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汉中历史| 游勉县三国文化

勉县武侯祠位于陕西汉中勉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与武侯墓隔汉江遥遥相峙,建于景耀六年春。旧时武侯祠多如繁星,不胜枚举。现在,全国尚存有规模较大的武侯祠9座。而陕西汉中勉县武侯祠是皇帝下诏修建的,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约50年,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汉中历史| 游勉县三国文化

整个祠庙占地80余亩,历经1700多年,融古建、园林、文学、艺术、书画、雕刻、彩绘于一体,是一座代表陕南地方传统建筑风格的千年古祠。祠内文物丰富,匾联层层,碑石林立,古树名木甚多。其中,《唐碑》于197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批书法艺术名碑”;古柏经林学专家测定已有1700多年树龄;旱莲被证实为世界稀有花树,树龄400余年,被确定为汉中市“市花”。

汉中历史| 游勉县三国文化

汉中历史| 游勉县三国文化

汉中历史| 游勉县三国文化

武侯墓位于勉县南郊的定军山脚下,墓区内山水环绕,墓上和庙内的建筑,大多是明、清两代一所三院并连的大庙。进入景区大门,扑面而来的是一片汉柏古松,显得清幽古朴。在大殿院中,有许多历代歌颂诸葛亮的诗词和复修墓庙记文的石碑。 当你进入大殿后,在大殿龛上可以看到诸葛亮端坐的塑像,纶巾,羽扇,鹤氅,神态庄严。诸葛亮的两旁是关兴和张苞两员大将,据说是关羽和张飞的后辈。

汉中历史| 游勉县三国文化

诸葛亮的墓在大殿的后面,头朝南、脚朝北的方向,代表着“北顾中原,南立蜀汉”的意思。诸葛亮的墓,四周有砖墙环绕,在墓前有一个小亭子,亭子内竖有石碑,上面刻着“汉诸葛忠武侯之墓”。在墓的后面,有古桂两株,据说是汉代栽种的。

汉中历史| 游勉县三国文化

汉中历史| 游勉县三国文化

马超墓又称马超庙、马公祠,是东汉末年军阀、蜀汉骠骑将军马超的墓地,在陕西勉县定军山附近,北依雷公山,南临汉江河。在勉县城西两公里处的108国道旁,与武侯祠相距约1公里。马超墓祠整体,分为前后院,前院有正殿(信着北土)、汉中争霸展(兼资文武)、马超生平展(一世之杰)三殿,后院与前院被汉惠渠隔开,中间有石板桥通往两边,被命名为“风雨桥”,后院就是马超所葬的墓地。马超墓家为汉制覆斗型,周长90米,冢高8米,蔚为壮观。

汉中历史| 游勉县三国文化

有墓碑二通,一在墓前,一在祠前108道旁,内容皆同,上刻隶书“汉征西将军马公超墓”,为清乾隆(公元1776)年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陕西巡抚毕沅所书。

汉中历史| 游勉县三国文化

汉中历史| 游勉县三国文化

定军山位于城南2公里处,三国时期是魏蜀两军交战的古战场,古今闻名。有12年连山自西向东逶迤十多公里,宛如游龙戏珠,故有“十二连山一颗珠”之美誉。三国因定军山之战而形成鼎立局面,定军山因三国史迹而誉冠古今。老将黄忠刀劈夏侯渊于定军山下,威名震华夏。

汉中历史| 游勉县三国文化

汉中历史| 游勉县三国文化

汉中历史| 游勉县三国文化

勉县博物馆于2014年年底建成,2015年2月2日正式对外开放,集典藏、保护、展示、研究、教育功能等为一体。目前馆藏文物3000余件,陶器、铜器所占比例较大,珍贵文物495件,其中一级文物14件,二级176件,三级305件,在汉中各县区尚属首家。

汉中历史| 游勉县三国文化

汉中历史| 游勉县三国文化

诸葛古镇是由陕西旅游集团倾力打造的陕西省十大文化项目之一,项目一期总规划面积约5.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亿元,已于2014年11月6日开工,预计2015年年内对外开放运营。诸葛古镇南接汉江,周边有勉县天下第一武侯祠,定军山、天荡山、马超墓、万寿塔、古阳平关、张鲁城等一系列人文自然风景区。整个项目通过故事线索梳理,资源整合,以三国诸葛文化为核心,多角度展示文化各个侧面,实现产业联动,将旅游产业中的 “食、住、行、游、购、娱、文化、民俗”八要素为一体。古镇中,还规划有冷兵器博物馆、群城府、天下武侯祠、三国群英楼、学业堂、相府、白帝城托孤、空城计、戏楼、电影院等十大单体建筑。

汉中吃、喝、玩、乐、购、交友、旅游、公益等应有尽有;为游客提供汉中全方位旅游服务信息,给关注与了解汉中的朋友提供交流渠道,宣传汉中旅游城市的多彩旅游形象。

搜索关注微信『汉中在路上』

投稿邮箱:auld.langsyne@163.com

在路上微信号:hz2752286698

微信搜索搜索“汉中在路上”博主个人微信:37988908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