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微分享丨潘幸知:女性主义是如何在新媒体发展的

潘幸知:女性主义是如何在新媒体发展的

写在前面:

她是国内首位女性主义自媒体人,情感私董会创始人。她还是罗辑思维天团文案成员、新媒体女神榜顾问。

她创立的“幸知在线情感咨询平台”,以自媒体潘幸知(微信号:SharpShow)为基准,建立了覆盖百万用户的海内外华人情感圈,以女性独立、助人自助为根本宗旨,帮助几万名女性成功解决情感困惑,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火的情感医生汇聚平台。

她是新时代女性,更是在被男人占据的互联网世界里拼杀出天下的女王。

微分享丨潘幸知:女性主义是如何在新媒体发展的

为了方便阅读,本次分享以Q&A形式来展现给大家:

创业第一课,和婚姻第一课同等重要

Q:群里很多人都是创业者,请先简单的介绍下你创业的动力来自于哪儿?创业前后的心态有什么变化?

A:

创业的动力来自于不安全感,因为我本身是一个特别没有安全感的人。我发现,不管是在哪家企业,不管这个企业是国企也好私企也好,我都不觉得这会是一个吃一辈子饭的职业。人就像水,不进则退。我本性是一个非常愿意去尝试新鲜事物的人,所以我觉得不安全感是我创业的一个动力。

创业是一种精神,在我没有完全离职去创业之前,我在公司里也在不断创业,比如说我新开一个项目或者新做一个频道、新设置一项新的产品,都属于创业精神,只是这样的创业会更有安全感一些。没有创业精神的是什么特质呢?领导布置什么我完成什么,新做一件事,不敢带有太大的主观意志,或者带了很多主观意志,领导一批评,就不敢做了。我愿意把我喜欢的事情跟公司工作不断结合,只要是我认准的事情,我不会因为阻扰而停止,但我可以换个方式。

很多女性喜欢的创业方式——我能不能一边工作一边兼职干点什么?在可以满足我现有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产生一些新的收入,这个在很多女孩子的理解的意义范畴上面来说,就是创业。因为这个社会对女孩子要求其实可能并不是很高。女孩子对创业的想法是,完成一种小而美的梦幻构想。比如开个咖啡馆,开个书吧,卖点有逼格的小产品,不赚钱也没关系。听起来美美的,其实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因为没有对创业世界的残酷性做一个很好的预估。就像婚姻,一定不只是穿着拖地白纱长裙走走红地毯,婚姻第一课,其实就是婚礼,跟婚礼相关的,包括对彩礼、房子、宴席、出席人的要求,包括两个家庭的第一次联谊,这个问题没解决好,在婚姻里一定会栽跟头。创业第一课,和婚姻第一课,同样重要。

创业以后,我个人心态最大的一个转变就是——我真正需要为这个事业去负责。为投资人的信任负责。我必须得自己靠这个收入支撑企业,养着我的员工。如果一旦没有投资,我是不是也可以活着,并且活得很好?我的员工是不是有足够的信心和信任,来一直跟着我,克服所有的困难?

在创业之前,我多跟自媒体人打交道,创业之后,更多的是跟真正的创业者进行有深度的交流,这也是一个变化。

从九岁看完《金瓶梅》开始,冥冥中注定了今天的机缘

Q:为什么做情感咨询行业,你看中的是这个行业的哪些潜力?为什么你的情感咨询带有研究性质的?

A:

做情感咨询行业其实是一种误打误撞,但是当你做了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事情它并不是偶然的,它会有一系列的因果,就像是突然之间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我九岁的时候就看完了《金瓶梅》,那是我爷爷书柜里的,好像还是竖版。因为我是独身子女,小时候又很乖,在家特别无聊,而且妈妈是个妇产科医生,后来十岁的时候,我就把一整套妇产科的书看完了。

到现在创业了之后,你回过头来看,这一系列的事情全部都可以串成一个串儿,你会发现你就适合做这件事情,只是说在创业之前你没有发现这件事情。只能说,有一种机缘叫做“命中注定”,它会在你人生的某个时刻,恰到好处的来临。

如果说这个行业有哪些潜力——假如这个行业没有任何潜力,但我做了,我一定也会继续做下去。我相信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有一定潜力的,只是你有没有用心去发现它。只要善于琢磨,就可以产生很多新的东西,也就是微创新。

之所以说情感咨询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就是我们在每年会根据后台一些数据,做一些相关的研究,比如跟权威机构一起推出中国婚姻白皮书。因为我们有足够鲜活的大数据来支持这个项目的研究。当然你说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研究,这个可能是跟我学的专业有关系。因为我本身是学社会学专业的,所以我比较喜欢做一田野调查。包括把所有的事情按照社会学的文本来做调查分析。

潘幸知:给到你24小时的贴身情感陪护

Q:回到微信中来,潘幸知的账号里的粉丝有什么样的特点,方便透露一下粉丝量级嘛?

A:

潘幸知的账号粉丝其实并不多,近30万。其中粉丝的特点:可能当中有很多的一部分人都是有情感上的一些困惑,这些情感上的困惑并不是说她是有问题的人,而说在某一个阶段她在情感上有需求。

比如说这个时候她大龄未婚,那她特别需要去看一些文章来告诉她,比如说《一个人过第九年》,感觉会有共鸣。比如说她不明白为什么心爱的男友跟他分手了,潘幸知会来告诉你,男人跟女人的思维有哪些方面的差异,而你过去未曾注意。我们的微信号就是最贴心的情感陪护。 而这也是我们做幸知在线情感咨询的初衷,就是做到24小时的贴身情感陪护。

我们这些文章是有一些梯度的,也许读起来没有那么幸福和励志,但会不断的分析,分析你内心的冰山,挖掘你潜意识当中不舒适的地方,并协助你进行改变。

Q:潘幸知(sharpshow)是24小时贴身情感陪护,里面有一对一的私密电话咨询服务,这是一开始就设想好的,还是根据粉丝的需求来推出的服务?

A:

24小时的贴身情感陪护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好的,而是慢慢地在摸索用户的定位当中产生的。

因为一开始,我并没有想把潘幸知账号做成情感类的服务号,只是那个时候,后台有人问问题,那我就开始对他们进行很好的回答;等回答完之后,问问题的人可能就更多了;更多的时候,我会把这个问题给晒出来,晒出来之后,更多人问问题,我再跟他们回复。

有一天我发现回复不过来了,因为那时候我是以自己兴趣爱好来做这样的一个事情。当我发现回复不过来的时候,就想到开始收费模式吧。因为很早的时候就有人做打赏模式,比如说打赏五块、十块、八块,那你问我一个问题,问我一次,我就收五十块钱,结果发现还是有人会来。

陆陆续续还是有人来,这个时候我发现一个人的力量或者说我半个人的力量已经完全没有办法去满足用户的需求了。刚好我在一个女性创业孵化团队。那时候我跟创业导师聊天,他说你这样的一个状况应该要辞职创业了。我说我能不能一边做这个事情,一边工作。他说你觉得做得过来吗?只有你全情地投入去做这个事情,才能获得投资人的认可。如果不能全情的投入,那就说明你对自己本身都没有自信。另外,我觉得我必须得有一个团队来操作这个事情。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创业了,然后慢慢地根据用户的需求,最终摸索了一个定位就是24小时的贴身情感陪护。

Q:大概有多少位情感咨询师,每天会有多少的邮件或电话?

A:

我们现在在线有一百多位的情感咨询师,但每天被选中咨询的咨询师大概四五十人,我们产生的一对一咨询单数也差不多就是四五十单这样。当然免费问题、还有线上团体治疗、新入会员这些都没有计算在内。

我有信心去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对于咨询师,也在不断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沟通,淘汰,并进入新的咨询师。虽然持续稳定在一百多人,但是经过无数次筛选机制进入的咨询师,基本都是中国非常好的、有发心的、用户口碑很高的咨询师。

Q:有关于情感问答“幸知在线”,目前还有哪些产品要做呢?

A:

我们的产品是幸知在线情感咨询平台,一对一的方式是链接咨询师和客户的,另外一个品牌是情感私董会。

目前我们的情感私董会包括真人场(来访者真人在场,8-20人左右)、分享场(咨询师授课的形式100-300人)、案例场(案例讨论会,主要是来访者参与,8-20人左右)、咨询师场(8-20人左右)。情感私董会都是线上的,目前逐步以相同的方式去引入线下。目前每周大概3场。

“保持调性,才能把粉丝价值最大化”

Q:为什么会想到开创一个女性主义账号,是因为这个账号而投身到自媒体行业,还是打算通过这个账号来为自己的自媒体行业来探路的呢?

A:

过去,开创这样的一个女性主义账号,确实是为自媒体的创新去探路的。因为我最早的账号不仅仅是潘幸知,我前后一共做了六个账号,微信整体用户数已经多于百万。

因为我一直冲在新媒体第一线,这个行业我做了八年的时间。从最早的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开始,其实是一路跟过来的,包括做网民心态的研究。其实说回来还是我的本职——社会学的工作,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当中,我会去探索性地做一些文本试验,比如做金融内参、欧美内参等一些账号,去研究关注者的状态和心态,包括粉丝增长率,对文章传播度的分析。

每个账号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一个账号其实都是一种对自媒体的一种探索,所以最开始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心态,潘幸知只是其中一个。

现在的心态当然完全不同,因为我拿这个账号开启了我的创业之路,所以在创业的过程中我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件事情上面来。就是做情感咨询。

创业其实最忌讳的就是——你做很多很杂的事情,看着好像是你什么都能做,但事实上你什么都做不好。那现在我们整个团队就专注的做情感咨询这一件事情,我相信在这个事情当中还可以去开拓出很多的创新来。

Q:很多群友都想知道,你是怎么运营自己的账号的, 遇见过什么瓶颈或迷惑吗?

A:

说到怎么运营自己的账号,我觉得和时机、机缘各方面都有关系。包括和我个人的一些经历很有关系,我刚才提到为什么我做了情感医生潘幸知这样的一个账号。一方面是那个阶段好多人来问我情感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自媒体经验、情感经验还有和过去的经历进行了一次打通。

这不是说完全没有储备,我在六七年前的时候就在报纸和杂志上写女性专栏,是有一定基础的,那另外一个基础可能就是社会心理学的背景,包括说是在自媒体上有多年的探索,这些都是的。

另外一个原因是刚好在这样一个风口上,我有一种直觉能感受到2013年开始的时候是进入了微信的黄金时期。每个媒体新产品的出现,都会推动一个新的运动,造就一堆新的明星。我希望可以在情感市场给大家一张新鲜的脸——中性气质、强调女性独立的我,综合时下热点加理性分析的精神,会让这个市场为之一亮的。我有这个信心。包括我们公司运作的情感咨询平台,也会是这个市场上满足用户需求的小鲜肉。

所以说到怎么样去运营自己的账号,第一个方面是因为喜欢,所以运营;第二个方面是我以前的时候做过很多的大号,包括在我过去供职公司里的微博大号,都是我那时候的团队做的。所以有这些方面的原因,才会让潘幸知这个账号也借到一些力。酒香也怕巷子深,但是这个账号本身也要做好。

第三个要有一定的推广的方式,最早我们是在微博上进行集中的二维码推广。那时候新浪微博还并没有禁止这样的一个方式。后来是靠文章本身的力量带来了一批粉丝。包括用心去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觉得做得早、走在风口上都有一定的关系,但事实上从现在回过头来看,潘幸知这个账号在粉丝层面上说,并不是做得成功的,因为运营了这么长的时间也才二十多万的粉丝。

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包括我们的坚持,理性文章不如鸡汤类文章容易传播,也容易让读者心累。但是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坚持自己的理念,哪怕缓慢增长也没有关系,拥护你的粉丝,喜欢你调性的粉丝,一个粉丝的价值,远远高出其他账号很多。

Q:怎么看待互联网和新媒体中的女性的?女性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时候有区别于男性的是什么?

A:

我觉得在互联网和新媒体上面,女性跟男性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区别。

男性女性各有各自擅长的地方,并没有什么区别。当然在生活当中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双方的思维模式等等都不一样。

“希望真的能够成为中国女性的精神导师”

Q:有试图通过自己的账号去改变人们对女性的歧视吗?效果如何?

A:

我并没有刻意的通过这个账号去改变人们对女性的歧视,而是通过这个账号努力告诉女性——在生活当中不要自我歧视,在生活当中很多改变的可能性,包括有很多的机会是可以重新开始的。并不是说你选择了一个不合适的男人或者说你嫁了一个男人过了五年了,那我的生活我就这样了。

我们的文章是在不断的告诉对方——生活是可以重新开始的。包括夫妻关系也好,两个人之间可能已经很难走下去了,那我们都可以通过自我完善自我修复的方式来完成对自己内心的一个提升、一个关系的一个平衡。

只有这样,你才会把未来的路才会越走越顺。而不是说我现在只能这样了或者说我工作只能这样了,我也嫁了一个不好的男人,我在一个小城市生活那我就这样了。

关于效果这方面,我们会经常对咨询师、包括来访者去开展情感私董会,带领大家真正的去询问自己的内心,带领大家从精神层面做一个很好的能量提升。希望真的能够成为中国女性的精神导师,这就是我在做幸知在线情感咨询这个平台的初衷。

“定期享受心灵spa,学会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Q:如果可以透露的话,介绍一下你未来的计划。

A:

未来的计划是做中国最大的女性情感陪护平台,我希望所有的女性真的能够通过幸知在线情感咨询平台得到心灵上的成长,包括在情感上的困惑,都可以得到很多的梳理。

因为,我们每对夫妻/情侣的心房,都需要清扫,就像我们的房子需要每周找家政一样,情感咨询师就是心灵这所房子的家政工人,他可以协助两个人一起来清扫心房布置心房新环境。房子久积灰尘和累赘,大扫除就会变得特别困难,而且伤筋动骨。所以,我们应该定期享受心灵spa,学会与咨询师对话,学会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只有这样,你才会走未来的路才会越走越顺。而不是说命中注定,我现在只能这样了或者说我工作只能这样了,我也嫁了一个不好的男人或者说我在一个小城市生活那我就这样了。

“新媒体是一种渠道,借着它的翅膀,腾飞你的未来”

Q:最后有哪些想对新媒体的童鞋想说的吗?

A:

我觉得新媒体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发挥你想发挥的才华,能够让你真正做想做的事情。在新媒体时代,没有什么职业不合适的说法,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创你任何想创的业。这就是新媒体时代的魅力。

比如你现在并不喜欢目前从事的这份工作,那你可以通过你运营的新媒体,帮你结识到你想交往的人,做你想做的事,然后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生活空间。

每一年每一个阶段都有新媒体的出现。包括过去时候的论坛,可能是微博、也可能圈子等等,包括在九十年代后期的互联网,它就是一个新媒体。

我知道很多人通过互联网、通过新媒体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包括我自己也是,我第一次来北京是因为论坛,我找的第一份工作是通过博客,我找到我的丈夫是因为微博,我之所以创业是因为微信。所以我觉得,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个很好的时机在等着你,就看你有没有去发现它,用好它。

希望每位童鞋都可以借力新媒体。新媒体是一种渠道,借着它的翅膀,腾飞你的未来。

都是干货的问答环节

1.在中国对女性的其实不只是家庭还有在职场,很多女性默默地遵守这些歧视,你对这些怎么看待的?要怎么帮助这些女性?

我认为这个歧视是女性自己给到自己的。弱者总是摆出强势的态度。越是每天叫嚣女权的人,其实内心最脆弱。

因为一点点就觉得女性得到不公平歧视的,是因为自身的不够自信。当然,不排除这个时代确实对女性有些不公,但是不排除女性在这个社会是受到关爱的。比如说,女性创业,身边一堆男人,其实他们挺关注的,尤其还是女性为女性服务的创业。

这就是女性的优势,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代,要避开劣势,利用优势,这不仅仅是女性,也是我们人类的生存法则。

2.微信公众号应该做的人性化一点还是功能化一点好呢?对于半路出家的新人您有什么建议?

微信公众号,看你给它定的什么调性,要拿它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产品,这决定了这个账号的走向。

任何一个账号它都是有灵魂的,你给了它灵魂,它自然就会有了气息,和生长的方向。

3.公众号做大了会不会做APP?粉丝都在公众平台中会不会有什么弊端?

APP是个皮囊,在公司没做大就上APP,只会自己作死自己。用一个形象的比喻,为什么那么多公司要做自己的APP,你看一下中国为什么那么多人要买房,就明白了,租房总是不舒服的,因为不是自己的。所以要有自己的房子,所以要拼命上APP,也好骗投资人的钱。但是维护APP需要极高的成本。所以在用其他方式可以做到替代之前,我不建议马上做APP。

但是有一件事情是需要的,就是需要有自己的后台,自己的数据库。微信是个极其不安全的东西。刚才也说了,就是一个渠道,没有人会把宝押注在一个渠道上。就像是你婚姻就栽在一个男人手上一样,这个男人跑了,世界塌了。

但是如果有了自己的数据库,就像是我总说女性独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多渠道拓展,另外有数据库,什么时候想包个app的皮就包一个。

有钱了,有人了,想法很充分了,已有功能满足不了了,做APP是自然的嘛。

4.能谈一下对公司咨询师的管理方式吗?

可以当成是在公在司管理100人的团队。因为我们现在的咨询师,不像有些心理咨询平台,只是增加咨询师数量,但实际上他们的咨询师跟咨询师之间是没有很亲密的链接的,像是一盘散沙。

我们的咨询师都是一个一个通过考核进入的,进入后会有分享环节,等融入这个群体,进行接单。根据咨询报告,开展案例讨论会,朋辈督导,包括用户评价。因为我们现在单数还比较少的缘故,所以能够很好的做到融合。保证每一单,都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团体的温暖。这是一个管理策略。

还有一个管理策略是,特别狠的约束机制。

我们的目的是要成为咨询师的明星经纪人,通过我们给他们接单,把他们进行包装,进行课程安排,彼此间是一个很好的共生体。我知道有些心理咨询平台,接单量非常低——因为基数大的缘故,当咨询师没有得到温暖的时候,他一定就离开这个平台了。

另外一点是关于约束机制,这是很多平台创业者共同的困惑。比如有人问我:他们是做一对一造型师平台,怎么能够让造型师不脱单呢。

在我们这里,一是我确保他们接单量足够大。我问过一个咨询师,他在某某平台,三个月就接了两单咨询,但是在我们平台,一周他接到了四个。

平台足够强大,这是第一点他们不能脱单的理由;

第二点,幸知在线平台禁止来访者和咨询师产生微信或电话的直接多次联系。

或者说白了,脱单。我怎么保证?只要有用户他私下跟咨询师单线联系,然后产生了费用,用户可以在我们平台对这个咨询师进行投诉,只要他投诉一次,并且出示证据告诉我,曾经私下给咨询师打过费用,那么,当月产生的咨询费用我给他全额退款,我们不追究用户的任何责任。

同时这个咨询师当月的费用取消,我们永不录用,但是我们不是私下永不录用,我们会以公开解聘的形式。所以这样的约束,没有咨询师敢跨过去,因为谁都想在这个圈里有一个好的名声。

声明本期活动是由 微互动(wihudong)组织发起,分享嘉宾潘幸知(sharpshow),未经许可请勿随意转载,转载请留言,获得授权后转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