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中日餐饮差异

中日餐饮差异中日两国互为邻邦,在形成各自独特民族文化的同时也相互间也很早就开始了文化交流。这种交流对文化分支之一的饮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受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气候状况、民族风俗、历史经历等方面的影响两国的饮食文化也各自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众所周知,中日文化有着很深厚的渊源,饮食文化作为中国基本的文化,对周边国家甚至全世界来说,都有着特殊的影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中处于何等重要的地位。从唐朝开始,日本就与中国进行了大量的交流活动,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筷子的使用也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连日本的岁时食俗、调味方法都与中国节俗的传播分不开。

1.中国菜肴与日本料理烹饪原料之异

中国已陆地居多,而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围海而生的国家,中国的海岸线虽然很长,在近海的地区也会有大量的海洋类菜式,但是烹调上也与日本有着根本的差异。处于亚洲的人们,或者比较关注中日文化的西方人基本上都能很轻易的分清何种食物是属于中方的,而何种属于日方。而且能随口就说出日本的一些传统食物,比如寿司、拉面等。中国的主食是谷物,北方为面、饭等大米、小麦加工出的食物,而南方为米饭。菜肴的原材料也多为陆生的动植物,也有江海湖泊的鱼类。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每人每年平均食用鱼类约十几公斤,这个数字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南北差异很大。 在日本,菜肴的原材料多为大米、鱼类、海藻类,与中国的差异非常大。每人每年平均可以吃掉70公斤左右的鱼类。为了保持调制鱼类食品时,鲜味不会流失,日本人更多的使用冷菜,也就是说,日本以生、冷、清淡的饮食品味为主。这与中国强调的食物必须煮熟才能吃的根深蒂固的观念有着深深的冲突。因此,对于烹调的过程中日也是有所不同的,为了保持食物的原味,日本人喜欢就地取材,在获得新鲜的鱼类之后尽量不加工,仅蘸佐料直接食用,对于一些必须以火烹煮的食物才采用热食的方式。所以习惯了冰鲜、风干食品,和炒、炸、焖等十几种复杂烹饪方法调制食物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难以习惯日本的生冷食物的。如果说中国重视的是食物本身,日本重视的就是盛载食物的餐具,对味觉和视觉的不同追求,造就了中日不同的饮食文化。很明显的,中国人虽然注意到放置食物的器皿对食欲有影响,在评价一道菜时也会用“色、香、味”来作为标准,烹饪理论上还有“五色、五味”等的说法,但主要评分点还是在食物本身上。而日本则不同,对餐具的选择会因季节、节日、菜色等等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

2.中国菜肴与日本料理烹饪方法之异

中日餐饮差异

中日餐饮差异

中国的菜肴讲究“色、香、味”俱全,属美味型;而日本的料理注重“新、奇、鲜”,属营养型。中国菜肴素有四大风味和八大菜系之说。四大风味分别是鲁、川、粤、淮扬。八大菜系一般是指山东菜、四川菜、湖南菜、江苏菜、浙江菜、安徽菜、广东菜和福建菜。更有以“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为代表的多种烹制方法,这是日本料理无法媲美的。相比,日本人的饮食口味较为清淡,喜欢生食或直接将食物放入水中煮食,因此日本料理又称为“煮文化”。除此之外,日本料理还有烧、烤、炸等几种有限的烹制方式。中国菜肴不仅注重分门别类,更讲究其制作时的火候。其做工之精细、种类之繁多,都是令日本饮食望尘莫及的。

3.中日双方待客方式及观念之异

中国人待客喜好“多多益善”,即准备款待宾客的菜肴越多越好,似乎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出主人的盛情与美意。即使饭后仍有大量剩余,主人也会不好意思地示意没什么可吃的东西,并表示抱歉。然而,这种情况在日本却是鲜有发生。在日本,主人待客时所准备的料理的数量往往恰到好处,既可以使客人饱餐一顿,同时又不会大有剩余,充分体现了节俭的品质。另外,日本人对做料理时使用食材的较为讲究,即“新、奇、鲜”。不像中国人以荤菜居多,日本人讲究荤素搭配,甚至是自己家里种植的不起眼的青菜,主人也会自豪地向客人表示自家的美味,以示待客的热情。

4.引起中日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

综上所述,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差异明显,而这种原因与两国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素有享誉世界的“礼仪之邦”的美称,在封建社会中,温、良、恭、俭、让的民族风貌与世态人情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翻看历史便可清晰地发现,远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对进食便形成了规律、礼数、章法和禁忌等具体的守则,而这些礼仪在岁月的长河中日趋完善,逐渐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中国的饮食文化也造就了团结、礼貌、和谐发氛围,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范畴对后代的影响。

日本的饮食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与风土人情有着必然的联系。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气候温和,有得天独厚的新鲜海产,所以日本发展了自己的海鲜菜肴,使其享誉盛名。同时,也正因为日本是岛国,加之资源匮乏,又无接壤的国家,所以危机意识较强。中国文化中的“粗枝大叶害死人”传到日本就演变成了“油断大敌”,即:没有油,就大敌临头,会遭遇不测。因此,日本人惜油、省油,以求安心度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以清淡新鲜为主流的日本菜肴。此外,日本的饮食也深受中国的影响。中国的菜肴或文化传至日本,经过与日本本族文化的有机结合,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有着较高的文化品位。

5.中日餐饮差异在一些思考

日本的饮食文化源于中国,两国饮食习惯孰是孰非,我不敢枉加评判。但是,我国当今社会许多中老年人所患的心脑血管病与摄入的脂肪和胆固醇过高有关却是不争的事实。日本是世界上有名的长寿国家,现在日本人的平均寿命高于中国人。2001年的统计显示:日本男人平均寿命78.07岁,女子84.93岁。有专家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人良好的饮食习惯——崇尚绿色食品,讲究营养,不暴饮暴食。日本人的饮食特点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每人每天摄入的热量正好和日本人的个头所需要的相符合:

2.从蛋白质、脂肪和炭水化合物中摄取的热量保持着一种理想

的平衡;

3.从大豆等植物和鱼类中吸收的蛋白质比较高;

4.水产品食用较多,水产品里面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从而降低了血液中的胆固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吃的观念在逐步改变。比如说过年请客,过去都在家里操办,如今大家图个省事喜欢去餐馆了,但是大吃大喝、不讲营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样既花费金钱,又浪费时间,更是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任。日本人的饭菜习惯以大米为主,配以蔬菜、鱼类、肉制品和牛奶等,形成一种较好的平衡。因此,有人把日本人的饮食称为“日本式饮食生活”,认为应该加以推广。看来,日本人的饮食无论从文明程度来说,还是从身体健康角度来看,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