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文明与气候变化的惊人“巧合”

文明与气候变化的惊人“巧合”

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

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介绍:挪威冰川学家绘制了近10000年来挪威的雪线升降图。雪线的升降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气候温暖则雪线上升,时代转寒,雪线下降。把我国5000年来气温升降与挪威的雪线升降相对比,大体是一致的,在殷、周、汉、唐时代,温度高于现代;唐代以后,温度低于现代,挪威雪线也有这种趋势。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每次气候变冷,都从一件很难让世人接受的重大政治事变开始,而最寒冷时期,往往是中国政治动荡、人心不安的时期;而每个气候温暖期,则往往政清人和。这是一种巧合吗?

文明与气候变化的惊人“巧合”

从距今1万年开始,冰川大量融化,气候显著转暖,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最冷月温度约比现在高3℃-5℃,黄河两岸竹子遍地都是,当时的海平面很高,延伸到目前的地区,这是中国文明史载的第一个温暖期。这就是中国的尧舜禹、夏、商和西周时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基础。

儒家从孔子开始,就对夏商周三代赞叹、羡慕不已,有人甚至认为其“厚古薄今”,如果看竺可桢的气温变迁图,似乎真实不虚,那时比汉、唐盛世时代的气温还略高一筹。

公元前1000年左右——公元前850年的西周后期,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第一个寒冷期,降温幅度较大,但持续时间很短。公元前995年,周昭王即位,两次伐楚,皆属不义,亦皆失败,空耗国力,西周从此走向衰败。周孝王七年(前903年),“厉王生,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汉水结冰。

公元前850年——公元前770年,气温迅速回升期。这是宣王复兴时期,但总的衰落趋势已无可挽回。

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第二个温暖期,据《左传》、《诗经》等古籍记载,那时山东冬季经常无冰,齐鲁地区可一年两熟,并多见竹子、梅树一类的亚热带植物。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开始了东周春秋时代,这一时期,国家虽然分裂,但还没频繁发生战争,中华文明开始灿若星河的“百家争鸣”时代,先后诞生了对中华文明史影响深远的诸子百家。这个文化的高峰,是难以超越的,当时的温度也是仅次于西周的第二高峰。

公元前476年——公元前100年,从战国初期一直到西汉,挪威雪线显示世界气温迅速下降,在竺可桢的气候变迁图上也有下降。

据地质文献研究证实,这一时期的沉积物植硅石组合带主要由表示温暖湿润型的长方型和示暖型的鞍型,以及表干冷型的棒型、尖型与少许裸子类、阔叶类植硅石组成,温暖类型植硅石含量下降,说明战国后期气候开始由温干向凉湿转变。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在秦汉之际确定的,始见于《淮南子》。其霜降平均日期,在黄淮海地区相当于公历10月24日,比今天郑州、西安(10月30日霜降)提前了一周。

公元前476年开始的战国时代,战乱不断,这是中国文献历史记载的第一个大动荡历史时期,之后由秦始皇统一中国,接着,刘邦建立了中华民族文治武功第一个最强盛的大汉朝代。

公元前100年——公元初年,气温明显回升,鄱阳湖平原ZK01孔有机碳同位素值和孢粉组合表明,西汉中后期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华北北部的渤海湾出现大范围海侵现象,其范围波及4米等高线以下地区,其现象反映在历史书籍记载上,即“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

这是汉武帝刘彻统治时期(公元前141—87年在位),他北抗匈奴,南灭三越,东征朝鲜,西抚西域,为后代奠定了辽阔的疆域基础;他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后来2000年的中央集权制树立了政治样板。

从公元初年——公元600年,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第二个寒冷期,平均温度比现代要低l℃左右。这是中国历史自春秋战国以来的第二次大分裂期,但时间延长了两三倍。

王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二月乙酉,地震,大雨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王莽天凤四年八月,大寒,百官人马有冻死者。

公元1年,王莽被封为“安汉公”,公元8年王莽篡位,结束了西汉王朝,在此期间,北方出现了严重和集中的降温事件,气候开始了由暖而寒的历史转变。

公元180年——公元600年,东汉后期,汉灵帝光和六年(183年)冬,大寒,北海、东莱、琅邪井中冰厚尺余;献帝初平四年(193年)六月,寒风如冬时。此次波动为魏晋气候大降温的前奏,自此开始了长达约400年的寒冷气候时期。公元241年1月襄阳大雪,平地雪深三尺;公元331年8月成都大雪;公元366年,从昌黎到营口的渤海海面连续三年冰冻,冰上可过往车马与军队。

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爆发,继而导致东汉灭亡,形成了后来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历时四百多年的南北朝多代分裂时期,百姓痛苦不堪。

但中间有一个偶然升温阶段,公元401年由极端寒冷迅速攀升到极端温暖,413年后又迅速降温。这段时期处于东晋末期,科研人员将这次温度突变命名为"东晋事件"。

公元600年——1100年,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第三个温暖期。唐朝时期的长安,数冬无冰雪,可种梅花与柑桔,柑桔果实味道与四川的一样。公元七、八世纪,唐代前期气候转暖期,黄河流域气候一度转暖,长安盛开本生江南的梅花,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柑桔基本无冻寒。

麟德元年(664年)豫北出现“冬无雪”。仪凤二年,豫西,豫北,豫南均有“冬无雪”的记载,垂拱二年,豫西“冬无雪”。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至天宝年间,气候仍然以暖为主。长安三年(703年)大历元年(766年)大历十二年(777年),河南地区都有“冬无雪”记载。

公元965—994年出现气候极暖期,北宋资料中较多记载北宋初期开封有多年的冬无霜雪纪录,象和鳄鱼这两种热带动物尚分布於中原和华南。这是宋朝皇帝宋太祖与宋太宗执政时期。

公元1100年——1260年,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第三个寒冷期,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且可行车;12世纪中苏州南运河多次结冰,需破冰行船。杭州地区在公元1131—1264年间,春天下雪就有41次之多,有时四月份还大雪纷飞。

这个寒冷时期,开始于宋徽宗执政时期(公元1100年—公元1125年),他信奉道教,重用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大奸臣,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后被大金国囚禁五国城(黑龙江省依兰县),导致大宋王朝退出中原,偏安一方的南宋王朝已不能代表真正的中国,还把寒冷气候从北方带到了杭州。

公元1260——公元1400年,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第四个温暖期,在南宋时期消失的黄河两岸竹子又重新广泛分布,但这次不如隋唐时期那样温暖,时间也较短。

公元1260年,忽必烈称汗于开平,之后灭南宋,完成了中国版图自秦始皇、隋文帝以来的第三次大统一。

公元1400年——公元1870年,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第四个寒冷期,温度比现代要低1-2℃,甚为严寒。

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四子朱棣1399年发动军事政变夺取皇位,为明成帝。

公元1580年——1670年最冷,苏北双季稻完全绝迹;江南湖泊河流经常结冰,双季稻所剩不多;经营千年的江西柑桔种植业在17世纪中被二次严冬所摧毁,1670年,长江都几近封冻。

1580年——1670年,正是明末清初国家战乱时期。明朝万历皇帝执政(1572-1620年),初期重用张居正,国力中兴,气温也略有一个短暂回暖(见竺可桢的温度曲线),但张居正1582年死后却被定为“大奸”,万历皇帝自此28年不上朝,后连续在西夏、播州、朝鲜作战,国力大降,明朝从此走下坡路。

接下来的大清王朝所谓“康乾盛世”(1681年-1796年),气温也略有回暖(见竺可桢的温度曲线),乾隆皇帝死后,大清王朝一天不如一天,气温也日益降低。

公元1870年——公元1900年,气温回升期。

公元1900年——公元1945年,是世界性气候温暖时期,也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第五个温暖期。

1945年以后,世界又逐渐开始变冷,1955—1977年,是新中国建立后的最寒冷期。1955年,安徽正阳关达摄氏零下24度,南京摄氏零下14度,连广东阳江,都降到摄氏零下1.4度。当时正阳关附近的淮河、汉水、洞庭湖曾封冻三日。

公元1980年——现在,是新中国的第一个温暖期。

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传承者

中国风骨 天下情怀

中国孔子基金会战略合作伙伴 山东儒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请关注微信公号:儒风大家(rufengdajia)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