854年12月,毛泽东亲自找粟裕谈话,向他宣布:“中央已经决定,任命你为总参谋长。”粟裕谦虚地说:“主席,我不能胜任!”毛泽东说:“你可以胜任。不过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你努力干吧!”

1955年,粟裕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授予大将军衔。在10位大将名单中,排列榜首。

七战七捷,给了蒋介石一记耳光,林彪不得不服,主席竖起大拇指赞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粟裕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了多方面的坚决斗争。粉碎“四人帮”之后,他仍带病坚持工作。

1984年2月5日,粟裕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内容摘自

七战七捷,给了蒋介石一记耳光,林彪不得不服,主席竖起大拇指赞

此文出版前经中央文献室专题报批获准出版 微信号 bbzdzyyyf 整理发布

请点开下面的广告画面欣赏,设计特别精彩,给予我们小小支持,明天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