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银行亟待数据化模式变革

不管是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支付的风险管控是共同的命题。尽管互联网金融产生诸多问题,但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信息处理的挖掘使用,正是银行的短板,因此,银行要赢得可持续竞争,首先就要从数据存储运营模式,变革为大数据分析和利用的运营模式。

近年来,金融业出现了“去中介化”趋势,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企业迅速向金融领域渗透融合,催生了一种新的业态—互联网金融,也打破了银行传统的行业界限和竞争格局。在这种趋势下,银行怎么调整?只有顺应大势,并从战略上做深刻的思考。

金融支付的五大破题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在“支付”。互联网金融开展支付业务,对中国传统的金融有5大影响,分别是支付的规模化、金融机构边界、认证风险、洗钱风险和移动便捷。

先谈支付规模化。中国目前已有250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了许可证,其中具有办理网络支付业务资格的机构达100多家,是西方主要的几家经济体内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总和。目前排名前几家的支付机构的业务笔数、金额、用户数都是全球领先,他们从事的业务,不仅包括投资理财、小额信贷,而且伸向了基金、保险等金融衍生品。

第二个影响是模糊金融机构边界。支付账户和存款账户的混淆,形成了金融机构边界的模糊。从全世界金融业发展历程来看,负债、存款业务多数为银行特许的经营权,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受到严格的监管。客户将资金放在银行,意味着客户对银行体系的信赖和托付。现在中国的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构建了虚拟账户,事实上形成了支付性的存款账户,但有效实名认证做得比较弱或没有有效的实名身份认证。这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说无法明晰账户法律权属、账户内资金转让、账户利息归属、存款准备金、流动性管理等问题。还有些学者在讨论,互联网同货币基金的结合,资金回流到银行体系,客观上提高了社会资金的成本。所以总体来看,如何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我们的监管政策、货币政策、宏观金融政策等方面都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需要从理论上、实践上来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三个影响是认证问题。在支付的过程中,目前互联网金融大多有着快捷支付、交易便捷、价格低廉、场景体验等优势,但安全认证方面采取的是弱认证的办法。如果是小金额支付,客户的损失风险还是可控的,但是如果这种弱认证方式没有一个法规的限定,大额支付也通过快捷支付的弱认证方式的话,一旦造成客户损失,后果比较严重。所以,监管部门从兼顾安全和效率的角度出发,制订了限额。有些人认为这是限制了互联网企业发展,其实监管机构考虑的是金融体系的整体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也是全世界的惯例。当然,过去在银行方面,对客户支付的体验考虑是不够的,如片面强调客户的安全性,用安全等级比较高的认证方式来处理小额资金支付,给一些客户带来不便。现在,银行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变,开始兼顾安全和效率。

第四个影响是洗钱风险。最近,部分外国银行被美联储罚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其中有涉及洗钱的违规行为被罚款。这是我们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在支付过程中应该极其重视的一个问题。

最后的影响是移动金融迅速代替PC网上银行。现在工商银行的手机银行客户已经超过1亿,而且通过大数据的挖掘,我们看得非常清楚,主要的手机银行客户群是年龄从20到40岁的客户群,他们大量使用手机上网。可以看到,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正在发生迅速增长。现在银行对移动渠道的研究是不够的,认证方法也需要在安全和便捷方面做完善。

变革数据化运营模式

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什么?是存款吗?吸收存款就要付利息给储户,转换的关键是贷款,只有把存款转换成贷款,银行才有收益,这种转换将短期资金长期应用,零碎资金集中使用,让度了资金的使用权,商业银行才能获得存贷利差和中间业务收入,对社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把储蓄转化为投资。互联网企业现在谈得很多,怎样用大数据技术,对信息处理挖掘使用,作为开展营销和风险控制的主要依据,因为在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客户消费数据,通过网站搜索、收藏、购买记录,配合数据挖掘、进行客户模型行为分析等等,很有创意,是值得借鉴的做法。但由于存在信息的碎片化、片面化,在实践中仅利用交易类的数据判断风险恐怕还不行。人们可能会在不同的网站购物、交易,而且电子商务网站一般也不能全面反映用户的服务和投资活动。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风险管理能力。在加拿大某银行董事会的门口有两个铜像,一个铜像是昂首挺胸的,一个铜像是卑躬屈膝的,这是两个什么人呢?一个是借钱时的银行家,一个是借钱后的银行家,这两个铜像形象地说明了风险管理对一家银行的难度。商业银行有几十年、几百年的风险控制基因,对风险的控制能力还是很强的。有专家团队和经验,有基于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判断,也有很多客户经理实地的判断,这些都是银行的优势。当然,商业银行的传统风险管理方式也存在弱点: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客户经理难以掌握到足够的信息,信息是碎片的,不够全面,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商业银行也需要利用互联网思维,学会用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

银行拥有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强大的系统,但是目前各种系统之间的整合是不够的。专业分割,标准不一,架构复杂,流程过长,数据重复与数据短缺闲置浪费并存,造成数据的条线化、局部化、碎片化。所以即使像银行这样具备社会最好的、最完整、最具有历史性的几十年的信息,但是如果不知道怎么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挖掘和利用信息,就会失去竞争力。因此,未来的银行不止是数据存储的银行,更要是数据分析、数据解决的银行,在数据中摄取价值,赢得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