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思享家 | 波伏瓦:自由女性的独立宣言

思享家 | 波伏瓦:自由女性的独立宣言

(版权归作者所有,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瀚思。)

沉浸在Manhattan的曲子里写波伏瓦,面前就出现了波伏瓦的样子,高高束起的发髻,展现了迷人的面部轮廓,修身的长风衣干练而优雅,完美衬托了波伏瓦高挑的身形。在花神咖啡馆里,波伏瓦正专注写作,表情认真而严肃,时而陷入思考,笔却一直没有放下……

在知道波伏瓦之前,我从来没有觉得一个如此有思想有才华的女子可以这么美,而且,这种美不单单是指相貌,当然,波伏瓦的颜值已经很高,用现在的话来说“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脑子”。认真读完波伏瓦的《第二性》后,我觉得自己连这个观点都存在着偏见,存在主义学者波伏瓦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作为一名女性的“主体性”,并教会我们,身为女人,如何真实的面对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也让我们,不论男人或是女人,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观察女人,在这一点上,她很成功。

思享家 | 波伏瓦:自由女性的独立宣言

西蒙娜·德·波伏瓦,这位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19岁时就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波娃头脑明晰、意志坚定,对生活对哲学的追求认真而自信。也许,有些人对波伏瓦会有误解,觉得她一直在为“女性主义”而战斗,有女权思想,但是仔细读完她的书你会发现,波伏瓦所提倡的“女性主义”其实是一种女性自我精神与能量的释放,相较于男性,女性也要注重自我意识与自我价值方面的实现,并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作为一名女性的“主体性”,这是一种内在的自信。

波伏瓦的《第二性》被誉为女性必读的“圣经”,对“女权运动”曲解的人或是没有读过此书的人有可能会认为这是一本关于“女权运动”的战斗手册。我也承认,波伏瓦是在“战斗”,她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哲学态度诠释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并丰富了我们对女性生存意识及生活状态的想法与可能。

她在书中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任何生理的、心理的、经济的命运都界定不了女人在社会内部具有的形象,是整个文明设计出这种介于男性和被去势者之间的、被称为女性的中介产物。”波伏瓦一直都是严谨客观的,笔锋冷静而睿智,对于女性的“主体性”,她并不只是停留在写作上,而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并体会一种全新的视角与思维。哪里才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出口?女性独特的魅力又在哪里?我们被她引导着,然后觉得由衷的信服,她笔下的女人就是我们自己,但这往往也正是因为,我们有这个潜在的意识,所以,我们与波伏瓦一拍即合。

仔细想来,也许整本书对我启发最大的是书中的某段话“我所羡慕的是,独自散步、来来去去、坐在杜伊勒利花园长凳上的自由。没有这种自由,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你以为有人陪伴,或者到卢浮宫去,必须等她的车、她的女伴、她的家人时,女人就可以享用她所看到的事物,那是太天真了!…女人缺乏的是自由,没有自由,就不能真正做到有所作为。由于这种愚蠢的不断的妨碍,思想受到约束…这足以让翅膀垂落下来。这是没有女艺术家的重大原因之一。事实上,为了成为一个创造者,自我培养,也就是说把看戏和知识融合到自己的生活中是不够的;必须通过超越性的自由活动去掌握文化;必须让精神连同它所有的财富投向空无的天空,并且移居那里……”

回想一下我们的生活,有多少女性都在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受困于自己给自己设置的“牢笼”,自我局限,自我逃避,没有真正的“自由”,不会自我培养,不能做到对自己专注且肯定,更不要谈什么所谓“超越性的自由活动”或是“成为一个创造者”之类,“有所作为”似乎离我们很远……诚然,这与历史背景下女性的社会地位及文化建构中相应的责任意识相关,但若是没有女性自我意识的独立,该是一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

对于波伏瓦的爱情,讲述波伏瓦创作与生活的电影《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里有两个人物,毫无疑问,肯定会有萨特。其实,我对萨特并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对萨特本人也并没有多少好感,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也让我对他的印象极为深刻,并且觉得,虽然萨特本人颇具争议,但也许他确实是波伏瓦最适合的人生搭档。萨特对波伏瓦最大的的价值就在于他很了解她,在他眼里,波伏瓦是闪闪发光的金子,是一个有思想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个体,她是她自己的“主体”,在一个男人的时代,他充分信任并绝对肯定波伏瓦作为一个个体的完整性与独立性,于是,波伏瓦被鼓舞了,加之良好的自我修为,有了先进的创造性的思想……在这一点上,萨特功不可没。

思享家 | 波伏瓦:自由女性的独立宣言

波伏瓦关于女人的爱情有这样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有一天,女人或许可以用她的“强”去爱,而不是用她的“弱”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舍弃,而是自我肯定,那时,爱情对她和对他将一样,将变成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险。这一句话,很好的指导了人类历史上的“绝对他者”及在人类社会中作为“第二性”这种文化建构中的女人,应该怎样去爱……

波伏瓦身上肩负的女性使命,如果说是一种责任,还不如说是一种“宿命”。她一生中唯一一次渴望家庭,源于一个叫奥尔格林的男人。其实,她的灵魂并不孤独,因为有萨特,但是萨特只能给她所谓的“爱情契约”,在他的情感生活中,她不是唯一,但在奥尔格林的心中,波伏瓦是“无可替代”的。于是,波伏瓦感受到一种极大的依恋感,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这对于一位一直绷紧神经严肃认真战斗在第一线的女战士来说,该是一种多大的诱惑!

我相信,其实波伏瓦也一直渴望能有这样一位纯粹的情感上的伴侣,不完全想要弥补她对萨特的“失望”,而是某种对真实情感的渴求与需要,他不是萨特,更不是搭档,而是实实在在的感情伴侣和一种活色生香的情感生活。遗憾的是,如果波伏瓦“安定下来”了,连我都会怀疑她敏锐的感觉会不会钝化,才思会不会枯竭,坚定的信念会不会动摇……因为,在最深的本质上,她与萨特还是一类人,萨特对她的思想极为感兴趣,愿意听她诉说,给她鼓励,并用自己的头脑与一生去呼应她支持她,而奥尔格林能否跟上她的思考,这真的很难说……也许到最后,她会完全失去自己。而此刻,波伏瓦已经不完全是她自己了,而是一种象征,一种希望。

也许,这就是波伏瓦的“宿命”,但我们没有遗憾,甚至有些庆幸,女性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女性的“主体性”,激发了女性的自我意识,肯定了女性的自我价值。在人类历史上,她已经完全突破了个人意义上的“有所作为”,并且,引导人们朝更为广阔的未来前行。

本期思享家20150518

陈静

文学硕士,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心理咨询师

目前在北京中等职业学校任职心理教师

希望某天可以成为一名作家,写出心理学的幸福

微信公众号:xlschenjing

个人号:meixuan798

♥ ♥ ♥ 搜索微信号hs_psy,关注瀚思心理,把心理学带在身边。♥ ♥ ♥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