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八一农大男孝行感天动地 他用鲜血为父亲续命

八一农大男孝行感天动地 他用鲜血为父亲续命

周亚强正在献血

八一农垦大学有个男孩,叫周亚强。四年间,他累计献血超过8000cc。这相当于他自身血液总量的1.5倍。如此疯狂献血,只为了能延续他父亲的生命。

入学一月父亲患病

周亚强今年25岁,老家在尚志市长寿乡。2011年,他考入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高高兴兴迈入大学校门。不成想,入学仅一个月,家中便传来消息。妈妈给他打电话,哭得上不来气儿,哽咽着说,父亲鼻子出血不止,家那边的医院治不了,让转院。此时,父亲已被转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研究所住院。

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周亚强知道,2006年,父亲就被确诊患有贫血。父亲要强,一直撑着没去治。到了需要转院的地步,病情可想而知。周亚强匆忙赶到医院,看见了病床上的父亲。他第一次觉得,父亲是那么瘦小。主治医生说,他父亲的病,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只耗血,不造血。造血系统,伴随血液异常改变。只要有出血点,便会流血不止,比如,牙龈出血、鼻子出血等。而且,这个病,极难治愈,只能靠定期输入血小板来维持生命。

昂贵的治疗费用,对本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家里那几十亩地,每年收入也就2万左右。供他和姐姐上大学,已经很困难了。父亲这一倒下,等于家里没了顶梁柱。治疗费、生活费、学费,让全家人一筹莫展。

只为父亲能够活着

为了省钱,父亲住在30元一天的医院走廊里。而周亚强,只能在床边或者楼梯间凑合着过夜。说到苦,他憨憨地笑笑说,这算啥苦。即便这样,父亲的治疗费用,还是让家里喘不过气来。执拗的父亲,怕给妻儿添负担,总说:“爱咋咋地,不治了。”周亚强听着,又心酸又心疼。身为学生的他,没有经济能力让父亲安心治疗。他无助,又恨自己无能。

偶然的一天,一位病友跟周亚强聊天,说根据政策,只要周亚强参加无偿献血,他的家人,就可以免费获得等量输血。周亚强听完,高兴极了。父亲输一次血的费用,近千元,定期输一次去红血胞全血,费用近2千元。如果能获得免费输血,父亲就不用担心治疗费用了。

从那之后,周亚强便定期到哈尔滨的血站献血。献完血还要在医院照顾父亲两天,因为母亲身体也不好,他想让母亲轻松些。大学四年,周亚强就这么奔波于血站、医院、学校之间。相比其他同学,他要辛苦得多。但他说:“没想辛不辛苦,只想着让爸爸活着,一天天好起来。”记者看到,周亚强已经有四本献血证。每一本上,都写满了。

他献血的总量,超过8000cc。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大概是体重的7%—8%。对于体重70公斤的周亚强来说,他的献血量,相当于全身换血1.5次。

当“大夜工”贴补家用

升入大三,周亚强发现,学校的课程没有大一大二那么紧张。一周中,基本每天都有半天时间,是没有课的。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欠了不少外债。周亚强想打工赚钱,减轻家里的负担。他跟同学打听了很多工作。当家教,他的专业不吃香,一个月也就能赚几百块;发传单,有时会跟他的课发生冲突。

衡量再三,他选择到肯德基当“大夜工”。工作时间,是晚上9点半到第二天早上7点,一宿都睡不了觉。但这份工作,薪酬还算丰厚,一小时能赚9.8块钱,一晚上能赚将近100块钱。那时候,他一个月大概要上20个这样的班,收入近两千元。除去自己每月五六百元的生活费,剩下的,全给家里寄回去。可是,这样上夜班,睡眠严重不足,学校课程怎么办?

周亚强说,夜班过后的白天,他能有一上午,或者一下午可以补觉。习惯了,也就不觉得困了。除了在肯德基打工,赶上发传单的活,他也会做。父母心疼他,怕他太累。他却说,现在年轻,这些经历,都是他的宝贵财富。

人们常说:“父母给孩子的爱,是百分百的。“孩子回报父母时,总要打些折扣。”这话在周亚强身上,被推翻了。他对父母的爱,没打任何折扣。

连得三年一等奖学金

相比同龄人,周亚强的经历,虽然坎坷了许多,可他并没因此成绩下降。相反,他却是个实打实的“学霸”。大学期间,得到的荣誉证书有一大摞,包括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等。更难得的是,他连续三年,获得一等专业奖学金。学习成绩的综合排名,连续三年第一。每学科的成绩,都在90分以上。在同学心中,他就是“学霸”。又打工,又上学,又要往返哈尔滨献血,照顾父亲,哪还有时间去学习呢?而且,为啥还能学得那么好?

周亚强说:“时间,总是有的,就看你想不想认真做一件事。”大学四年,他仅去过一次网吧,还是为了报选修课程。别人打网游的时间,他用来泡图书馆。别人聚会喝酒的时候,他在图书馆。别人K歌狂欢的时候,他还在图书馆。在别人眼中,他的大学生活太单调。他却觉得,书中自有欢乐。除了学校的一等奖学金外,他还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这分量,不是一般的重。因为它考量的,不仅是学习成绩,更是学生品质、工作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些奖学金,对学生来说,可是笔大钱。拿到奖学金后,周亚强没有一点想犒劳自己的想法,而是将钱如数寄回了家。过年时,妈妈说买年货的钱,都是用儿子奖学金支付的。语气中,满是骄傲。

一天只吃两顿饭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周亚强知道,自己多赚,少花,能给家里减轻负担。所以,多年来,他养成了勤俭的习惯。也因家里的变故,他比同龄人更成熟。身为90后的他,从不跟人比穿戴。他的衣物,多是亲戚朋友给的。只要能穿,他都接着。吃饭上,他也是能省就省。别人一日三餐,他却一天只吃早午两顿饭。

开始时,饿得直心慌。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正是能吃的时候。实在饿得难受,他要么喝水,要么睡觉。时间长了,胃饿小了,也就不觉得饿了。大学四年,他每个月只花五六百元。他说,没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五六百元,足够了。他曾经想过,要辍学打工,挣更多的钱,给父亲看病。然而父亲的一席话,改变了他的想法。

父亲说,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大家都指望他能念完大学,考个研究生。因他成绩优异、品行良好,学院已决定保送他读研究生。周亚强表示,忙完毕业课题,他会继续打工赚钱。以后读研期间,他也会在不放松学习的前提下,课余时间做兼职。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