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爱情,相亲中的奢侈品

爱情,相亲中的奢侈品

七夕节下午,和师弟一起观摩了一场乱七八糟的相亲大会。音响瓮声瓮气,主持人浓妆艳抹,男女嘉宾像木桩子一般戳在台上,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做着联欢会上的常见游戏。我和师弟都觉得很无聊,但是看客们却很开心,正如他们对《非诚勿扰》之类节目的热捧和期待:台上的嘉宾们并不仅仅负责为自己寻觅真爱,还要负责让看客们愉悦——没有观众关心嘉宾们在台下能发展到什么地步、能否培养出真正的感情,观众只在乎他们的舞台表现。归根结底,集体相亲只是一场秀罢了。

在奉行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今天,“相亲”这样目的赤裸、计划色彩浓郁的求偶方式居然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回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乖顺地坐在了相亲桌前,各自心怀鬼胎地打量着对方,与前任们比较,与父母及自己拟定的标准比较,面上微笑着,心里的算盘早已噼啪作响。

除了“速配”的方式比较符合时代特色以外,相亲的所有环节看起来都像是一个在自由时代反自由、在市场时代反市场的悖论。这个悖论究竟是“自由恋爱主义”失败者的避风港,还是一种面对当下快节奏时代的理性回归,尚且不得而知。能够确定的是,相亲已经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在多数时候和同为社会现象的广场舞相反:参与其中的人多半不太开心,旁观者却是兴致盎然。

与自由邂逅、自由恋爱相比,背后由“婚姻不可或缺”及“门当户对”的传统价值观支撑的相亲看起来极具理性色彩。“人必须结婚不可——但是找不到对象怎么办——相亲”的逻辑链无懈可击。双方都会以一套严苛的标准体系衡量对方是否适合自己,房子,车子,独生子女,工作稳定都占了不小的权重。这让相亲更像是一场面试,眼缘固然重要,然而一份内容充实的简历才更具说服力,那才是保障恋爱水准及婚后生活的硬性指标。感情那种奢侈品,可以等“初面”过了再慢慢培养。

在相亲场域下,为配偶打造一套标准并没有错——结婚是人生大事,必须要以此方式来保证选择的正确性。如果把婚姻当成一种商品,那么这种商品的交易成本、退换货成本相当高昂,因此精挑细选,无可厚非。人品、性格、智商、情商等很难在相亲中直观呈现,因此将更加直观的月薪、房产等作为筛选指标,是人们能做出的最理性的决策。相亲对于经济学逻辑的偏爱,折射了人们对艰辛生活的焦虑,也包含老一辈对几十年前物资短缺、生活贫寒的残留恐惧。当你进入相亲场域,便没有资格责怪提出这些标准的男性或女性“现实世俗”,因为这些标准是在这个场域中自我保护、做出理性最优选择的必需。如果你没有办法在“五分钟交流”中展现出自己超凡脱俗的阅历和才华,就只好先汇报一下你的银行流水吧。

相亲场域的经济学逻辑与情感逻辑背道而驰。经济学逻辑并不考虑两个人在性格爱好、为人处事方面的匹配指数,更无法计算出“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无法忘记你容颜”这样不科学但是却客观存在的情感火花。在相亲场域中,相识被安排,邂逅被谋杀,而相知的过程犹如两个演员对台本,目的清楚明白,攻防套路也都已依照世俗安排妥当。谁要是在车子房子、父母养老等严肃话题中突然插上一句“今夜月光真美”,那一定是拿错了台词,场面瞬间NG,降至绝对零度。

这是一部分年轻人至今仍然反抗相亲的原因。他们尚未完全放弃自由邂逅的权利,不愿意屈从于计划的庇护,不愿意丢掉“今夜月光真美”的台本,他们愿意承担因自由而带来的风险与危机——哪怕因此三十好几都结不了婚也不打紧。没有爱情的婚姻他们无法接受,认为婚姻是爱情水到渠成的结果,为结婚而结婚绝不是人生成就,为让父母扬眉吐气、让外婆笑着咽气而结婚则更加愚不可及。他们信仰风花雪月的缘分,深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此站在了家庭伦理中恪守经济学逻辑的父母长辈的对立面。电视剧《咱们结婚吧》里高圆圆她妈就义愤填膺地说:“感觉?什么感觉呀?根本靠不住。”

在这样一个迷雾重重、难判方向的小时代,人们做出的任何选择都有其合法性。这句话既是正确的,也是错误的。婚姻的经济学意义无法回避,《小时代》中顾里高瞻远瞩地指出,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一盘沙,不用风吹,走几步就散了。这大概是片子中最接地气的对白之一。但是,就像微信和QQ毁了拆信封的诗意,相亲让两人过早地短兵相接,感情应有的浪漫与含蓄也会在标准化的寒暄客套中湮灭,三姑六姨苦口婆心的安排和那套经济学的标准体系,也难保不会令人出现遗珠之恨,扼杀了可能的爱情传奇。不愿意参加相亲的人更值得祝福,因为他们心中还有诗,他们是不愿妥协于传统亦不愿妥协于时代的抵抗分子,是不解时代风情的理想主义者。

高转速的时代拒绝飘忽不定的诗意。或许在不久后的未来,以美好偶遇为蓝本的爱情小说会被划入科幻小说的类别。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