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你吃过四大美女吗?


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之貌

说起这古代四大美女

多少好男儿愿为她们折腰?

说真的,你吃过四大美女吗?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据说有好些人最大愿望就是能看亲眼一回古代四大美女的真实复原图,了却平生所愿。

生不逢时不能与她们相识,但哪怕瞅一眼也好嘛。范蠡据传还利用这种爱美心理赚了个盆满钵盈:看一次收一金!四下轰动,甚至多次出现复购。

想法是美好的,但是科技再发达,亲眼目睹她们颜值的可能性基本与跟她们谈个恋爱的概率差不多。

BUT!!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四大美女菜吗?

虽然你一辈子也看不到,那有没有兴趣尝一口呢?你看形容美女都用什么词?秀色可餐!

————————————————————————————————————————————

西施舌

相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使用美人计将吴国打败。西施作为天下第一美人,是计谋得以成功的关键人物。

吴国既灭,越国王后害怕西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将西施绑于巨石之上,沉于江底。西施死后化为“沙蛤”,每当有人发现她,她便吐出香舌,一诉冤情。

虽然只是传说,但是从古至今无数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对“西施舌”可谓充满遐思:宋人胡仔,清人张焘,乃至郁达夫都有过相关文学记载。

传说虽悲戚,但是食舌之人谁不想一试口舌之欢。虽然用这种方式与西施亲密接触显然有所牵强,但是回味起来还真是有点美滋滋的。

说真的,你吃过四大美女吗?

要说这道菜的口感,确实也入口即化。如今已是福建沿海地区的一道名菜。一般取350克沙蛤,配以香菇、冬笋炒制,爽滑鲜美,且凉肝明目。

————————————————————————————————————————————

貂蝉豆腐

三国初期,董卓乱政,把控汉室。天下臣民无不对他恨之入骨,却忌惮他身边天下第一武将吕布的实力而不敢妄动。为了铲除这位奸邪,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使出连环计,是董卓与吕布为貂蝉争风吃醋,最后借吕布之手铲除了董卓。

“貂蝉豆腐”俗名“泥鳅钻豆腐”,相传创于一位江西渔民之手,他将泥鳅与豆腐一起烹饪,煮熟之时发现泥鳅都钻入豆腐之中。

后人便将泥鳅比作董卓,豆腐比作西施,象征董卓因与美女纠缠而乐,也在美女温柔乡中灭亡。这道菜后经多次改良,现已成为一道名菜。

虽然这道菜与貂蝉并无直接联系,但是它深刻的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能随便吃美女豆腐,否则后果自负。

————————————————————————————————————————————

昭君鸭

西汉后期,匈奴单于呼韩邪归附汉朝,请求与汉和亲,汉元帝将宫女昭君远嫁大漠。“昭君出塞”使大汉与匈奴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

然而昭君生于楚地,就是如今的南方地区,她不习惯西北的面食,于是厨师就将粉条和油面筋泡在一起,并用鸭汤炖煮,昭君非常喜爱。

后来这道菜一直流传下来,西北人民开始普遍将粉条、面筋与肥鸭一起烹调成菜,并取名“昭君鸭”,现在陕西甘肃一带流行。

说真的,你吃过四大美女吗?

与前面两位美女相比,“昭君鸭”少了些趣味,多了些悲怆。昭君远嫁匈奴之后便再无缘归汉,呼韩邪单于死后,她请求回乡被拒,注定一生客守匈奴。

由于匈奴部落的风俗,昭君在单于死后又被迫嫁于他的长子(非昭君之子),长子死后,仍然要为呼韩邪长孙之妻。昭君无奈之下选择自尽,结束了异国孤独的一生。

昭君鸭是她留给世界唯一的礼物。

————————————————————————————————————————————

贵妃鸡

这道菜来源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一段轶事。相传唐玄宗一次与杨贵妃饮酒取乐,贵妃烂醉如泥,说了一句酒话:我要飞上天。唐玄宗误听,一位他的宠妃要吃“飞上天”,便令御厨立即准备这道菜。

厨师们不知所措,其中一位突发灵感,取来几只童子鸡,切下鸡翅焖煮做成了一道菜,正合“飞上天”之意。贵妃酒醒之后尝到这道菜,连连叫绝,于是成为著名的“贵妃鸡”。

“贵妃鸡”经过千年的改进,成为备受欢迎的一道名菜。如今的贵妃鸡在做法上也丰富了很多。一般而言,主要是鸡翅中配以猪排、香菇以及红酒焖煮,算是半汤的一道菜肴。

当然由于“贵妃鸡”闻名大江南北,各地做法都有不同,不过照着唐玄宗的要求来说,只要是鸡翅,应该都能算作是“贵妃鸡”了。

所以看了这么多之后,你最想尝尝的是哪位『美女』呢?

——————————————————————————————————————————————

《饭好了》是一档高颜值大厨手把手教你做逼格佳肴的美食生活服务类节目,

广西卫视——每周一晚21:30

辽宁卫视——每周六、日16:50

美味开播!请大家多多支持

视频连线实现演播厅与第二现场直面交流,普通家庭也有机会直接向星级大厨学习高端厨艺。

节目精选食盒让你足不出户就能变出一桌星级大餐。

三千万吃货聚集于此,还等什么?《饭好了》就差你了!

手动关注“饭好了”微信公众号,诸多福利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