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作为沈阳人 你所不知道的消失了的古建筑

沈阳作为一个文化古城,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很多,但是也有些,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逐渐陨灭,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沈阳消失已久的古建筑。

一、老沈阳城隍庙

作为沈阳人 你所不知道的消失了的古建筑

在古代,有城市就有城隍庙。古人认为,城隍是城市保护神,“城”指城池,“隍”指干涸的护城河。早在汉代,民间就有了祭祀城隍神的记载。

沈阳历史上的城隍庙始建于辽金时期,而且在清代,成为地位高于普通城隍庙的“都城隍庙”,行政规格上可比上海等地的城隍庙高多了!

中国现存的都城隍庙仅有三座,分别在西安、北京、南京,都是当地的繁华去处、旅游名片。

据说,咱沈阳的“都城隍庙”也有望在今年列入复建计划。

城隍是个神职,而非神仙,也就是说,有本事有口碑的神仙或者名人都可以当城隍。上海的城隍就有霍光、秦裕伯、陈化成三位之多,西安的都城隍是纪信(汉高祖刘邦亲自封的),苏州的城隍是黄歇,北京的城隍有文天祥、杨继盛两说,杭州的城隍有文天祥、周新两说,济南的城隍是铁铉、南昌城隍是灌婴。

那么,沈阳的城隍是谁呢?

1962年从城隍庙旧址里清理出来一块元代城隍庙重修碑,碑文告诉我们,元至正四年,一位叫胡道真的道长出面集资,主持重修了已残损多年的沈阳路城隍庙。在那时候,沈阳城的敬神者就已经不知道他老人家姓甚名谁了。这块元碑上面镌刻“沈阳”二字,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记录“沈阳”名字的文物——现在它还好好地保存在沈阳故宫博物院里,等着你去进一步破解它的奥秘呢。

到了皇太极建立清朝时,盛京的城隍庙升级为都城隍庙,清朝入主中原后,也封了北京的都城隍庙,这样清朝就有了两座都城隍庙。

清朝时,每年的元宵节、清明节、中元节,盛京城这位不知名的都城隍老爷都要由力士们扛着,沿四平街北上,一直视察到方城小北门(地载门)处的临时神坛,陪都城内的要员们如盛京将军、奉天府尹、承德知县等,在这里次第祭祀,禳祓灾疫,祈求都城隍保佑全城官民。每次城隍出巡,都是市民的视觉盛宴,上街看热闹的人山人海,可以很好地拉动节日经济,相关纪念品、小吃、小玩意儿只要正常走量就能大赢其利。

这样盛况,如今早已不存,近代以来轰鸣的大工业浪潮,令文科出身的城隍老爷无所适从,清帝退位之后,沈城的神仙重排座次,城隍老爷一步步落伍,终于连专门的庙宇也颓圯荒废了。

沈阳都城隍庙的位置就在现在的市政府广场南边。在上世纪20年代,城隍庙的正门被中街北侧的店铺挤没了。西北悬天一片云,乌鸦落进凤凰群,那之后好些年,老百姓有谁想给城隍老爷上炷香都找不着庙门了。

可喜的是,没庙儿了的都城隍老爷,后来到底还是找着了个落关系的地方,那就是故宫北侧、老铜行巷堵头的中心庙。

现在你到中心庙,还能看到当年那位都城隍屈身配神之位,跻身在财神、山神、土地等众神之间受着香火。如果将来都城隍庙重建,这位城隍老爷应该就能有机会搬入新居了吧。

二、关帝庙

沈阳二台子关帝古刹护国寺(关帝庙)位于沈阳市东陵区前进乡二台子村。据《沈阳县志》记载"沈阳北 二台子关帝古刹距城八里唐时建"占地面积三千三百一十八平方米,古刹地处山坡之上,庙宇建筑别具一格,绿树掩映,清静幽静,颇有几分神秘色彩。《盛京通 志》亦称"城北二台子关帝庙系名刹"。自唐时建庙以来,历代皆有修善增设,至文革前古剁仍保持完整,文革中拆毁。

作为沈阳人 你所不知道的消失了的古建筑

作为沈阳人 你所不知道的消失了的古建筑

作为沈阳人 你所不知道的消失了的古建筑

三、崇寿寺

在大北门原来还有一个庙叫崇寿寺,里面有一栋辽代的白塔,今天的白塔小学就因此得名,50年代的时候拆了。

作为沈阳人 你所不知道的消失了的古建筑

白塔寺,又名崇寿寺。原址位于沈阳小北关城门外,今大东区白塔小学院内。按《盛京通志》、《沈阳县志》记载:“崇寿寺及崇寿寺塔创建于唐代,尉迟恭监造。明清两朝都进行过重修”。清末民初寺庙始渐破落,以致庙宇荡然无存,仅剩造型古朴优美。雄伟壮观的古塔。而古塔也因年久失修,于1957年4月被拆除。拆塔时所出文物共有92件。所获文物和塔的建筑结构都证明,白塔是辽代乾统八年(1108年)建,距今已有890多年。

这座古塔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组成。等边八角形,密檐11层,全为青砖筑,实心,高约25.88米,直径9米。基座坚固,上缘嵌有横铺一周的凸雕莲花砖。塔身第一层,每面有1佛龛,内置1坐佛。塔身第M层壁面的每面都立有一方宇砖,由东南向西回绕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第十一层檐上顶正中,又升起八面形塔顶。塔顶宝珠上铸有“万历计五年四月吉日重修”的字样。从所获镀金小盒与银质椭圆形小盒中取出舍俐子298颗。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崇寿寺塔地宫中有石函,长37厘米,高19.6厘米,前宽22.5厘米,后宽20.5厘米,石函与函身都刻有文字,为楷书,共计300余字,记录建塔位置、时间及建塔主、捐资邑众余人。石函刻文进一步证实辽代沈州州治的方位,与沈阳古城的位置相同。

今天,这座古塔虽已不复存在,但以此塔命名的白塔路、白塔小学,远近闻名。

四、魁星楼

在小河沿有一个历史悠久的魁星楼,历代考取功名的人考试之前都去那里拜文曲星,50年代高考的学子都去,可惜60年代拆了。

作为沈阳人 你所不知道的消失了的古建筑

曾是盛京八景之一,文革时被拆除,旧址已被“占用”

“魁星阁高峙城东,夕照晚霞一望千里。”这是《沈阳县志》中记载的沈阳历史上著名八景之一“星阁睛霞”的真实写照。这一美丽历史景观将有望再现,景观中的“魁星楼”原貌也将原汁原味亮相沈城。原“魁星楼”位于大东区菜市街魁星胡同14号,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曾于1838年、1861年、1882年三次重修,解放后于1962年被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进行一次维修,后在文革初期即1966年8月被拆除。“魁星楼”寺院坐落在万泉河北岸,地势较高,占地1600多平方米,是个长方形的大院落。其规模虽不算大,却颇有名气,“星阁睛霞”不但是沈阳著名八景之一,且东北仅此一个。由于“魁星楼”是明、清两代学子赶考前必须拜谒的场所,有关部门、政协委员经过多次论证,认为重建“魁星楼”对提高沈阳城市文化品位意义重大。

五、珠林寺

珠林寺原位于大东区珠林路一段10号。后金初年建,康熙初年重修扩建。占地百余亩,是最早的“寄灵寺”。

作为沈阳人 你所不知道的消失了的古建筑

乾隆三十九年(1774),承德县(即沈阳县),知县庆贻说:“死者尸骨皆父精母血,贵重如珠;寄骨寺内,棺木之相依,车前廊后舍序次如林也。”,并为该寺赠书有“珠林”二字,匾额一块,这就是“珠林寺”的由来。该寺的正门是用青砖砌筑,上面书有"珠林寺"三个醒目大字。寺内古树参天,肃穆幽静。佛殿分正殿、配殿、碑房共20楹。另外还有僧房、禅堂20余间,灵房数排。寺周砌以高大的青砖围墙。民国年间,张作霖和郭松龄夫妇的灵柩,都曾存放于此寺。后来张作霖的灵柩移于东陵区国公寨村的西岗埋葬。清末由浙江、江苏会馆经营,1919年由奉天同善堂接管。1949年后,由民政局接管,并将寺内1032口无人认领的棺椁全部掩埋。现殿堂被工厂使用,该寺已无存。

六、天后宫

作为沈阳人 你所不知道的消失了的古建筑

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有一条以天后宫命名的著名街道。它位于沈阳大东区西部,西段跨沈河区。该街道始辟于清代,曾分段命名为西横街、东横街、望北楼西胡同等。1957年,沈阳市有关部门在规划全市街路地名时,即以清代此地曾建有一座天后宫,命名为天后宫路沿用至今。今天的沈阳二十六中学,即为原天后宫遗址,面积达20多亩,由此可见,天后妈祖在东北地区,地位崇高,影响深远。

据《奉天通志》记载:“天后宫在地载关山(小北关)三皇庙西,清乾隆年建。为闽江会馆。”又据《沈阳市志》 (卷十六宗教)记载:“首都宫观天后宫,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七(1782)年,位于大东区小北街,创建人为闽人(具体为福建旅沈商人陈应龙),住持周宗岐,其用途为伙居道,居此住用。”

早先盛京城(即今沈阳)商贾行市兴起,关内南方各省的买卖人纷纷奔赴东北经商,把南方的丝绸、水果、海鲜与东北的人参、鹿茸、皮毛、蘑菇通过海陆渠道交易。当时有一些福建,江浙籍的旅沈客商经常往来此地,他们在古城的地载门(小北门)外的地载关(小北门)街修建了一处闽江会馆。其中有一个叫陈应龙的福建人多次经商失败,遂发愿斥巨资在沈阳捐建一座天后宫礼事,祈求过海往来平安。生意发达。果然。天后宫建成后不久,陈应龙一直生意兴隆,财运亨通,祈愿果然灵验。

那时,天后宫规模宏大,建筑壮观,风格独特,占地万余平方米,四周砌有很高的青砖围墙。在山门前竖有两根高大的旗杆,门两侧有一对雄伟的石狮子、向南的山门两旁挂有“江南归雨,塞北停云”的楹联.在宫檐两侧塑有排成竖列的望天狗,其状栩栩如生。

山门后还设有朝北的一座大戏台,闽江同乡会馆每年都有集会,庙会日期是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日。每逢集会期间。会馆都要请戏班子在此演出堂会戏。并且还要大摆宴席三日。唱戏三天、天后宫内外人潮涌动,摊贩陈杂.热闹非凡。

天后宫后院有一栋五间二层小楼。俗称“寝宫”,是宫内的主神天后娘娘(又称妈祖、天妃)·寝息”的地方,天后宫的各殿堂内。塑满了各式天后(妈祖)的神像。天后宫的山门西面是一片空地,为栽树种花之处,西北面还有一个很大的水池子。山门东部有个较大的便门、通往殿堂。再向北走有三开间的大屋,那就是会馆办公址(即原三皇庙址)。

据载,昔日沈阳还有一座类似天后宫的山东庙,庙内也供奉天后(即妈祖),它是旅奉山东客商修建的,附近有山东会馆。如今原建筑物早已不存在了、变成了居民楼房住区,但至今仍留有山东庙巷的街道地名(在今沈河区大西边门外十三纬路.旧称怀远关外)。天后宫自清初至今,已近三百年。而在沈阳周围,尤其是沿海及有水域的县市也曾建有多处天后宫,其中以沈阳的大东区内原天后宫最为宏伟:隆观。由此可见,妈祖文化在这座城市的影响之大。因而值得研究妈祖文化的专家去挖掘。

然而,作为沈阳惟一一座遗存供奉妈祖娘娘的沈阳天后宫,也是沈阳历史的记忆,至今还有不少定居在日本、台湾、香港、澳门的老沈阳人和妈祖文化研究者来这里凭吊缅怀,拍照留念。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2006年7月。沈阳市的文博部门已多次邀请他谈谈恢复天后宫原貌的设想……更令人高兴的是。随着妈祖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并且随着两岸三地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逐步密切,来沈阳创业的投资者在不断增多.投资规模在不断拓展,投资层次在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尤其是在陈舂森、蒋金枝为代表的7万在辽沈经商的莆籍商人的强烈要历经沧桑的沈阳天后宫下,沈阳商界和民众,对重建沈阳天后宫有着强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他们和辽宁省、沈阳市有关部门进行密切的磋商,为重建沈阳天后宫进行不懈的努力。相信借妈祖灵光重建天后宫这一天会很快到来的。

七、风雨坛

沈阳风雨坛位于现今五爱市场金城大厦附近。据沈阳县志记载,清雍正11年,沈阳知事祭玉升选址修建了风雨坛。不过,风雨坛原名是“风雷云雨山川坛”,人们为了方便,简称它为风雨坛。风雨坛的形状是两丈左右的正方形二阶殿平台,是老百姓祈福的地方。

作为沈阳人 你所不知道的消失了的古建筑

“传说当年没有修风雨坛的时候,那块儿(现今五爱市场附近)一年四季不是刮风就是下雨,天气不好。后来,风雨坛修好后,平台上立了根棍儿,有点儿像北京天安门前华表的形状,从那以后,那里就风调雨顺了。 ”风雨坛街街道办事处宣传委员张建勋介绍。

不过遗憾的是,沈阳风雨坛在顺治入关之后,便没有皇帝亲祭过。历史上,属于国家级别的祈雨是“雩祭”,它历史久远,从《春秋传》中就有所记载:“龙现而雩”。明代祈雨已经很普遍了,到了清代,雩祭已经形成了最完善的典礼礼制,每当久旱或者久雨时,就要官署、朝廷去祭祀,甚至有时皇帝要亲自去以表诚心。天坛的圜丘就是清代定期举行祈雨的地方。而沈阳的风雨坛,则属于不定期的,每当久雨或者久旱时,风雨坛就会迎来祭祀者,到丰收时还再“报祀”也就是“还愿”。

至于灵不灵呢?这就得看“老天意愿”了。康熙皇帝算是祈雨比较勤快的皇帝,他也为他的祈雨成绩骄傲,还特地举过例子:“有一年,曾因大旱,朕于宫中设坛祈祷。长跪三昼夜,日惟淡食,不御盐酱。至第四日,徒步到天坛虔诚祈祷。忽然间乌云密布,大雨如注。再步行回宫后,水满雨靴,衣尽沾湿。”如此灵验的时刻史上记载挺多,但是实际情况恐怕得两说了。比如康熙九年久旱不雨,皇帝连同大臣一连斋戒了十几天仍然阳光灿烂。

沈阳风雨坛作为一种美好愿望的载体,沉淀了那个时代特有的人文景观和深厚回忆。风雨坛在1952年遭到了破坏,如今已不复存在了。幸运的是,1948年,沈阳市为该地区取名为“风雨坛街”,使得“风雨坛”这个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古迹得以保留它部分的回忆。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