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如何选择一位好医生

这是一件发生在我年轻时候的事。一天,妻子一脸严肃地告诉我:“我感觉胸部好像长了什么东西。”

妻子在洗澡的时候,发现胸部有一个小肿块。这可吓坏了我,我马上带着妻子一起去找到了我所在医院的前辈。诊断结束后,前辈一言不发,最后悄悄地把我叫到了一边:“70%的可能性是癌症。最好还是做个组织切片检查吧。”

如何选择一位好医生

两天之后,我带着妻子去做了组织切片检查。可是等了好久也不见结果出来。我们觉得,要是有问题应该早就联系我们了,既然没有联系,也就放心了。但是过了许久之后,之前给我妻子检查的那位前辈和负责这次组织切片检查的病理科医生一起找到了我:“是癌症。”之后的话,我不用听也能猜到。最好尽快实施手术,这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你们确定吗?”

“确定。”

“那为什么不早点把检查结果告诉我。这么晚才出结果,是不是还有什么问题呢?”

负责组织切片检查的病理科医生向我说出了实情。最先得出的诊断结果是恶性肿瘤,但总觉得从分析结果来看并不符合典型的癌症病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位医生又向其他五位值得信赖的病理科医生送去了切片样本。

当时负责组织切片检查的医生是我最信赖的医生之一。他的诊断快速准确,在医院备受好评。如果连他都没有把握,那最后的结果肯定会有问题。

“那他们怎么说呢?”

“两人说是癌症,剩下的三人判断不是。我的诊断也是癌症。所以三对三。凭我个人的判断,可以肯定就是癌症。但是我觉得不能这么草率地下结论。”

这样的结果让我一时难以判断。如果就这样草草地断定是癌症,那之后的手术又会让我有心理负担。可是如果置之不理,心中却又总有一丝不安。左右为难的我最后决定去咨询最权威的第三方意见。

四处打听之后,得知当时乳腺癌诊断的最高权威就职于美国的明尼苏达大学医院。我和妻子的主治医生商量决定请求对方再次诊断。那时刚好有一位同事要去美国,就让他帮忙把组织切片送过去。我焦急地等待着对方的消息,但是一天过去之后依然没有任何消息,我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虽然迟迟没有确定的消息,但我隐隐觉得应该可以确诊就是癌症了。

就这样,在忐忑不安中又度过了一天,电话终于响了。明尼苏达大学医院来消息说,不是癌症。他们还特别强调,最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确定这不是癌症。

无论医学如何发展,关于误诊的争论始终不会结束。但是我们并不能把误诊完全归咎于医生。虽然也有因为医生个人能力不足而导致的误诊,但很多时候确实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有时甚至会像我妻子的情况一样,多名医生检查都难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治疗时的情况也是如此。有些医生会要求进行手术治疗,有些医生则会建议化疗或者放疗。当然,大部分的医生针对类似的病情基本都有大致的治疗方案。但是选择哪种药物、采用何种手术方式等具体问题,则会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比方说,我们可以选择多种方式从首尔出发到达釜山,有些人会选择飞机,也有人会选择高速巴士或者火车。虽然目的地相同,但可供选择的出行方式有很多。究竟哪一种方式是最快最安全的呢?这由每个人的个人处境和条件所决定。应该综合考虑癌症治疗的最新动向,以及患者的个人情况,在各种可能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问题在于很多患者觉得,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都只是医生的事情。我想给癌症患者们的建议是,不要被动地坐等医生的建议,而应该主动去找到那位可以帮你做出最佳选择的医生。如何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医生呢?下面就将为大家介绍以下几点。

第一,收集信息要做到万无一失

“一位医生都不认识。”

“这又该问谁呢?”

“怎么知道谁是好医生呢?”

“他们给我介绍了一位医生,应该可以信得过吧。”

在选择医生的时候,想必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反应吧。

如何选择一位好医生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你现在是在找对象,你还会因为没有熟人或者是别人介绍不可信而消极等待吗?大家肯定会四处打听了解对方的人品,直接见面看是否符合彼此心意。所以那些所谓的“不认识医生”“没人可以咨询”“别人介绍的医生不可信”等理由只不过是借口罢了。只要你下决心去了解,肯定可以找到咨询的途径。

如果不知道如何判断这位医生是不是可以治疗自己疾病的名医,那么,先去找找那些最早知道这位医生信息的朋友。一般来说,只要通过一两个熟人就能找到可以帮你了解基本信息的朋友。

首先你要把你想了解的信息广而告之。只要下定决心多多打听,一定可以获得你想要的基本信息。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行,我们可以主动去社区医院咨询。还可以求助于附近诊所的医生,向他们询问相关的信息。

即使你认识的不是癌症的专科医生,一般的医生也都掌握癌症的基本知识。此外,你还可以在同事、校友中寻找,他们中间说不定也会有治疗癌症的专家。通过这些人际关系,你可以更加迅速地了解到准确的医疗信息。

第二,不要轻信所谓的媒体名医

打开报纸的“健康·生活”版,可以看到各种名医推荐和介绍几乎占据了整个版面,有时还会看到用夸张的大字写着某某领域顶级名医某某某。

不过这些报道中的大部分名医都是徒有其名。判断这些名医的标准也类似于舆论调查,既不公开也不透明,而且这些所谓的名医更多的是热衷于在媒体上露脸,真正有实力的少之又少。

那些声称动物实验成功、即将投入新药开发、新疗法正在研制中的报道,在我看来也都是不可信的。任何一位严谨的医生都不会在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临床试验得到公认之前在媒体上公开发表相关内容,因为这些都是他们的心血,必须慎之又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也是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

并不是说电视和报纸上出现的医生都不可信,只是因为媒体有时候会进行夸张报道,或者透露一些尚未成熟的研究信息误导公众。当然,有些医生偶尔也会自发地向公众介绍自己的个人主张和最新的医学信息。

我想要说的是,大家千万不要将舆论报道当作判断名医的标准。虽然可以适当参考舆论报道,但绝不能将其作为衡量名医的唯一标准。

如果这些报道中有你需要的医生信息,一定要通过正规的途径去确认相关的内容。

第三,选择一位好学的医生

医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一位合格的医生不是利用给病人看病后的空闲时间来学习,而是挤出睡觉的时间来学习和研究。

如何选择一位好医生

现代医学发展突飞猛进,几年前备受瞩目的最佳疗法会迅速被新疗法所取代。所以身处医学实践第一线的医生们必须不断学习和研究,了解如何应用现有疗法使副作用降到最低,并掌握医学界的最新动态。判断一位癌症医生是否持续学习,最好的证据就是论文。

每一位专注于学习和研究的医生都会笔耕不辍,用论文发表自己的成果。一位40岁以上的医生在成为专家之后,都会发表大量以第一作者署名的论文。不仅如此,论文发表的杂志也都必须是学界公认的权威刊物。能够在世界级的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这是对医生实力的极大肯定。想要发表一篇优秀的论文,医生必须了解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需要有能够去伪存真的慧眼和支持论点的大量临床试验。

当然,我们不能仅凭论文判断医生的实力和研究水准。有些医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发表论文,但是却一直坚持学习,积累临床经验,时刻关注最新的医学动态。这样的医生虽然没有论文成果,但对于各种最新的治疗方法却有着准确的认识。面对病症,他们可以自信果断地做出判断。但是由于没有像论文之类可以量化的评价标准,一般患者很难对他们的实力做出判断。

作为一名医生最重要的是,不断学习和研究最新的治疗方法,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不过,最终必须有医生个人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才能使全心全意的服务落到实处。

第四,选择一位能接受他人意见的医生

我们在选择医生时,很多时候难以分清自信和独断。我们经常会将有些医生自以为权威、独断专行的态度误认为是自信十足,有自己的主张。

很多人可能都想知道如何区分这两者。医生对于自己治疗方案的自信和治疗过程中独断专横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越是实力非凡,对自己方案信心十足的医生,越是愿意去倾听其他医生的意见,接受其他的方法。反而言之,这种虚怀若谷的态度正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这一点在和其他医生合作时表现得最为明显。一位有实力的内科医生会充分考虑外科手术时的情况,同时也会耐心听取病理科医生的意见,在做出诊断时,必定和影像科的医生协调配合。外科医生也是如此,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在手术前会和内科、影像科的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也会听取麻醉科和病理科医生的手术意见。手术后,还会和内科以及放射肿瘤科的医生保持紧密联系。

主治医生如果忽视了哪怕一丝的其他可能而固执己见,那么治疗过程中将很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需要选择其他疗法的时候,如果各项条件并不具备,那治疗将会面临很大的困难。患者个人很难判断自己所选择的医生是否擅长和其他医生合作。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向他的同事或者身边的人了解情况,尤其是向和自己疾病相关的其他科室医生打听主治医生的情况,这将会为你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比如,向外科和影像科的医生了解内科医生的情况,向内科和麻醉科的医生打听外科医生的口碑。每个医生都会介绍他们彼此间相互了解的最佳人选,因为他们经常一起合作,彼此熟悉。通过医生们的相互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到,所选的医生是否独断专行,是否擅长团队合作,是否医术精湛。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客观的判断。如果自己无法了解这些情况,可以找人帮忙打听,利用你的人际关系,只要用心去找,一定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信息。

如何选择一位好医生

第五,医术的实力先于患者的感受

我有一位前辈,人称“刀子嘴”。他医术高超,但是性格有些古怪,即使是面对年长的患者,也会调高嗓门大声呵斥。有一次,一个朋友的母亲来找这位前辈看病。经过几天的治疗之后,前辈的性格展露无遗,他对朋友的母亲一顿训斥。朋友的母亲难以忍受,不得不选择转院。当然,这就是前辈平时的性格,我们对此一点都不感到吃惊。可是没过多久,这位朋友的母亲又来找到了前辈。因为转院之后虽然医生态度亲切,但是病情一直不见好转。这位朋友的母亲只得忍受前辈的毒舌,继续接受治疗,最后得以安然出院。

最近,提高医疗服务成了医学界的一大话题。大家也都承认,患者拥有接受亲切服务的权利。患者的心情也是治疗的重要一环,所以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

第六,大医院并不一定是最佳选择

韩国人有个毛病,什么都要选最好的,也就是所谓的一流病。这一点也充分体现在对医院的选择上。大家都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即一流大学毕业后在大学医院工作的医生一定都是名医。当然,能够考入一流大学,又能进大学医院工作,这样的医生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积累临床经验,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医学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这样的医生才能给我们最好的治疗。暂且不论医术的高低,现实的情况是,医院很多时候并没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医生对待患者的态度也会大不相同。虽然在每一位患者眼中癌症都是致命绝症,但对于每天接诊数百名癌症患者的医生来说,他们很难理解和照顾到每一位患者的感情。

很多人一说到癌症,就非要到大医院就诊。我想这大可不必。

癌症三期之后的部分患者确实需要选择大医院。因为,这一阶段的治疗更加复杂,只有大医院才具备最新的医疗器械。但也有很多人在中小医院接受治疗并最终痊愈。根据病情的不同严重程度,我们会发现,有时中小医院的治疗比大医院更加有效,癌症初期的治疗尤其如此。如果是简单手术即可完成的治疗,又何必非要去大医院等上几个月的检查,在嘈杂的人群中压力重重呢?如果中小医院在治疗方面有困难,医生会推荐你去大医院就诊。

如何选择一位好医生

选择医生时,最重要的不是医生的名气。对患者疾病的关注度、积极的姿态,以及全心全意的治疗态度才是我们最应该看重的。如果难以判断你选择的这位中小医院的医生是否符合你的要求,你可以通过身边的朋友了解这位医生一年之内做了多少例手术、内科治疗的经验如何等信息。如果这位医生一个月只有三四例手术,负责的化疗患者也只有三四人,那么他的临床经验方面就略显不足。

剩下的只要按照之前所说的几条标准对号入座即可。必须时刻牢记,我们要选择的医生并不需要“包治所有癌症”,而应该“最擅长治疗你所患的癌症”。这样的医生并不一定只在一流的综合医院就职。不要舍近求远,尝试在你的身边寻找名医。

如何设计将要和癌症一起度过的日子,我们必须慎之又慎。选择一名合适的医生就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不过最重要的不是手术,也不是化疗,而是患者本人,最终承担一切的也是患者本人。

患者自己选择医生并不是什么越权行为,这是每一位患者应有的权利和义务。请记住,胜利永远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摘自《不要和癌症抗争,要跟它做朋友》

如何选择一位好医生

欢迎关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官方微信平台:shanshidashe

更多好书的书讯、书摘、赏析、赠书活动,与您分享。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