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神秘的“关内楼兰”―――开阳

李春江

距阳原县城约十公里处,有座名闻遐迩的村庄,它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开阳。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记载,开阳即战国时期赵国代郡之安阳邑,《史记赵世家》也记载了“赵主父(武灵王自号为主父)武灵王封长子章为代郡安阳君”的史实,故开阳又有“开阳原村庄先河”的美誉。历史上有“先有开阳堡,后有弘州城”之说,可见开阳的历史早已深入人心。

开阳虽因时间的久远而显现出破旧的样子,但其褴褛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这魅力和它风格迥异的建筑有关。

开阳的城墙依势而筑,南北西东皆有,看去古朴厚重,极具气概。站在城墙前,你会惊诧它历经千年风雨却还拥有如此坚实、挺拔的身躯,你也很难相信它是由当地的白垩土和黄胶土搅拌后夯成的。

开阳的街道格式,充分吸纳了周易八卦的玄妙,体现了道家文化的思想。它一改传统的以南北中轴线为主要街道的格局,代之以两条纵向街道,依据“九宫八卦”的阵势,将城堡分割为9块,史称“九宫街”。每一条小巷又按后天八卦顺时针方向布局,这样的布局在古村落中极为罕见。

庙是开阳的代表性建筑。在只有110亩的狭小地域内,最初修建有十七座庙,而且龙王庙、观音庙各为两个,地藏王和观音王甚至出现在同一座庙宇。为何村南已经有了一座专门的观音庙,这里还要背靠阎王再树个观音,其中暗藏何等奥妙?令人匪夷所思。

若论开阳的艺术品,首属壁画,随处可见不说,且具极高的艺术水准。这些壁画分两种,一种多分布于墙壁屋顶,或神仙,或走兽,或故事,或告诫。壁画多配有文字,至今仍十分鲜艳。还有种称为悬山的泥塑,雕有褚神、凡人等众多形象,极具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

玉皇阁是开阳的神来之笔。阁楼斗拱溢彩,飞檐凌空,气势恢弘。虽在清同治年间重修过,但仍保留有唐宋时期的建筑风格。尤其令人称奇的是阁顶的龙头和四角的象头,形状十分逼真,给人凌空欲飞的感觉。

走在开阳的街道上,你会真实地感觉到,历史文化的气息几乎无处不在。

开阳鼎盛于唐初。那时候,堡内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至清咸丰年间,由于治所撤销,村庄已然商业低迷,集市废弃,人口锐减。至于由盛而衰的原因,史料多认为是生态遭严重破坏,致沙尘奔袭、水源枯竭所致,但民间也有“开阳衰败因术士做法”的传说。虽然众说纷纭,但开阳衰落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今的开阳,犹如一位耄耋老人,身形有些枯槁,言语也有些含混不清。

人们在惊叹开阳高水平的建筑艺术的同时,开阳街道的布局原先为许多人津津乐道,但如今已经破损。两边的民居许多在外墙加固了石头。玉皇阁、玄帝庙、城隍庙等建筑只留下四壁和框架,内里也有损毁,观音庙、关帝庙也是断壁残窗。玉皇阁和玄帝庙内还各幸存一块石碑。其中玄帝庙的碑立于明嘉靖年间,如今剩下半块,同样残缺的还有托着石碑的半个脑袋。玉皇阁的碑如今也是卧在黄土中。两块碑分别叙述了玄武庙修建和玉皇阁修缮的历史,记录了香客的功德。

在残存的庙宇里,壁画颜色看起来还算鲜艳,画境也依稀可辨,但当初那种完美的艺术形式如今已不得当初。

2005年,开阳堡村被省政府第一批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经过专业人士对开阳古代建筑的方位和具体结构的实地勘察,绘制完成了完整、清晰的开阳建筑布局图,真实地再现了各个建筑的历史风貌。“关内楼兰”―――开阳,现在还生活在开阳的居民在用他们的形式进行对这里的历史进行传承。他们用传统的民间乐器,说唱开阳的历史,历史文化也在以一种更广泛的形式传播和传承。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