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都不干机器人了,还有多少人能坚持呢?


近日,一则“谷歌解散机器人业务,研发人员寻求内部再就业”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也震惊了业界,据多家国外科技媒体报道,在Alphabet重组成立之前,谷歌收购了大量的机器人公司,并将其组建成为一个业务部门,名为“Replicant”。日前,Alphabet解散了这一部门。

那个曾经在2013、2014年疯狂进行机器人大血拼的IT大佬谷歌,现在就要黯然退出充满潜力的机器人市场了吗?对于目前狂热的机器人市场,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谷歌都不干机器人了,还有多少人能坚持呢?

谷歌究竟血拼了哪些逆天的机器人公司?

1、波士顿动力公司(Boston Dynamics)

这是近期最火爆的一家公司,首先依靠一个最款新Atlas人形机器人的Youtube视频震惊了全世界,然而刚过一个月,就传出谷歌要出售这个明星公司,这给人的感觉就像,先把“猪”养肥,然后趁着高价卖掉。

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并非技术不过关,它在有足机器人领域达到了全球最领先的水平。我们可以看看它的产品:

Atlas 机器人:双足机器人,能够稳定在崎岖地形上行走;

大狗机器人:四足机器人,专门为美国军|队研究设计,可以和士兵协同作战;

小狗机器人:用于运动研究与教学的四足机器人;

LS3:四足机器人,帮助徒步士兵驮运他们的负载,对于崎岖的地形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PETMAN:人形机器人,用于测试化学防护服;

猎豹机器人(CHEETAH):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四足机器人;

沙蚤机器人(SandFlea):轮式机器人,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跳跃到30英尺的高空实现越障;

RHex:六足机器人,如同蟑螂一般具有很高的机动性;

RiSE:六足机器人,最大的特点如同壁虎一般是可以爬垂直地形,如墙壁、树木和围栏。

2、Autofuss

Autofuss其实是一家此前曾同诸多知名公司(包括同谷歌及其旗下的机械与电影工程设计工作室Bot & Dolly)展开过合作的广告、设计公司,主要从事一些艺术设计视频、广告片的拍摄。该公司将自己称为是一间“跨领域设计工作室” (interdisciplinary design studio),并曾为谷歌Neuxs设备拍摄过宣传片。当然,该公司的业务范围自然也涵盖了自动动画和机器人领域。

3、Bot & Dolly

机械与电影工程设计工作室Bot & Dolly是Autofuss的姐妹公司,该公司总部同样位于旧金山地区的一间仓库中。目前,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好莱坞商业影片提供自动化机器人,该公 司将机器人手臂应用于“影院自动化”(cinematic automation)领域,并参与了影片《地心引力》(Gravity)的制作。

4、DeepMind

DeepMind 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由神经系统科学家杰米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Skype开发者简-塔林(Jaan Tallin)和研究人员谢恩-列格(Shane Legg)共同创办。据悉,DeepMind技术可以帮助机器人之间展开更加高效沟通。DeepMind的投资方包括Founders Fund以及香港富豪李嘉诚旗下的创投机构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

5、Holomni

Holomni 是一家专注于研究机械加速系统和汽车加速系统的公司。同此前的所有收购案一样,Holomni在被谷歌收购后同样进入了自己的“静默期”,只是在自己的网站上表示自己将暂停所有的外部产品研发工作。

6、美国工业知觉公司(Industrial Perception)

美国工业知觉公司是一家工业机器人研发及制造公司,该公司目标是“为机器人提供在未来经济中获得成功的必要技能”。简单来说,美国工业知觉公司的机器人基于 工业感知技术打造,能够帮助包装及装卸货物。与此同时,该公司所研发的3D视觉系统(3D vision systems)能够帮助机器人分辨出不同形状的物体以避免误撞情况的发生。

7、Meka

Meka同样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剥离出来的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能实验室,该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制造、研发智能人形机器人。到目前为止,Meka的主要成就之一是创造了具备与人眼同样功能的机器人眼系统。

8、红木机器人公司(Redwood Robotics)

红木机器人公司是一家由Meka和专业的机器人研发公司Willow Garage联合创办的人形机器人和机械臂制造商。虽然红木机器人公司只能算是机器人领域的后来者,但该公司的业务重心却同其他公司有所不同,因为该公司的目标是制造出廉价、安全、可在普通家庭中使用的机器臂。

9、Schaft

Schaft是一家由东京大学(Tokyo University)剥离出来的日本机器人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业务领域是灾害现场以及紧急救援机器人。Schaft最近展示了一款新产品——会走路的双腿直立机器人。这款机器人能够绕过障碍、爬上楼梯、在户外自如地行走。

1•2•3•4

机器人是什么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谷歌为何要放弃机器人?

放弃如日中天的机器人产业,不知道谷歌是否也有很多不得已,根据业界专家分析,谷歌解散机器人业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群龙无首,部门无法合作

一份来自 Business Insider 的报道,非常可信的描绘了 Andy Rubin 离开后群龙无首的大公司故事。从这之后,机器人部门换过很多领导人,包括 CMU 的机器人专家 James Kuffner,Google 产品管理和营销高级副总裁 Jonathan Rosenberg,但基本没什么进展。

一位前 Google 高管表示,机器人部门就是一个尚未清理完毕的烂摊子。“机器人部门是几个公司的集合,谁也不会关心其他公司,谁都在研究不同的领域。换做是我,我也不乐意接手这么个烂摊子。”

而在一份最近被揭露的文件中,Google 内部员工表示波士顿动力公司的高管们不愿意同 Google 加州的其他机器人公司的工程师合作,也不愿意和丰田合作。

2、理念冲突

机器人公司被谷歌收购回来之后,原公司领导与母公司领导之间,在理念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以波士顿动力为例,该公司CEO Marc Raibert表示,现在的目标依然和 24 年前的一样:“我们的长期目标是要让机器人更有移动性、灵活性,在感知和智能上能和人类、动物相提并论,甚至超越他们。这个机器人要一步一步来。”

而谷歌母公司Alphabet 首席执行官 Larry Page 的顾问Janathan Rosenberg则认为,“像我们这种规模的创业公司,不能把超过 30% 的资源花在需要 10 年才能取得进展的事情上……我们要创造营收来覆盖费用,这需要有个时间表,这个时间表必须安排在几年内。”

3、伞形信托下的财报困境

过去整个 Google 是一个大杂烩,所有的业务都能通过 Google 一个公司发布。在广告增长强劲的情况下,有些亏损的部门,看起来也不会刺眼。

但自从Alphabet成立后,Google也只是里面的子公司,而且各个公司之间的财务数据独立。没有了Google的庇护,类似机器人这些烧钱的部门就得独自承受公众的考验。

当初Google收购波士顿动力公司花了5亿美元,这么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相信能够把这些机器人企业整合在一起,提供消费者版本的机器人。

但从目前来看,消费者版本的机器人市场非常有限,当年所想的万亿规模,现在看起来还是太早。

4、不想和军方扯上关系

基本上任何一个有全球业务的公司,都不想有过多的军方色彩,这会影响它在全球的扩张和布局。

而波士顿动力机器人,最早就是美国军方资助的项目。到目前为止,波士顿动力机器人依然还有军方的合同。

波士顿动力的很多机器人,虽然没有明确的军事用途,但是它们的特性非常适合军用。考虑到它的出身和背景,即便 Alphabet 宣称不会用于军事,但并不会有多少人相信。

解散机器人业务部门后,谷歌未来还有什么计划?

看过那篇新闻的朋友一定知道,关于谷歌解散机器人业务部门,说的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是语焉不详。

当初谷歌大手笔收购了一大批机器人公司之后,谷歌成立了Replicant业务部门,专门负责机器人业务,据说此次也是解散这一部门。但是这一部门究竟有哪些人,完成哪些事情,在部门成立的时候没有说,在部门解散时也没有说。

但是,从目前公开渠道能得到的信息来看,被收购的那些机器人公司,基本上都还是独立运行的,例如Schaft就在谷歌宣布解散机器人业务部门之后的4月10日,仍然在东京发布了一款最新的双腿直立机器人。未来这些公司会怎么走,会不会被出售,目前仍不得而知。

有专业人士认为,对于 Alphabet 这种体量的公司而言,消费机器人现在并不是好的时机。但你如果看 Alphabet 最近的战略,他们在机器人方面的布局,我相信就是无人驾驶汽车。

谷歌都不干机器人了,还有多少人能坚持呢?

Alphabet 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尝试非常感兴趣。无人驾驶汽车有非常明确的战略,即便现在并不赚钱,它也有很好的商业模式。它背后的市场规模,看起来也要比服务机器人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认为:“目前车辆动力学性质已经相当完善,以此为基础研发的轮式机器人,对汽车行业最大的改变不是改变车辆的动力学性质,而是实现智能驾驶,而智能驾驶所需的大数据、云服务中心等技术正是互联网公司所擅长的。”

考虑到美国在法律上,已经把无人车认可为和“人类司机”一样的角色,我们可以预期它会在未来的 5 到 10 年,逐步进入到主流的消费级产品中。

除了无人驾驶汽车之外,谷歌也一直致力于通用人工智能的研发,也不忘在专用的领域进行商业化。未来会是云端大脑和终端本体结合的趋势。从专用本体+专用智能,逐步过渡到专用本体+通用智能,最后才是通用本体+通用智能。不过到了第三个阶段,也就离强人工智能、超智能时代不远了。

谷歌机器人退场,我们还能继续玩下去吗?

对于谷歌解散机器人业务这件事,目前业界更多地是分析谷歌为什么要这么干,却鲜有人评论这件事对机器人产业会有什么影响,实际上,这跟此前谷歌机器人所定的战略目标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波士顿动力,谷歌当初收购它的原因是想利用其技术设计能通过未知地带的机器人,未来可用于家庭和医院等凌乱的人类生活空间使用,但目前距离商业化还相当遥远。从波士顿动力最新发布的视频来看,其最新款人形机器人能在仓库中行走,搬动箱子。另一方面,Boston Dynamics的机器人造价数百万美元,进行动态平衡要求大量能源。要降低其成本和能耗,需要不断对它进行优化和实现量产,显然,这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

谷歌都不干机器人了,还有多少人能坚持呢?

可以说,谷歌的野心很大,希望造一个能完全替代人干活的机器人,然而从技术上来说,这真的很难,预计未来10到20年内都难有突破。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机器人,一方面是智能程度不高,只会按照程序执行任务的工业机器人,另一方面是某些专用领域的服务机器人,比如扫地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等,谷歌机器人退场,对于这些企业可以说没有任何影响。

但是,对于致力于打造全能保姆型服务机器人的企业,恐怕就要大喊不妙了,连谷歌这样资本雄厚、拥有那么多先进技术的公司都干不下去了,初创企业又有多少钱来烧呢?能继续坚持研发的,恐怕就只剩下类似研发高颜值机器人“佳佳”的中科大这种由国家投入的科研单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