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我自豪,我曾是一名来自彭元帅家乡的兵

我自豪,我曾是一名来自彭元帅家乡的兵

吴卫江拿出父亲20多年前写给自己书信,饱含深情地念给妻子和儿子听。(记者方阳 摄)

湘潭在线8月11日讯(湘潭日报记者 周学良)不论是在军营,还是已脱下军装的5年里,只要是在“八一”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与彭德怀元帅是同村老乡的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的吴卫江,总要拿出父亲20多年前写给自己的40多封饱含深情的书信默默地吟诵。特别是1994年4月底那封信中的一句话:“卫江儿,你要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来自彭元帅家乡的兵,绝不能丢彭元帅的脸”,他一直铭记于心,并成为激励他人生征途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

父亲也曾是一个兵

吴卫江的父亲名叫吴继升,1943年出生。1963年12月,20岁的吴继升光荣入伍,成为一名高射炮兵。在从军的6年时间里,他入了党,当过炊事班班长,喂过战马,还多次被评为军事训练尖兵。1969年退伍后,成为湘钢的一名工人。1987年调到湘钢武装部任军械管理员。1994年,在负责枪械管理的同时还负责管理某银行的现金保险柜。卫江清楚地记得父亲曾与他说过的一件事,有一次,由于银行工作人员疏忽,价值300多万元的一大包现金没及时放进保险柜,被随意落在金库过道上。当时只有父亲一人值班, 也没有任何监控设施,但父亲觉得事情重大,主动通知相关人员,将巨额现金安全及时入了库。

1974年出生的吴卫江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便亲身感受到一位元帅的光荣与崇高,他的小学是在彭德怀元帅夫人浦安修捐资修建的希望小学就读。1983年,由邓小平题写的“彭德怀同志故居”金黄色门匾举行隆重的挂牌仪式,他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庄严行了队礼。自打记事起,卫江就在父亲的严格要求和言传身教下成长。父亲时刻叮嘱他和姐姐,做人要正直,要时刻想着自己是元帅家乡人,不能为元帅脸上抹黑,只能为元帅增光添彩。可以说,元帅家乡人不仅仅作为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作为一种崇高理念,早已深深融进了吴卫江一家人的血液当中。

戍边十六载:当好一名元帅家乡兵

1993年底,又到了征兵入伍的时节。19岁的吴卫江学了三年半木工刚转正,随师傅在兴建张家界火车站的工地上做木工活,每天能挣几十块钱。父亲一个电话通知他,已经在武装部替他报了名,要他火速赶回乌石搞政审和体检。一切手续合格后,他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在本省武警服役,另外就是远赴新疆戌边。

吴卫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并一度改名为吴卫疆,就是一心一意要保卫新疆保卫边疆。

1993年12月,吴卫江如愿来到了新疆咯什某部汽车团。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怀揣着许多梦想的吴卫江被分配到了汽车修理连的炊事班喂猪,成天与猪打交道的他,面对臭烘烘、脏兮兮、乱糟糟的环境,在给父亲的书信中,他流露出了失望甚至茫然的情绪,并一度想打退堂鼓。父亲接信后,敏锐地感觉到了他思想上的起伏和变化,很快给他回了信,信中写道:“卫江儿,知你兵种分配情况,大可不必小题大做。我认为一个人要去掉虚荣思想。干哪种工作都是干革命工作,而革命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我们的老乡彭德怀元帅是讨饭、做长工、放牛出身,黄祖示将军刚到部队也是分配喂猪。为父在部队也养过马,做过饭,当过炊事班长。现在在湘钢虽然只是一名普通工人,但我很满足,天天工作得很快乐。如果一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事就甩手不干,这是错误的,最后害的是自己。作为一名军人,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遵守纪律为生命,不要斤斤计较,这是做一名合格军人的最起码标准。卫江儿,你从军报国的路刚刚才起步,今后的路还很长,困难和挫折的考验会越来越多,你要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来自彭元帅家乡的兵,绝不能丢彭元帅的脸……”

远在万里之遥的吴卫江,捧着父亲的来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在以后的日子里,父亲仍隔三差五地书信于他,与他谈人生,话理想。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厚重的父爱,深深叩击着这位年轻士兵的心。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名好兵,既然喂猪就要把猪喂好。他一个人推着架子车,到连队食堂把潲水、剩饭菜推来,按家乡喂土猪的方法进行反复加工。一年下来,出栏肥猪20多头,最重的达175公斤,当年他被评为优秀士兵,多次受到营、连首长的口头嘉奖。

1995年,因表现出色,吴卫江调到了团司训练连学汽车驾驶,1997年7月光荣加入共产党,1998年转为士官,35岁那年成为四级军士长。

从1994年初到2003年父亲去世的这十年里,无论是遇到困难挫折或取得成功后的喜悦,吴卫江总是在第一时间里用书信向父亲汇报,即使后来通讯发达了也是如此。十年间,父亲饱含深情地给他写了40多封信。每一封信都成为父子俩探讨人生与理想的交流平台。父亲在信中常常提醒他,要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来自彭元帅家乡的兵,要不辱使命,为元帅争光。他也常以元帅家乡人、元帅家乡的兵深感骄傲与自豪。2003年父亲虽然永远离开了他,但每次闲下来的时候,他都要捧着这些泛黄的信件细细地品味。

16年来,吴卫江在部队喂过猪,干过营房管理员、汽车维修工,开过高原东风货车,上过山,当过电工、焊工、车工、钳工、水暖工、木工等。16年的军旅生涯,吴卫江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曾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七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三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三次被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五次被评为技术能手,一次荣获全团木工四小工比武第二名。

初中文化入伍的吴卫江16年里在部队这个大学校里勤奋钻研、刻苦自学,先后获得法律自考大专文凭、车辆运用工程自考本科文凭。从2007年开始,他又开始向双本科发起冲击,法律自考本科总共16门功课,他已通过了15门。

脱下军装仍是元帅家乡的兵

16年,作为一个兵来说,已经是一种圆满。2009年12月,吴卫江光荣退伍,又回到了他亲爱的家乡——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彭德怀元帅的诞生地。

从部队回到地方,吴卫江没有向组织上提任何要求,也没有去找父亲的故友旧交,凭着自己过硬的本事,他被湘钢洪盛物流有限公司招为员工,从最基层的员工干起,一年后便提拔为副班长,现在又成了修理一厂综合班的班长,厂里2014年7月的优秀员工公示栏上,吴卫江榜上有名。由于他的勤奋、诚恳、多能,几年下来他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深得领导和同事们的信赖,人送外号“吴技师”。他办事干脆利索,处事公正公平,连走起路来都是风风火火的,同事们都夸他不愧是当过兵的人。

2014年8月2日下午7时多,在距乌石镇400余米的公路边,一位九旬老太突然摔倒,刚好被骑着摩托车回老家办事的吴卫江看到,在扶与不扶之间,这位曾经的军人来不及多想,马上将车停靠在路边,迅速扶起老太。见老太伤势并无大碍,又多方联系找到了老太的家人,直至老人的儿孙赶到他才放心地离开。而等卫江赶回家中时,己是晚上9时了,桌上的饭菜早已是凉了又热热了又凉。

现在吴卫江的儿子吴昊已经13岁了,是湘钢一中一名初二学生。这位在军营里生活了近10年的大男孩有一个理想,就是高中毕业时报考军校或直接参军入伍。到时他会自豪地向他的“战友们”宣称,我的老家在湖南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和彭德怀元帅是同村人,我的爷爷、父亲曾是来自彭元帅家乡的兵,我也是一名光荣的元帅家乡的兵!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