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薄三郎:麻醉医生的文艺青年梦

薄三郎:麻醉医生的文艺青年梦

老实讲,起初对医生产生崇拜感纯属看完《白色巨塔》和《实习医生格蕾》的后遗症,这两部剧让我意识到:原来做医生也可以这么酷!后来慢慢了解到,现实中的医生们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撇开白大褂加消毒水味的刻板印象,医生绝对是一个有趣的群体。

今天就来认识一位酷医生,从麻醉医师到科普作家,此人通吃医学文学两个领域。如果连日夜工作的医生朋友都能够插空读书,笔耕不辍,你应该再没有借口说没时间读书了吧。

薄三郎:麻醉医生的文艺青年梦

薄三郎:麻醉医生的文艺青年梦

文 | 莫书莹 张敏

薄三郎本名薄禄龙,是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主治医生。今年刚过而立之年的他接触麻醉专业13年,而正式从事麻醉医师职业也已经3年了。“大医院,小医生”是薄三郎对自己目前职业状态的描述。

“每天,你服务很多人,但你还是需要一丝不苟地关照到每个细节,因为细节就能决定一个手术麻醉质量的好坏。你手上的药推了多少,然后观察的仔细程度,就能决定一台手术的成败。”他这样向我们形容自己的工作特点,“如果说手术室里总要有一个英雄人物,那么光环就让主刀医生去戴吧。我们麻醉师是保驾护航的幕后功臣,不过大多数时候,家属连我们是谁都不知道。”

这位自嘲“不起眼的小医生”还有另外一个更为大众所熟知的名字,网络世界里的知名科普写手“薄三郎”。这位科学松鼠会的活跃成员,曾为《外滩画报》撰写过包括《3D生物打印或引起新医学革命》在内的系列科普文章,也写诸如《医生的爱情》、《女麻醉医师》这类杂文。2011年,他曾出版一本叫做《健康谣言终结者》的图书,以轻松幽默的语气将老百姓关心的健康观念娓娓道来。目前,他的个人微博上的粉丝已经超过8万。

关于名字的来历,还有个小故事:因为这位日常工作繁忙的医生在闲暇时刻依然笔耕不辍,有个与他相熟的编辑一次半开玩笑地说,“你真是一个拼命三郎啊。”渐渐地,这个名号就传了出去。他也笑咪咪地接受了,“在我的生命里,一向与‘三’结缘,我出生在1983年农历三月初三,一个龙回头的日子,做麻醉医师三年,就是没有小三。”他半开玩笑地说道。

“麻瓜之路”

薄三郎承认,相比主刀医生,麻醉医生常被视为辅助性工作。于是,在麻醉医师的群体里,他们自嘲地称自己是“麻瓜”。

网上有一组讲述“麻醉医生都懂的”心情漫画,同样深得他的赞赏。其中有这样的内容,“群众一听说我是做麻醉的,都会夸赞,麻醉医生好啊,工资高,工作轻松,打一针就可以了。”“麻醉医生术后去巡房,病人会说,主刀医生真厉害啊,我都不怎么痛耶。”

薄三郎这样形容一个合格的麻醉医师对于一台手术的意义:“药物推进去,病患沉沉睡去,手术正在紧张地进行。(病人的)脑袋被打开了,心脏打开了,出了好多血,其间发生了一些特别危急的时刻,生命体征不稳定了,这个时候,外科医生会紧张,麻醉医生也会跟着紧张。但你一边紧张一边还得做事,你得把这个情况处理好。整个手术室,只有病患是无知无觉,安然度过。然后他渐渐醒过来,可能根本不知道发生过什么,就被送回病房。整个过程已经很完美了,然后你就默默谢幕,不要期待家属会感恩戴德。”

即便如此,薄三郎对自己的岗位充满自豪。“麻醉是科学、医疗知识、操作技能的混合体,它充满变数,又十分有趣。你能穿着宽松的睡衣裤,听着音乐,和外科医生忙于处理你的病人,感觉如何?”

薄三郎曾在一次演讲中表示,“在这个世界上,若你最喜欢的地方是手术室,那就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在一家医院,若你最喜欢的地方是手术室,那就成为一名麻醉医生。”

麻醉学对于现代外科医学的意义可能要回到没有麻醉的时代才能凸显出来。被伍尔芙尊称为“英国小说之母”的范尼·伯尼(Fanny Burney),曾描述过她恐怖的乳腺癌切除手术经历。“我上了手术床,一块丝质手帕放在我的脸上。七名医护人员围住了我,透过手帕,我看见闪闪发光的钢刀。接着是一阵寂静……当恐怖的钢刀刺入乳房,我无法控制地开始哭泣。我大声尖叫,并持续了整个手术过程,那简直是一种酷刑。”虽然痛苦,但这是一次成功的手术——她多活了29年。

直到1946年乙醚吸入麻醉的方式被发明,“科学才终于战胜了疼痛”。薄三郎说,一个好的麻醉医生,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行动迅速,思考力比较强。“大部分麻醉医生,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是会被训练出来的,行动迅速,思考又特别具体细致,可以观察到一些很细微的事情,并且保证一切井井有条。”

医生里的文艺青年

“医生里的文艺青年。”科学松鼠会创始人姬十三如此评论这位老友。虽然薄三郎一直觉得这句话有待修正,“还是希望回归到医生的本职专业上去。”不过,作为科普专栏写手的薄三郎知名度远远盖过麻醉医生薄禄龙,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同样是半个医生出身的冯唐曾公开打趣,“内心肿胀就得靠文字来消肿。”他的说法放在薄三郎身上很适用。进入第二军医大学之后,薄三郎就蠢蠢欲动,他尝试向《文汇报》、《上海星期三》等媒体大规模投稿,并发表一些短文。

2008年,薄三郎开始集中精力写作,创作激情攀上顶峰。在当年那场国内奶制品污染风波中,薄三郎写了一篇《三聚氰胺身世调查》的科普说明文,至今仍可在许多中考语文阅读训练教材中读到。

2008年4月,薄三郎加入姬十三创办的科学松鼠会,成为第一批科普作家。姬十三至今已不太记得二人是如何神交的,“我知道这些年薄三郎从未停过写作训练,除了科普,他涉猎的文章类型很广,而且他的文笔在理科生里算很出色的。”在姬十三看来,薄三郎是一个很自律的作者,他从不拖稿,错别字极少。

其实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薄三郎是上海医生里爱读书的典型代表。看书对他来说,就是“阅读使我自己成为自己”。

2010年,薄三郎赴美国圣路易斯城进修一年,译著书籍《植物探险家》,同时将一年的经历感悟集结成书《三郎,你在美国都干了些什么》。而其后,他又出版了畅销科普书《健康流言终结者》,教普通人如何识别健康流言,答疑解惑。

薄三郎说,写作是他最基本的需求。“就像有人下了班打麻将,有人打羽毛球一样,写作就是我生活的必需品。”薄三郎如此总结,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上文选自最新一期外滩画报《中国酷医生第二季》,拇指书城今日限免。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