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乡愁,行走在历史的天空

乡愁,行走在历史的天空

合阳文协会长成三顺(左)与雷建学在一起留影情景。

雷建学 成三顺

上古时期,乡愁诗歌主要表现对家乡、父母及兄弟姊妹的眷念,这是农耕时代人们情感的主要寄托和表达方式。汉乐府《木兰辞》中有着浓烈的乡愁意韵:“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建安时期,社会动荡纷乱,人们内心深处济世安民的思想和建功立业的豪情被唤醒,折射到诗歌中便是反映社会动荡、有家不能归或无家可归的主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乡愁诗则将个人情感与时代命运相结合,主要表现游宦羁旅和边塞征人的离乡别情。

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均创作了大量乡愁诗歌,题材涵盖羁旅之情、边塞感悟、仕途磨难、友朋之情等领域,无论从写作技法还是思想内涵上都达到诗歌巅峰,其中又以李太白的《静夜思》影响最大。

蒙元时代,士族文明南移,乡愁之情绵延不绝,感情表现更为细腻。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似乎是一幅羁旅荒郊图,但真正表达的却是亡国之痛、乡愁之苦,从而成为元代乡愁诗的代表作。

满清帝国,摇着扇子的风流文人亦不少。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纳兰词”在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像《采桑子·九日》就表现羁旅乡愁:“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上升为国家主要矛盾,仁人志士纷纷探索图存救亡的道路,这时的乡愁主要表现爱国情怀和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角色扮演。近年来,民国题材的影视剧热播,或许是现代人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乡愁的反思与追问。

“文革”结束后,经济逐步复苏,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迈进,乡愁逐渐淹没在喧嚣的市场浪潮中。1971年,台湾诗人余光中的现代诗《乡愁》问世:“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首诗将个人际遇和民族感情融为一体,一经发表就引起共鸣,从而成为现代乡愁诗划时代的作品。在这种意义上,乡愁就不仅是乡音乡味、青砖黛瓦和阡陌桑田,而是国家兴盛、民族团结和民主富强。此外,席慕蓉、北岛、顾城、舒婷等诗人也都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乡愁诗。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国与国的冲突不再是武力,也不是经济,而是文化。现代人寻找文化认同的心理需求,是社会进步的新起点、新阶段,是走过许多弯路后寻找到的一条正确途径”。中华民族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充溢着乡愁的历史,从秦时明月到汉时雄关、从颠沛流离的民国往事到狂飙突进的城市中国,故乡总是魂牵梦绕。尤其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进入市场化阶段进程中,传统乡村结构、宗族关系解体,新的乡村关系却还没有建立起来,城市的持续扩张随之将乡愁传递到天涯海角,于是人们开始怀念过去。“风景触乡愁”,触动的更是我们对以往行为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守望,回归不是开历史倒车,而是文化上的不懈追寻。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